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秒内起飞、2分钟内到达,实时回传现场画面……西安市公安局未央分局拓展“无人机+”模式,为辖区平安建设插上科技翅膀——
让基层警务更高效更智能更贴心
本报全媒体记者 董欣
“紧急警情!景云路与永信路交叉口附近有一群众倒地不醒,引发围观。无人机已飞抵指定地点上空,并将情况画面回传,请出警民警尽快抵达处置……”这是近日发生在西安市公安局未央分局谭家派出所综合指挥室的一幕。
近年来,公安未央分局通过智慧警务,积极拓展警用无人机在日常工作,尤其是接处警工作中的多场景应用,进一步提升派出所主防效能,构建数智化、立体化防控体系,为辖区平安建设插上科技翅膀。
“遇到紧急警情时,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在电脑端选择指令一键下达,无人机在10秒内起飞、2分钟内到达,并于首批警力到位前,及时将警情现场画面实时回传,助力指挥室迅速制定科学的应对方案,同步指令地面警力精准处置。”谭家派出所所长李福生说,这大大提升了派出所应急处突的实战效能。
除了在紧急警情处理中“冲锋在前”,警用无人机还负责派出所的日常巡逻。
在未央宫派出所停机坪,随着“嗡”的螺旋桨声响起,一架警用无人机迅速升空,按照设定航线飞向汉城湖景区,进行空中动态巡逻。
“以往受限于地形复杂、人力不足等因素,辖区部分区域存在巡逻防控盲区。为此,我们充分挖潜无人机自动巡防效能,持续开展针对性的空中巡航工作。”公安未央分局指挥中心主任赵峰告诉记者,警用无人机具有飞行视野广、巡航范围大、自动化程度高等优势,能够轻松实现对重点区域的长时间悬停巡视等功能,帮助地面中心动态全方位掌握现场和其他复杂情况。
自2024年以来,公安未央分局结合警情特点,在基层派出所选点部署机巢,建立值守机场,“清单式”定制巡航路线,探索实践无人机接处警前置多场景应用,推进警情处置指令流转闭环提速提效。
如今,搭载高清摄像头、红外热成像仪等设备的警用无人机,已成为派出所对重点区域、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巡航防控、定点监控不可或缺的力量,让派出所实现从“被动出警”到“主动防控”的彻底改变。
截至今年2月底,公安未央分局巡特警大队指导各派出所已在社区、企业、学校、医院及村落等核心区域布建网格10余个,设置巡航线路21条,观测点、悬停点、折返点24个。与消防救援、综合执法等部门建立协同作战机制,月均巡航时长4500分钟,通过打通无人机平台、110接处警系统、综合执法应用等,成功处置各类案事件30余起,实现“无人机+大数据”跨部门应用。
“警用无人机已然成为智慧警务建设的强劲‘超引擎’,让基层警务工作变得更高效、更智能、更贴心,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公安未央分局副局长刘宏举说。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本报全媒体记者 董欣
“紧急警情!景云路与永信路交叉口附近有一群众倒地不醒,引发围观。无人机已飞抵指定地点上空,并将情况画面回传,请出警民警尽快抵达处置……”这是近日发生在西安市公安局未央分局谭家派出所综合指挥室的一幕。
近年来,公安未央分局通过智慧警务,积极拓展警用无人机在日常工作,尤其是接处警工作中的多场景应用,进一步提升派出所主防效能,构建数智化、立体化防控体系,为辖区平安建设插上科技翅膀。
“遇到紧急警情时,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在电脑端选择指令一键下达,无人机在10秒内起飞、2分钟内到达,并于首批警力到位前,及时将警情现场画面实时回传,助力指挥室迅速制定科学的应对方案,同步指令地面警力精准处置。”谭家派出所所长李福生说,这大大提升了派出所应急处突的实战效能。
除了在紧急警情处理中“冲锋在前”,警用无人机还负责派出所的日常巡逻。
在未央宫派出所停机坪,随着“嗡”的螺旋桨声响起,一架警用无人机迅速升空,按照设定航线飞向汉城湖景区,进行空中动态巡逻。
“以往受限于地形复杂、人力不足等因素,辖区部分区域存在巡逻防控盲区。为此,我们充分挖潜无人机自动巡防效能,持续开展针对性的空中巡航工作。”公安未央分局指挥中心主任赵峰告诉记者,警用无人机具有飞行视野广、巡航范围大、自动化程度高等优势,能够轻松实现对重点区域的长时间悬停巡视等功能,帮助地面中心动态全方位掌握现场和其他复杂情况。
自2024年以来,公安未央分局结合警情特点,在基层派出所选点部署机巢,建立值守机场,“清单式”定制巡航路线,探索实践无人机接处警前置多场景应用,推进警情处置指令流转闭环提速提效。
如今,搭载高清摄像头、红外热成像仪等设备的警用无人机,已成为派出所对重点区域、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巡航防控、定点监控不可或缺的力量,让派出所实现从“被动出警”到“主动防控”的彻底改变。
截至今年2月底,公安未央分局巡特警大队指导各派出所已在社区、企业、学校、医院及村落等核心区域布建网格10余个,设置巡航线路21条,观测点、悬停点、折返点24个。与消防救援、综合执法等部门建立协同作战机制,月均巡航时长4500分钟,通过打通无人机平台、110接处警系统、综合执法应用等,成功处置各类案事件30余起,实现“无人机+大数据”跨部门应用。
“警用无人机已然成为智慧警务建设的强劲‘超引擎’,让基层警务工作变得更高效、更智能、更贴心,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公安未央分局副局长刘宏举说。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