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9016期:第02版 综合

重构消费新场景,催生消费新业态,推动产业链向更宽领域延伸——

户外经济激活西安发展新引擎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全媒体记者  郝佳伟

4月6日清晨7时,西安骑行爱好者殷越骑上公路自行车,从永宁门出发,沿着南门城墙一路向西。晨光中,钟楼的轮廓逐渐清晰,路旁的早餐摊热气腾腾,与他擦肩而过的“骑行大军”络绎不绝。

车轮上的风景不仅是殷越的日常,更折射出西安人对户外生活的热情。这座千年古都,正以山水为卷、运动为笔,绘就一幅“户外经济”蓬勃发展的新图景。

双轮驱动激活户外新蓝海

西安户外经济的发展,得益于政策红利和自然资源的双轮驱动。2024年8月,陕西八部门联合发布《陕西省促进户外运动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推动秦岭、渭河等区域开放攀岩、露营、骑行等特色项目,到2030年打造攀岩、露营等特色聚集区,支持西安建设世界赛事名城;到2035年形成全国经典攀登线路和青少年户外教育基地。

政策落地后,西安率先行动。秦岭北麓建成全国首条“高山行走体验线”,吸引日均游客超2000人次;大仁遗址公园攀岩基地成为年轻人“下班上墙”的热门打卡地,周末单日客流量突破500人。

“过去攀岩只能去专业场馆,现在家门口就能体验自然岩壁的野趣。”25岁的程序员张磊说,他每周三到大仁基地训练,甚至带动同事组建了“岩友俱乐部”。

截至今年3月,西安露营企业数量已达4800余家,同比增长4.3%。骑行俱乐部、徒步团等户外组织年均增长超35%,会员规模突破50万人。

值得关注的是,西安市制定了《西安市加快推进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探索“无人机+户外运动”应用场景,为户外经济注入科技基因。

从“自然野趣”到“城市引力”

在西安,户外经济的魅力正从山野蔓延至城市肌理。

曲江万象城的露营咖啡厅工作日午间仍然座无虚席,白领王茜茜对记者说:“点杯咖啡,就能在商场露台享受‘公园20分钟效应’,性价比超高。”

兴庆宫公园的市集人流如织,游客既可欣赏郁金香花群,又能选购文创潮品。一位文创摊主表示:“周末单日收入能破千元,年轻人对传统技艺的热情超乎想象。”

而老城根G-park商业街区的户外篮球赛,更成为年轻人社交新场景,“投进三分球时观众的欢呼,比加班改PPT痛快多了。”程序员李昊笑着说。

餐饮行业的“户外革命”同样火热。小杨烤肉自营的户外烧烤基地已扩展至12处,周末单店接待量超300桌;长安唐村南堡古寨星空营地推出“帐篷火锅”,需提前两周预订;海底捞昆明池景区户外店甚至将火锅搬进天幕帐篷……

从“自然野趣”到“城市引力”,西安户外经济蓬勃发展,重构出更多城市消费新场景,催生出更多消费新业态。而户外经济勃勃生机的背后,是健康生活理念的深入人心,是民众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

一条赛道撬动多链融合

户外经济正成为西安产业升级的“黏合剂”,推动产业链向更宽领域延伸。在装备制造领域,西安迪卡侬单车、头盔、骑行鞋等骑行装备销量连续三年保持增长,智能骑行头盔预订量超1.5万个。

连日来,记者在西北轻工批发市场走访发现,帐篷、折叠桌、营地推车等户外野营装备销售火热。“大好春光,趁周末出去可以好好放松一下。”4月4日,黄迎春购买了天幕和折叠桌,假期带着家人出去野炊。

文旅融合方面,蓝田荞麦岭、临潼茨林村桃花节等农旅融合项目吸引众多游客参与,沿黄公路骑行线路串联起非遗体验工坊,实现从“单一乐趣”到“多元体验”的转变。

一条步道激活一片山水,一场赛事带火一座城,“流量变现”效应在赛事中尤为凸显。2024年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吸引3.8万名跑者,衍生消费突破2.5亿元。2025年春季秦岭国际越野跑挑战赛,带动周至县农产品销售额环比暴涨180%。2026年亚洲青年攀岩锦标赛落户西安,预计衍生消费超5亿元。

今年,陕西两会明确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费,西安大力发展户外经济的政策与此不谋而合,成为激活城市发展的新引擎。当无人机掠过秦岭云海,当唐风运动服征服自然岩壁,西安正以户外经济为密码,破解着“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千年命题。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