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9002期:第02版 综合

免密支付:要“避坑”更要“填坑”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戴先任

近期,中国消费者协会陆续收到消费者声称因免密支付功能导致账户资金被盗刷的投诉。为切实保护消费者财产安全,中国消费者协会3月25日发布消费提示:网络购物谨慎使用手机免密支付功能,避免因账户权限过度开放而引发资金损失。

免密支付功能有利于提升支付效率和便捷性,本是方便消费者之举。但一些平台与商家竟然将免密支付当成掏取消费者钱袋子的“便捷通道”,比如有的服务平台甚至在消费者一次使用这个功能后就默认其开通,在客户选择相应支付渠道后授权商户自动扣款;一些平台的免密支付功能设置在付款界面,仅以极为隐蔽的方式提示消费者是否开通,有的只给出“默认开通”选项……免密支付还存在开通容易取消难、误导或诱导消费者开通“先用后付”等问题。当消费者防范意识不强、对免密支付功能认识不足,就很有可能不小心误操作掉进陷阱,“莫名其妙”花了钱。这让免密支付反倒成了不少消费者的“钱包刺客”。

非必要不开启免密支付——消费者应正视中国消费者协会的提示,慎重对待免密支付服务,在接受相关服务时多留一个心眼、认真查阅相关信息,万一权益受损,应积极维权、及时止损。

对于免密支付乱象,相关职能部门更要积极主动“填坑”——切实管好不良平台和商家的“任性之手”、扎紧消费者的钱袋子,让免密支付等新兴项目更好服务消费者。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