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团
付海贤
可能是过年时大鱼大肉没少吃,过罢年,总想着去吃顿搅团,换换口味,也清一清肠胃,减轻“每逢佳节胖三斤”的负罪感。
还没吃到搅团,却想到几则有关搅团的民谚,越琢磨越有味道。
一则是“搅团要好,七十二搅。”这则民谚说的是打搅团的要领和诀窍——搅。有人称“搅团是用面搅成的浆糊”,也可见“搅”在打搅团中的重要作用。在打搅团的过程中,当锅中水烧开时,制作搅团的老把式一边用左手把玉米面等杂粮面为主,麦面为辅制作的面浆,有节奏均匀撒向锅里的同时,右手用擀面杖用力向一个方向搅,搅时要稳、狠和猛,以免面浆生成疙瘩,影响搅团的口感。在这个过程中,火力保持中小火为宜。当面浆与水有效融合,呈光滑细腻状态时,再用小火焖蒸到熟。在焖蒸的过程中,还需要再搅几次,以免焖蒸时产生“锅巴”。这则民谚还有另一种说法,“搅团要好,搅上百搅”。
另一则是“吃搅团全靠菜哩,打官司全靠赖哩”。这则民谚说的是搅团要好吃,还须精心制作搅团的蘸水。蘸水是搅团的灵魂,而在蘸水中放不同菜,则可使搅团呈现不同的风味。在制作蘸水时,先用烧热的菜籽油泼备好的蒜泥和芝麻等,后加入辣椒面和盐,再倒些加热的醋,搅拌均匀即可。在搅团的蘸水中加入炒制的韭菜,则使搅团的味道辛香四溢、鲜甜可口。在搅团的蘸水中加入炒制的西红柿,则使搅团的口感醇厚,浓郁的果香与酸香交织,瞬间激发人的食欲。当然,也可同时加入炒制的韭菜和西红柿,使搅团的味道更饱满,更浓香。至于这句民谚的后半句打官司全靠赖哩,我的粗浅理解是,吃搅团的多是乡民,相互间发生纠纷或争议时,一般会通过协商和调解等方式达到和解,但争议一旦诉至法院,则会充分利用证据、诉讼策略与技巧,争取对自己有利的结果,而并非一味地耍赖皮,不讲道理与规则。
搅团的吃法多种多样,花样翻新。最传统的吃法是“水围城”,先把打好的搅团盛在碗里,浇上蘸水,一碗香气扑鼻、风味独特的搅团就制成了。心灵手巧者也会把刚做熟的搅团漏成“鱼鱼”,之所以叫“鱼鱼”,主要是其形状像小鱼的缘故,再浇上蘸水,就更有食欲了。搅团,是粗粮细作的典范,能吃出健康。吃搅团,容易产生饱腹感,很符合现代人的身体状况。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付海贤
可能是过年时大鱼大肉没少吃,过罢年,总想着去吃顿搅团,换换口味,也清一清肠胃,减轻“每逢佳节胖三斤”的负罪感。
还没吃到搅团,却想到几则有关搅团的民谚,越琢磨越有味道。
一则是“搅团要好,七十二搅。”这则民谚说的是打搅团的要领和诀窍——搅。有人称“搅团是用面搅成的浆糊”,也可见“搅”在打搅团中的重要作用。在打搅团的过程中,当锅中水烧开时,制作搅团的老把式一边用左手把玉米面等杂粮面为主,麦面为辅制作的面浆,有节奏均匀撒向锅里的同时,右手用擀面杖用力向一个方向搅,搅时要稳、狠和猛,以免面浆生成疙瘩,影响搅团的口感。在这个过程中,火力保持中小火为宜。当面浆与水有效融合,呈光滑细腻状态时,再用小火焖蒸到熟。在焖蒸的过程中,还需要再搅几次,以免焖蒸时产生“锅巴”。这则民谚还有另一种说法,“搅团要好,搅上百搅”。
另一则是“吃搅团全靠菜哩,打官司全靠赖哩”。这则民谚说的是搅团要好吃,还须精心制作搅团的蘸水。蘸水是搅团的灵魂,而在蘸水中放不同菜,则可使搅团呈现不同的风味。在制作蘸水时,先用烧热的菜籽油泼备好的蒜泥和芝麻等,后加入辣椒面和盐,再倒些加热的醋,搅拌均匀即可。在搅团的蘸水中加入炒制的韭菜,则使搅团的味道辛香四溢、鲜甜可口。在搅团的蘸水中加入炒制的西红柿,则使搅团的口感醇厚,浓郁的果香与酸香交织,瞬间激发人的食欲。当然,也可同时加入炒制的韭菜和西红柿,使搅团的味道更饱满,更浓香。至于这句民谚的后半句打官司全靠赖哩,我的粗浅理解是,吃搅团的多是乡民,相互间发生纠纷或争议时,一般会通过协商和调解等方式达到和解,但争议一旦诉至法院,则会充分利用证据、诉讼策略与技巧,争取对自己有利的结果,而并非一味地耍赖皮,不讲道理与规则。
搅团的吃法多种多样,花样翻新。最传统的吃法是“水围城”,先把打好的搅团盛在碗里,浇上蘸水,一碗香气扑鼻、风味独特的搅团就制成了。心灵手巧者也会把刚做熟的搅团漏成“鱼鱼”,之所以叫“鱼鱼”,主要是其形状像小鱼的缘故,再浇上蘸水,就更有食欲了。搅团,是粗粮细作的典范,能吃出健康。吃搅团,容易产生饱腹感,很符合现代人的身体状况。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