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943期:第04版 憩心亭

家乡的石拱桥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王印明

我的家乡在秦岭南麓的丘陵地带,村口有一条溪流蜿蜒曲折,滋润一方。小时候,溪流上有一座石拱桥,不知建于何时,我们上学或是赶集,都要从那里经过。就是这么一座普通的石拱桥,虽然不那么引人注目,依旧是深情款款地承载着家乡的过去和未来,连接我们人生的起点和终点,也连通了诗和远方。

家乡的那座石拱桥似乎没有名字,不像什么文津桥、金水桥,它就叫石拱桥,直白得像家乡人耿直的性格,这是一种生活态度,随性而率真,更能体现乡村纯朴的本质。我也喜欢这种土里土气的称谓,听起来接地气,也很亲切。

家乡的石拱桥,高约三米,宽四五米,跨度自然要长一些,属于那种最原始的单孔石拱桥。远远望去,石拱桥像是一幅水墨画的模样,它经受了岁月风雨的考验,顽强地挺立在村头,依旧非常坚固。裸露的桥墩,粗糙的石料,布满了青苔,一副饱经沧桑的样子。桥面上最初是砂夹石,粗粝耐磨。石拱桥还有一个奇特的地方,那就是桥面的西端,连着一条不大的水渠,像是镶嵌的渡槽一样,由北向南输送水源,下游可洗衣淘菜,还能浇灌庄稼。石拱桥下面是清澈的溪流,常年流淌。

关于石拱桥的前世今生,似乎没有人能说清楚。我向来喜欢刨根问底,经过多方考证,终于在王氏家族的记忆里找到了点点滴滴。村中有碑文记载:王氏宗祠修建于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位于石拱桥与排洪沟以北,不远处有药王庙。二百年来,它日夜守护着乡村的平安和谐。

石拱桥的外表看似坚硬,其实它的胸襟宽广敦厚而又沉稳。它看惯了春夏秋冬的变化,沐浴着风霜雨雪,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路历程。无数个清晨和黄昏,村里人从石拱桥上来来回回地走过。不经意间,前面的脚印就被后面的脚印掩盖了。时间久了,不知不觉中那些印痕都埋进了时光里。我的先辈们,我的爷婆、我的父母,他们从石拱桥一遍又一遍地走过,重重叠叠的脚印,始终没有走出乡村,而且走着走着就不见了,后来人还在一如既往地在继续走着。每次回到家乡,走过石拱桥,我好像又看到了桥上有我的亲人们走过的身影,厚重而又温暖。

石拱桥桥洞成弧形,就像一个负重的人,默默无闻,从不叫苦,也不喊累,心甘情愿地承受着千斤重荷。更像村庄里的人忍辱负重、任劳任怨,一生负重前行。石拱桥容纳了乡村太多悲欢离合,就像一本厚重的无字书,永远看不透,也看不完。我想,生活有时就是这样,何必计较太多,就顺其自然吧。

万物皆有灵。石拱桥也不例外,自然有它的灵性。我们在桥头离别和重逢,石拱桥是时间的见证,多少年后它成了我们心中的回忆。石拱桥连接着乡村和游子,载不动,许多愁。乡愁从桥上升腾,从桥下流走。

上世纪80年代,我跨过家乡那座石拱桥,它把我送出村外,很快在县城落了脚。生活就像一个万花筒,有着更多的机缘巧合。我到县城后,那里也有一座桥,修建于上世纪70年代,是远近闻名的一座跨江大桥,比家乡的石拱桥高大雄伟。一打听,才知道那座桥是勉县九冶汉江大桥,是连接县城南北的重要过江通道。不过随着时光流转,随着城市高速发展,九冶汉江大桥再也无法满足民众的出行需求,也不能承担起一座城市发展壮大的重任。终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县上又陆续建成了平行的四条跨江大桥,它们如长虹卧波,气势恢宏。

再后来,我翻越秦岭,看见了赵州桥、卢沟桥、黄河大桥、长江大桥、港珠澳大桥,一座座不同历史时期的桥,巍峨雄伟,历史与科技融合,古今交相辉映,充分展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大国风范。而我固执地认为,从前曾经走过的吊桥、索桥、独木桥,还有家乡那座不起眼的石拱桥,它们在历史长河里的深远影响或启发,才有了今天如此辉煌的成就。无论走到天南海北,我更喜欢家乡的石拱桥,它始终给我一种奇特的感觉,它像一轮弯月,清纯而明亮,那么熟悉,那么亲切,那么自然,永远横亘在我心中。

有人说:彩虹是天上的桥,石拱桥则是人间的虹。而家乡的石拱桥,它犹如一道飞虹腾空,弥合了岁月的裂痕,增添了生活的光芒,承载着我们理想的舟楫,穿过厚重的岁月,驶向未来。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