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6期:第01版
首版
我省新发现旧石器遗址200余处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郝佳伟)近日,陕西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旧石器专项普查队宣布阶段性成果:已完成200余处“三普”后新发现旧石器遗址的普查及资料录入工作,并在黄河、汉江等流域发现大量新遗址,为探源中华文明提供关键实证。目前,专项工作已完成第一阶段任务的80%。
新发现的200余处遗址多位于黄土及石器原料丰富的高险区域,涵盖陕北黄河沿岸、渭河北洛河及石川河流域、秦岭北麓、汉江流域等地。其中,榆林佳县倍甘遗址面积近1.4万平方米,出土80余件石制品,发现细石核等细石器技术遗存,为研究陕北旧石器晚期文化提供新线索。安康崔家湾遗址采集100余件石制品,包括一件精美手镐,地层推测年代距今20万至5万年,填补区域年代序列空白。石川河流域发现19处新遗址,其中朱黄堡遗址出土2万余件石制品及3处古人用火遗迹,揭示距今60万至3万年间石器技术演变脉络,将当地人类活动史追溯至60万年前。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郝佳伟)近日,陕西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旧石器专项普查队宣布阶段性成果:已完成200余处“三普”后新发现旧石器遗址的普查及资料录入工作,并在黄河、汉江等流域发现大量新遗址,为探源中华文明提供关键实证。目前,专项工作已完成第一阶段任务的80%。
新发现的200余处遗址多位于黄土及石器原料丰富的高险区域,涵盖陕北黄河沿岸、渭河北洛河及石川河流域、秦岭北麓、汉江流域等地。其中,榆林佳县倍甘遗址面积近1.4万平方米,出土80余件石制品,发现细石核等细石器技术遗存,为研究陕北旧石器晚期文化提供新线索。安康崔家湾遗址采集100余件石制品,包括一件精美手镐,地层推测年代距今20万至5万年,填补区域年代序列空白。石川河流域发现19处新遗址,其中朱黄堡遗址出土2万余件石制品及3处古人用火遗迹,揭示距今60万至3万年间石器技术演变脉络,将当地人类活动史追溯至60万年前。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