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6966期:第01版 首版

勇于变革,打造“创新型工会”

——西安市总工会“全面建成西部强会全力争创全国一流”纪实之二·创新篇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小寨出品”的微影视作品又获奖了。在3月28日举办的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第三届国际微电影盛典上,由小寨工人文化宫和陕建集团联合出品的公益扶贫微电影《山道弯弯》,从7300部影片中脱颖而出,获得优秀作品奖。这是小寨工人文化宫连续第二年斩获该奖项。

近年来,小寨工人文化宫以成立影视制作中心为突破口,让因时代变迁逐渐衰落的文化宫焕发了“第二春”,被评为全国职工文化教育基地。

这是西安市总工会自2008年“建西部强会,创全国一流”的10年征程中,取得的改革创新成果之一。

“职工群众不满意什么,我们就改什么。哪个地方阻碍了工会作用发挥,我们就改到哪里。”西安市总工会主席史南征认为,在新时代面对新问题,工会人必须解放思想、勇于变革,打造“创新型工会”。

走出围墙办文化宫

小寨文化宫的改革创新还得从10年前说起。

西安市工业基础雄厚,曾经一度有8家直属文化宫,经营面积5万平方米,这在全国都比较少见。这些文化宫过去曾很好发挥了服务职工的作用,成为职工有口皆碑的“乐园”和“学校”。但改革开放后,人们有了更多、更好、更方便的休闲娱乐选择,文化宫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就一落千丈。

“那种传统的吹拉弹唱、影视录像已经没有人感兴趣了。”小寨文化宫主任周健说。

曾经的车水马龙变成门可罗雀,甚至生存都成了问题。在市总确定“建西部强会、创全国一流”的奋斗目标,打造“创新型工会”后,文化宫如何通过创新走出困境,成为市总改革创新的破题之选。

依然没有经费、没有场地,还是那帮人、那些设备,改革创新是从一个很小切口进入的——小寨文化宫成立影视制作中心。说是中心,实际上是在租用的居民楼中一个仅有4平方米的斗室,几台编辑机一放,中间一张椅子,想再挤进第二个人都很困难。但小寨文化宫后来的许多碎戏、电视片、专题片都出自这里。2011年,中心也被陕西省电视台确定为拍摄都市碎戏的11家指定单位之一。

有了3年拍电视的经验,小寨文化宫的那帮干部拍出了第一部微电影《弦板悠悠》。没想到的是,片子春节期间在陕西卫视播出,收视率位列前三。由此,小寨文化宫与陕西卫视展开长期合作,拍摄“三工”题材的微电影。这一合作不仅有了经费来源,更重要的是重拾文化宫服务职工的本职。

近年来,小寨文化宫的微电影之路越走越宽,先后拍摄微电影50多部,多次在全国获得金奖,还联合全国36个兄弟城市工人文化宫成立了“全国职工微电影联盟”,承办了第三届全国职工微影视大赛,探索出一条“走出围墙办文化宫”的发展之路。

如今,通过改革创新,西安市总直属的8家文化宫已重组为4家,每家文化宫都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改造后的边家村工人文化宫影剧院,温馨舒适,可容纳800余人观看演出。近几年来,为全市各单位开展职工培训、报告会、文艺演出、会议等活动提供租场30余次。

纺织城工人文化宫通过招聘专业人才开展各类艺术培训,成为当地职工培养兴趣爱好、提升孩子艺术素质的首选之地。

土门工人文化宫“职工大学堂”、职工摄影协会常年开展各类培训、知识讲座、创作采风等活动,受到职工群众欢迎。

工人疗养院转型的典范

走进西安工会医院的康复治疗中心,一台从瑞士引进的全自动下肢机器人正在帮助一名患者进行肢体康复。这里也是陕西省第一个能够为脊髓损伤、骨关节功能障碍及其他工伤患者提供全面、专业、系统的康复诊疗场所,各种先进的康复治疗仪器让人目不暇接。

“现在周边许多医院都到我们这里抽专家去做检查。”院长李景梦告诉记者,目前医院已经取得了三级康复医院资质,这也是工会系统中唯一一家。

更受欢迎的养老则呈一床难求之势。“养老板块从一开始就是完全按照法国多慰公司的最新理念建设、运营的,我们还有独一无二的优势就是医院、养老院一体化,医生随叫随到,直接服务到床边。”

然而几年之前,这里作为西安市工人疗养院,还是一片破败,荒草比人高,几十号员工靠出租场地和卖房子勉强度日,疗休养名存实亡。是任由这块工会资产衰败消亡,还是通过改革创新杀出一条路?致力于建设西部强会的西安市总当然不会犹豫。

“这是一项创新型事业,市工会历史上没有先例,全国工会系统也没有成功的范例可以借鉴,所以调研论证准确定位是当时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史南征表示,市总工会先后召集多个政府部门和多家医院的院长、专家,召开讨论会商讨医院定位。

在反复研究思考中,一个全新的职工养老思路逐渐清晰——要建成一所集“医疗、康复、老年护理、健康管理”四位一体的医养结合型创新复合型医院。这个思路,既适应了老年社会对新型养老事业的急需这个大局,又兼顾了工会服务职工的宗旨。为此,西安市政府先后拨款2亿元,财政支持力度前所未有。

“一个不能自理的老人,自己受罪不说,还拖累几个职工家庭。西安工会医院最大的特点就是医养结合、康养一体,特别是老年高龄人群,使他们的看病难、养老难、康复难一站式解决。”担任医院副理事长的西安市总经审会主任徐小燕说。

经过4年艰辛建设,累计投入6.2亿元,一座全新的“高、大、上”康复医院矗立在西安南郊。医院自2016年10月试运营以来,入住率迅速上升,特别深受失能、半失能老人及其子女的欢迎。

李景梦还表示,目前医院发展的大方向是走向市场,但其中肯定不能缺少工会、职工元素。比如医院专门设立了“劳模医疗康复病区”,配备最精干的医疗团队。自去年5月启动高龄劳模和优秀职工医疗康复活动以来,已经收治了11批314名劳模和优秀职工。

对西安市总来说,“包袱”“痛点”蜕变为保值增值的优良资产。而更重要的意义,这是一条工人疗养院转型的全新路径。

“有人才能干成事”

“妈妈心、婆婆嘴、跑不断的两条腿”——这是西安市莲湖区北院门街道总工会组织员李波对自己的评价。凭着这股“韧劲”,李波一干就是八年,跑遍了辖区内的大街小巷、楼宇店堂,说服企业组建工会,帮助职工解决困难。在他的努力下,北院门街道的工会组织从2010年的106家增长到如今的998家,会员人数也增长了10倍多。

作为西安市总工会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的第一批工会组织员,和李波一样活跃在基层的300余名工会组织员已经成为了工会组织不可或缺的力量。

长期以来,工会体制设置到最基层就是“麻杆腿”甚至“无腿”。乡镇街道工会在编人员很少,且往往身兼数职、分身乏术。而随着非公经济长足发展,建会、发展会员的工作越来越重,基层人手不足的问题就更加突出。

“‘建西部强会、创全国一流’的目标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最基层的工会工作有没有人干、能不能干好。”史南征说。

2009年,西安市总作出决策,利用政府公益性岗位政策,经过严格的笔试、面试、体检,招聘326名工会组织员,专门解决最基层的工作无人干的问题。

“市总为这些组织员进行了有针对性培训,没有他们在基层扎实的工作,许多活动很难如此有声有色。”西安市总工会组织民管部部长王向平说。

总结成功经验的西安市总还根据基层实际需要,在随后组建了专职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和专职审计员队伍。

“基层工会现在有了具体抓落实的集体协商指导员,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从‘不敢谈’‘不会谈’到‘敢于谈’‘能够谈’,实现了‘谈得成’。”市总法律工作部部长许丽说。而过去街道工会有钱不敢用、没有独立账户的局面,也在专职审计员的推动下得到了立竿见影的改善。

“归根结底,工会就是要通过实实在在的改革,真正增强与职工的密切联系,真正把工会工作的‘魂’聚起来,‘本’固起来,‘基’强起来。”史南征说。

工人日报记者曲欣悦毛浓曦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