凝瑞门
周洁
老家门前有条路,是幽隐的小村人祖祖辈辈连接外面世界的唯一通道。
小村人祖居坡下,慢慢地渐次迁到坡上,坡下老巷的人越来越少,这条路也就失去了以往的喧嚣。前几年,有人在小村无人问津的荒沟打造“徐水印象——黄土塬”景区,坡下便修了旅游专线。后来,景区没见打造出来,路上的车辆行人却见日渐增多。小村人为出行方便,就把这条路加宽夯实,铺了水泥,变小路成大道。时间不长,这条路上就活跃起来,成了周围邻村人往来县城和乡村的便捷通道。由于路直插坡上新巷中央,安全问题成为最大隐患。于是,小村人在路的入巷处修了一个门洞,高低宽窄设了限。
门洞建成后,毫无生气地独独蹲在那里,远看像亭像楼又像轩,近看门洞非道观。有村民建议,何不请些名人来给门洞内外两边题写楹联,增添点文化气息,给小村带来福气,门洞也得取个名,更为小村祈福纳祥。巧有一日,几个文友来老家院子玩,路过门洞时兴致大发,觉得门洞虽不大气,但不失古朴,很有传统韵味,应请名家撰联题上,更显小村的钟灵毓秀。来者有人努嘴指向党宪宗老师,说今日高手云集,何必再请他人。撰联留芳,不虚此行也!我说:“诸位今日来我家小院,顿感蓬荜生辉,更为小村带来灵气,既然大家有心,我也必须欣然奉陪,不求水平高低,但求情真意切,家乡的事,我不出头谁出头?”在场的朋友点头称是。我说:“党老师见多识广,胸怀高远,应撰门外。我呢,故乡情深,撰门内。今日世道,‘居门里,儿女情长;足门外,世态炎凉。’真可谓门里门外两样情感两重天。”大家言笑甚欢。剩下的就到了品尝刀削面的时候了。这会儿又有人说,景区没建成,刀削面倒给火了,今来王家大院,顺便咥一碗也算是一件幸事。
一阵笑声过后,党老师饱含激情地说:“标儿,有了,上联写海霞拥武帝,下联写徐水锁二龙,横批写高远。”
“党老师还是老辣,不愧是著名作家,大气!妙!”一位在场的朋友感慨道。这时我羞赧地说:“我也想好了,不知行不行,各位在此,请多多指教。上联是道通四海,下联是门纳九福,横批用凝瑞。”还没来得及讨论,众文友一致称好。我很是尴尬地略带玩笑说:“党老师的文章本是豪门名媛,我的习作顶多算个小家碧玉,让各位见笑。”党老师站起身来说:“对咧,我请雷公(党老师对书法家雷珍民的一贯称呼)写,你让龙龙(书法家李健龙)写。”这时大家都笑着冲我说:“绝了,真是‘著名’乘‘著名’,等于‘著名’的平方,此地也要‘著名’了。”此话一出,别有一番风味涌上我的心头。小时候,我很崇拜“著名”,长大后我敬重“著名”,如今“著名”多了,好像也无所谓了。
党老师接着说:“门洞东西走向,紫气东来,紫气也就是瑞气,干脆给门洞取个名,就叫凝瑞门吧!”我说还真让这里也蹭了个“著名”,大家哈哈大笑,场面又是一次涌动。凝瑞门因此而得名。
不久,凝瑞门两边加上了楹联,引来不少人前来驻足观看。凝瑞门像是一位淳朴的庄稼人,每日恭候着来往的行人。“海霞拥武帝,徐水锁二龙”,多美的诗意;“道通四海,门纳九福”,多佳的意境,但很少有人评书品联。
为凝瑞门作联,本意告诉人们——人生有道,玄机有三:目标、方向、边界;行业有门,熟稔为上:行行出状元。人各有志,志各有道,道通四海;门有类别,顶尖为要,门纳九福。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人生从“立、守、得”三个方面勾勒出人生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凝瑞门自建成到现在已八年有余,孤零零地守护着小村的安全,从不气馁。不时有人来观,看样式、评书法、品楹联。一队专程来小村品尝刀削面的外地人路过凝瑞门,下车观看后品评道:“虽然意境很是美好,但现实还是很骨感。”
凝瑞门前低头三思:我是谁?为了谁?到哪里去?
走出凝瑞门,坡道两边,百树成群,千姿百态,一年四季,各有千秋。但时常也可见垃圾飘飞,杂草丛生。又有路人建议,楹联倒是用了心,还应在坡道弯处再立两个界碑,放大人的边界意识、自律意识,规劝人们规矩做人做事,万万不可随心所欲。规矩在心,坦途在前。
现今进城的人多了,小村的人越来越少,但外面来吃刀削面的人倒是多了许多。不久,有好事者在凝瑞门外立了两个放大了的界碑,一边一个,与路牙石重合,不偏不倚。说是界碑,其实就是两个稍加粉饰的普通砖柱,用矮的景观墙与凝瑞门连为一体,构成一道完美的道边曲线。小村人见了不觉惊讶,有人叫它界碑柱,有人叫它自律柱,更多的人叫它规矩柱。尽管众说纷纭,但在小村人心里已竖起一座伟岸的丰碑。
凝瑞门,居内锁得住乡情,却放飞不了梦想;足外虽激扬了梦想,却多了乡愁。凝瑞门本为道路安全设限,而今却赋予了新意。界碑柱更像当年罗马帝国的“罗马铜柱”,但又好像不完全是。“罗马铜柱”明刻法条,以规范罗马人的行为。而界碑柱分明就是两个无字碑,对面相视,时刻明示人们要自律慎独,把规矩牢牢地内化在心里。
凝瑞门,在未来的日子里,将给人们不时地诉说小村的历史,见证小村的未来,成为小村一道亮丽的风景。
小村人永远会记得,凝瑞门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规矩之门,幸福之门,功德之门。
凝瑞门,我心中永远的福门!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周洁
老家门前有条路,是幽隐的小村人祖祖辈辈连接外面世界的唯一通道。
小村人祖居坡下,慢慢地渐次迁到坡上,坡下老巷的人越来越少,这条路也就失去了以往的喧嚣。前几年,有人在小村无人问津的荒沟打造“徐水印象——黄土塬”景区,坡下便修了旅游专线。后来,景区没见打造出来,路上的车辆行人却见日渐增多。小村人为出行方便,就把这条路加宽夯实,铺了水泥,变小路成大道。时间不长,这条路上就活跃起来,成了周围邻村人往来县城和乡村的便捷通道。由于路直插坡上新巷中央,安全问题成为最大隐患。于是,小村人在路的入巷处修了一个门洞,高低宽窄设了限。
门洞建成后,毫无生气地独独蹲在那里,远看像亭像楼又像轩,近看门洞非道观。有村民建议,何不请些名人来给门洞内外两边题写楹联,增添点文化气息,给小村带来福气,门洞也得取个名,更为小村祈福纳祥。巧有一日,几个文友来老家院子玩,路过门洞时兴致大发,觉得门洞虽不大气,但不失古朴,很有传统韵味,应请名家撰联题上,更显小村的钟灵毓秀。来者有人努嘴指向党宪宗老师,说今日高手云集,何必再请他人。撰联留芳,不虚此行也!我说:“诸位今日来我家小院,顿感蓬荜生辉,更为小村带来灵气,既然大家有心,我也必须欣然奉陪,不求水平高低,但求情真意切,家乡的事,我不出头谁出头?”在场的朋友点头称是。我说:“党老师见多识广,胸怀高远,应撰门外。我呢,故乡情深,撰门内。今日世道,‘居门里,儿女情长;足门外,世态炎凉。’真可谓门里门外两样情感两重天。”大家言笑甚欢。剩下的就到了品尝刀削面的时候了。这会儿又有人说,景区没建成,刀削面倒给火了,今来王家大院,顺便咥一碗也算是一件幸事。
一阵笑声过后,党老师饱含激情地说:“标儿,有了,上联写海霞拥武帝,下联写徐水锁二龙,横批写高远。”
“党老师还是老辣,不愧是著名作家,大气!妙!”一位在场的朋友感慨道。这时我羞赧地说:“我也想好了,不知行不行,各位在此,请多多指教。上联是道通四海,下联是门纳九福,横批用凝瑞。”还没来得及讨论,众文友一致称好。我很是尴尬地略带玩笑说:“党老师的文章本是豪门名媛,我的习作顶多算个小家碧玉,让各位见笑。”党老师站起身来说:“对咧,我请雷公(党老师对书法家雷珍民的一贯称呼)写,你让龙龙(书法家李健龙)写。”这时大家都笑着冲我说:“绝了,真是‘著名’乘‘著名’,等于‘著名’的平方,此地也要‘著名’了。”此话一出,别有一番风味涌上我的心头。小时候,我很崇拜“著名”,长大后我敬重“著名”,如今“著名”多了,好像也无所谓了。
党老师接着说:“门洞东西走向,紫气东来,紫气也就是瑞气,干脆给门洞取个名,就叫凝瑞门吧!”我说还真让这里也蹭了个“著名”,大家哈哈大笑,场面又是一次涌动。凝瑞门因此而得名。
不久,凝瑞门两边加上了楹联,引来不少人前来驻足观看。凝瑞门像是一位淳朴的庄稼人,每日恭候着来往的行人。“海霞拥武帝,徐水锁二龙”,多美的诗意;“道通四海,门纳九福”,多佳的意境,但很少有人评书品联。
为凝瑞门作联,本意告诉人们——人生有道,玄机有三:目标、方向、边界;行业有门,熟稔为上:行行出状元。人各有志,志各有道,道通四海;门有类别,顶尖为要,门纳九福。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人生从“立、守、得”三个方面勾勒出人生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凝瑞门自建成到现在已八年有余,孤零零地守护着小村的安全,从不气馁。不时有人来观,看样式、评书法、品楹联。一队专程来小村品尝刀削面的外地人路过凝瑞门,下车观看后品评道:“虽然意境很是美好,但现实还是很骨感。”
凝瑞门前低头三思:我是谁?为了谁?到哪里去?
走出凝瑞门,坡道两边,百树成群,千姿百态,一年四季,各有千秋。但时常也可见垃圾飘飞,杂草丛生。又有路人建议,楹联倒是用了心,还应在坡道弯处再立两个界碑,放大人的边界意识、自律意识,规劝人们规矩做人做事,万万不可随心所欲。规矩在心,坦途在前。
现今进城的人多了,小村的人越来越少,但外面来吃刀削面的人倒是多了许多。不久,有好事者在凝瑞门外立了两个放大了的界碑,一边一个,与路牙石重合,不偏不倚。说是界碑,其实就是两个稍加粉饰的普通砖柱,用矮的景观墙与凝瑞门连为一体,构成一道完美的道边曲线。小村人见了不觉惊讶,有人叫它界碑柱,有人叫它自律柱,更多的人叫它规矩柱。尽管众说纷纭,但在小村人心里已竖起一座伟岸的丰碑。
凝瑞门,居内锁得住乡情,却放飞不了梦想;足外虽激扬了梦想,却多了乡愁。凝瑞门本为道路安全设限,而今却赋予了新意。界碑柱更像当年罗马帝国的“罗马铜柱”,但又好像不完全是。“罗马铜柱”明刻法条,以规范罗马人的行为。而界碑柱分明就是两个无字碑,对面相视,时刻明示人们要自律慎独,把规矩牢牢地内化在心里。
凝瑞门,在未来的日子里,将给人们不时地诉说小村的历史,见证小村的未来,成为小村一道亮丽的风景。
小村人永远会记得,凝瑞门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规矩之门,幸福之门,功德之门。
凝瑞门,我心中永远的福门!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