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170多项专利,其中70多项为发明专利,我省民营科技企业伟景机器人——
探寻人形机器人的创新密码
本报全媒体记者 胡健博
机械臂灵活转动,立体视觉相机微光闪烁。2月21日,在陕西伟景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伟景机器人”),工程师围坐一起,专注地调试着机器人动作。这里是伟景机器人的核心研发基地,也是人形机器人从概念走向现实的舞台。
蓄力:点亮机器人之眼
“作为一家成立于2017年的民营企业,我们在创立之初就预见机器人未来可能会广泛普及,而人形机器人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伟景机器人副总经理蔡文皓介绍。
公开数据显示,伟景机器人在2024年成功申请17件人形机器人专利,为陕西在全国人形机器人专利竞争中提供了有力支撑。
然而,研发人形机器人的道路并不平坦。团队在早期发现,现有的视觉系统无法满足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需求,尤其是在室外和干扰较多的场景。为此,伟景机器人决定自主研发立体视觉相机,以解决这一技术瓶颈。
在实验室一角记者看到,一台机械臂正缓缓移动,对一个Z字型工件进行焊接作业。搭载着立体视觉相机的机械臂快速扫描,在不到1秒内拍摄出三维图像,精准确定了焊缝位置。电脑根据相机反馈的路线信息,指挥机械臂沿着焊缝一次性焊完,整个过程流畅而高效。
经过8年的不懈努力,伟景机器人立体视觉相机技术已经取得显著成果,为人形机器人研发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立体视觉相机相当于机器人的眼睛。目前有600余家企业使用我们研发的相机。”工程师一边操作设备,一边介绍道,“我们的立体视觉技术已经应用于工业和农业领域。”
驰骋:打造智能之手
伟景机器人从机械结构设计、机器人本体、驱动器、控制器到视觉系统以及手眼伺服系统全部自主研发。这种全链条的技术掌控使得伟景机器人在未来市场上具有很高的性价比优势。
在人形采摘机器人实验室,一台采摘机器人正在进行调试。这台机器人是四轮设计,专门用于农业场景中的水果采摘。工程师通过电脑监测机器人的运行数据来判断手臂的负载情况。
“今天测试3公斤负载时,发现电机在某些角度无法继续运行。”工程师指着屏幕上的数据说,“可能是算法给出的电流偏小,实时性不够强,导致力度不足。”
“目前,公司实现了农业采摘机器人的小规模销售,新疆、河北和江西等地已经开始使用我们的采摘机器人,采摘效率达到人类的三分之一。”伟景机器人CEO董霄剑表示,未来,公司会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升机器人采摘效率,争取在今年下半年达到与人类同样的采摘水平。
冲刺:开启智能之路
“最初是出于好奇心,选择从事机器人研发工作。后来我有了责任感,希望能将机器人变为现实,真正融入日常生活。”一位工程师感慨道,“做研发已经快5年了,对人形机器人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在2024年公开的人形机器人相关专利地域分布中,陕西省凭借伟景机器人等企业进入全国排名第十位。截至目前,伟景机器人拥有170多项专利,其中70多项为发明专利,与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创新中心并肩。
2019年世界机器人大会首次展示了该公司研发的人形机器人“晓唯”。展会期间,“晓唯”与观众进行了互动,展现智能服务能力,成为展会的一大亮点。“‘晓唯’被设计为女性形象,未来将进入家庭服务领域。家庭用户更倾向于接受一个温和的女性形象,而非冷冰冰的‘钢铁侠’。”董霄剑说。
在实验室另一端,记者见到了这款备受瞩目的机器人。工程师正通过电脑实时调整“晓唯”的步伐和手臂姿态,力求使其动作完全符合人类自然动作。“现在最新一代‘晓唯’丝杠、手眼伺服和自然学习等核心技术都运用其中。双腿自然行走功能已完成,正在做相关的测试和验证。”蔡文皓补充道,“另外,第三代灵巧手也正在调试阶段,很快将进入最终的测试和验证阶段,期待在年内进行新产品的发布。”
“我们不仅是在研发机器人,更是在为未来社会打造一种新的生产力。随着人形机器人技术的不断成熟,我们将继续引领行业发展,开启智能之路,为陕西科技创新贡献民企力量。”董霄剑说。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本报全媒体记者 胡健博
机械臂灵活转动,立体视觉相机微光闪烁。2月21日,在陕西伟景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伟景机器人”),工程师围坐一起,专注地调试着机器人动作。这里是伟景机器人的核心研发基地,也是人形机器人从概念走向现实的舞台。
蓄力:点亮机器人之眼
“作为一家成立于2017年的民营企业,我们在创立之初就预见机器人未来可能会广泛普及,而人形机器人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伟景机器人副总经理蔡文皓介绍。
公开数据显示,伟景机器人在2024年成功申请17件人形机器人专利,为陕西在全国人形机器人专利竞争中提供了有力支撑。
然而,研发人形机器人的道路并不平坦。团队在早期发现,现有的视觉系统无法满足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需求,尤其是在室外和干扰较多的场景。为此,伟景机器人决定自主研发立体视觉相机,以解决这一技术瓶颈。
在实验室一角记者看到,一台机械臂正缓缓移动,对一个Z字型工件进行焊接作业。搭载着立体视觉相机的机械臂快速扫描,在不到1秒内拍摄出三维图像,精准确定了焊缝位置。电脑根据相机反馈的路线信息,指挥机械臂沿着焊缝一次性焊完,整个过程流畅而高效。
经过8年的不懈努力,伟景机器人立体视觉相机技术已经取得显著成果,为人形机器人研发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立体视觉相机相当于机器人的眼睛。目前有600余家企业使用我们研发的相机。”工程师一边操作设备,一边介绍道,“我们的立体视觉技术已经应用于工业和农业领域。”
驰骋:打造智能之手
伟景机器人从机械结构设计、机器人本体、驱动器、控制器到视觉系统以及手眼伺服系统全部自主研发。这种全链条的技术掌控使得伟景机器人在未来市场上具有很高的性价比优势。
在人形采摘机器人实验室,一台采摘机器人正在进行调试。这台机器人是四轮设计,专门用于农业场景中的水果采摘。工程师通过电脑监测机器人的运行数据来判断手臂的负载情况。
“今天测试3公斤负载时,发现电机在某些角度无法继续运行。”工程师指着屏幕上的数据说,“可能是算法给出的电流偏小,实时性不够强,导致力度不足。”
“目前,公司实现了农业采摘机器人的小规模销售,新疆、河北和江西等地已经开始使用我们的采摘机器人,采摘效率达到人类的三分之一。”伟景机器人CEO董霄剑表示,未来,公司会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升机器人采摘效率,争取在今年下半年达到与人类同样的采摘水平。
冲刺:开启智能之路
“最初是出于好奇心,选择从事机器人研发工作。后来我有了责任感,希望能将机器人变为现实,真正融入日常生活。”一位工程师感慨道,“做研发已经快5年了,对人形机器人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在2024年公开的人形机器人相关专利地域分布中,陕西省凭借伟景机器人等企业进入全国排名第十位。截至目前,伟景机器人拥有170多项专利,其中70多项为发明专利,与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创新中心并肩。
2019年世界机器人大会首次展示了该公司研发的人形机器人“晓唯”。展会期间,“晓唯”与观众进行了互动,展现智能服务能力,成为展会的一大亮点。“‘晓唯’被设计为女性形象,未来将进入家庭服务领域。家庭用户更倾向于接受一个温和的女性形象,而非冷冰冰的‘钢铁侠’。”董霄剑说。
在实验室另一端,记者见到了这款备受瞩目的机器人。工程师正通过电脑实时调整“晓唯”的步伐和手臂姿态,力求使其动作完全符合人类自然动作。“现在最新一代‘晓唯’丝杠、手眼伺服和自然学习等核心技术都运用其中。双腿自然行走功能已完成,正在做相关的测试和验证。”蔡文皓补充道,“另外,第三代灵巧手也正在调试阶段,很快将进入最终的测试和验证阶段,期待在年内进行新产品的发布。”
“我们不仅是在研发机器人,更是在为未来社会打造一种新的生产力。随着人形机器人技术的不断成熟,我们将继续引领行业发展,开启智能之路,为陕西科技创新贡献民企力量。”董霄剑说。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