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华灯庆团圆 元宵盛景绘长安
本报全媒体记者 胡健博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2月12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西安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中,处处洋溢着团圆的气息。
记者走进永兴坊,空气中各类美食的香气交织弥漫,游客的声声欢笑碰撞出节日乐章。这里不仅有各式小吃,还有非遗项目的展演,剪纸、糖画、面塑、九连环等传统技艺纷纷亮相。
在糖画摊前,滚烫糖汁在艺人的勺子下流淌,眨眼间化作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引得游客纷纷驻足,孩子们更是里三层外三层地围拢,眼睛瞪得圆溜溜,惊叹声不断。“阿姨画的是斑马!”稚嫩的童声,为热闹场景再添几分活泼。
“请家长带好小朋友,有序排队参与滚元宵活动。”现场工作人员田青在人群中大声提醒。在摇元宵区域,孩子们挽起袖子,双手发力推动糯米团,让它们在笸箩里翻滚。一个小朋友一边摇着元宵,一边大喊:“我摇的元宵肯定最圆。”红扑扑的小脸上满是期待。
永兴坊作为长安108坊中的一员,以唐朝魏征府邸旧址为起始点,将古城历史与现代商业巧妙融合。“元宵节期间,我们邀请多位非遗传承人展示非遗技艺,举办穿汉服、品美食、打灯笼、滚元宵、猜灯谜等活动,就是要让游客现场沉浸式体验传统民俗文化。”永兴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耿威介绍。
之后,记者赶到8公里之外的大唐不夜城步行街,飞檐斗拱、层楼叠榭的唐式建筑映入眼帘,游客漫步在熙熙攘攘的步行街上,仿佛置身于繁华的盛唐长安。
“现在大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越来越强,西安的城市气质与汉服十分适配,来我们店里穿汉服的游客越来越多。”位于大唐不夜城步行街的九门汉服旅拍店店长说。
外地游客李沐晴一家四口身着汉服,悠然漫步在大唐不夜城。“这个元宵节和家人在古都西安旅游,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为我们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回忆。”李沐晴说。
“考虑到人流量大,容易出现安全问题,最近我们调整了演出时间表,把演出时间从晚上挪到了白天,一共有13个免费节目。”大唐不夜城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记者还看到,不少游客在花灯前打卡拍照。“我们与大唐不夜城联袂呈现了一组以‘福蛇献瑞’为主题的花灯,与游客欢喜相逢。”秦农银行曲江支行工作人员说。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本报全媒体记者 胡健博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2月12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西安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中,处处洋溢着团圆的气息。
记者走进永兴坊,空气中各类美食的香气交织弥漫,游客的声声欢笑碰撞出节日乐章。这里不仅有各式小吃,还有非遗项目的展演,剪纸、糖画、面塑、九连环等传统技艺纷纷亮相。
在糖画摊前,滚烫糖汁在艺人的勺子下流淌,眨眼间化作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引得游客纷纷驻足,孩子们更是里三层外三层地围拢,眼睛瞪得圆溜溜,惊叹声不断。“阿姨画的是斑马!”稚嫩的童声,为热闹场景再添几分活泼。
“请家长带好小朋友,有序排队参与滚元宵活动。”现场工作人员田青在人群中大声提醒。在摇元宵区域,孩子们挽起袖子,双手发力推动糯米团,让它们在笸箩里翻滚。一个小朋友一边摇着元宵,一边大喊:“我摇的元宵肯定最圆。”红扑扑的小脸上满是期待。
永兴坊作为长安108坊中的一员,以唐朝魏征府邸旧址为起始点,将古城历史与现代商业巧妙融合。“元宵节期间,我们邀请多位非遗传承人展示非遗技艺,举办穿汉服、品美食、打灯笼、滚元宵、猜灯谜等活动,就是要让游客现场沉浸式体验传统民俗文化。”永兴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耿威介绍。
之后,记者赶到8公里之外的大唐不夜城步行街,飞檐斗拱、层楼叠榭的唐式建筑映入眼帘,游客漫步在熙熙攘攘的步行街上,仿佛置身于繁华的盛唐长安。
“现在大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越来越强,西安的城市气质与汉服十分适配,来我们店里穿汉服的游客越来越多。”位于大唐不夜城步行街的九门汉服旅拍店店长说。
外地游客李沐晴一家四口身着汉服,悠然漫步在大唐不夜城。“这个元宵节和家人在古都西安旅游,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为我们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回忆。”李沐晴说。
“考虑到人流量大,容易出现安全问题,最近我们调整了演出时间表,把演出时间从晚上挪到了白天,一共有13个免费节目。”大唐不夜城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记者还看到,不少游客在花灯前打卡拍照。“我们与大唐不夜城联袂呈现了一组以‘福蛇献瑞’为主题的花灯,与游客欢喜相逢。”秦农银行曲江支行工作人员说。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