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好生育力 这些事越早知道越好
关键字:知道,这些,生育,保护
陈梦扬
随着信息化的普及,辅助生殖技术、试管婴儿,已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词汇。近年来,我国辅助生殖技术发展迅速,每年可以帮助约100万对不孕夫妇圆生育梦。在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社会倡导尊重生育的社会价值、夫妻共担育儿责任的时代背景之下,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育健康科主任马晓红通过真实的门诊接诊案例寄语育龄期女性:将生育力评估前置,做好生育力保护,更有利于优生优育,让女性安全安心成为母亲。

1 生育力保护要从青春期做起
阿玲(化名)是一名大一女生,在考上大学以前,父母对她的学业要求非常严格。他们坚信,只有优异的成绩才能为阿玲打开通往美好未来的大门。因此,阿玲家的话题永远只有“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阿玲,对于性知识几乎一无所知,她的世界简单而纯粹,只有学习和父母的期望。
终于,不负所望,阿玲17岁就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当她踏入大学校门,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学习以外的世界是那么诱人,她也谈起了男朋友。
由于性教育的缺乏,阿玲根本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每次无保护行为后,男朋友都让她吃一粒紧急避孕药。频繁服用紧急避孕药并没有让她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这一次她竟然怀孕了,不知所措的她被男朋友带到了一家小诊所做了无痛人流……
“性教育,一定要越早越好。”马晓红表示,希望大家面对这个正常且必要的话题时,不再害羞逃避,而是足够重视。“在孩童时期,家长们就有责任教导孩子们识别身体各部分,包括那些较为私密的区域,就如同认识身体其他部位一样自然;当孩子提问时,不应‘顾左右言他’或‘避而不答’。教育孩子识别何种接触是不恰当的,并在遭遇此类情况时勇敢地说‘不’。”
据马晓红介绍,步入青春期,女孩们通常会在乳房开始发育后的一两年迎来人生中第一场月经。这对于大多数女孩而言是一项重大的生理转变,常常伴随着不安和恐慌。有些女孩可能会因为不了解月经周期而误以为自己患病,还有些人在不经意间弄脏衣物时会感到尴尬。此时,少女们已初步具备生育能力,由于性教育的缺乏,往往认识不足,在羞于启齿下不能从正规的渠道获得正确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常常受到不科学、不健康的信息误导,导致重复人工流产和生育力下降的严重后果。“性教育是保护生育力的基础,生育力保护要从青春期做起。”马晓红说。
2 每次流产都是对子宫内膜的“刮削”
这是32岁的苏雯(化名)第三次获得电视台“最佳女主持人奖”。领奖时,她姿态优雅、大方从容,却无人知道一天前她刚完成第四次人工流产。
“我绝对不能在这个时候休假。”苏雯对着镜子抚摸依旧平坦的小腹,想起频道总监上周的暗示:“台里新来的实习生,虽然只做了几期外景主持,但台风新颖,颇受观众喜爱,收视率涨了0.3个点。”
为了正值上升期的事业,苏雯决定缓缓再要孩子。
当苏雯35岁决定要孩子时,诊断书像一纸判决:“子宫内膜薄如蝉翼、双侧输卵管部分粘连、黄体功能永久性损伤……”
“现在的身体状况恐怕很难怀孕。”医生严肃地对苏雯说,“反复流产造成的创伤是不可逆的。”
“每次流产都是对子宫内膜的‘刮削’。”据马晓红介绍,在进行人工流产手术时,医生需要在宫腔内进行操作,可能会损伤子宫内膜,导致宫腔宫颈粘连,月经量减少,月经不调,甚至闭经,继发不育。“多次人流手术会导致子宫内膜反复受到创伤,长期创伤可能会导致内膜变薄,从而使孕育失去‘肥沃的土壤’。”
至于药流,马晓红也表示,并非想象中“一粒药”就能轻松解决。会有流产不全的情况发生,可能会导致部分妊娠组织残留,需要再次进行清宫手术,甚至可能需要进行多次清宫。“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感染,引发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等妇科疾病,从而影响未来的生育力。”
3 孕早期女性要寻求专业人士帮助
今年春天,天气反复多变,晓晴(化名)感冒了,便随手服用了上次吃剩下的头孢。
就在这时,她瞥见了手机APP发出的经期提醒,晓晴一个激灵,慌了神:“莫不是已经怀孕了?”
一番网络搜索后,发现有不少网络分享声称“头孢类药物可能对胎儿造成危害”。经历了一晚的思想挣扎,她决定前往医院进行人工流产手术。
在医院的“早孕关爱门诊”,晓晴遇到了经验丰富的马晓红主任。马晓红详细了解了晓晴的用药情况后,耐心地解释道:“其实,头孢类药物在孕期的使用是相对安全的,尤其是你服用的那个时机,基本不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你本来就有PCOS(多囊卵巢综合征),怀孕难度不小,还是要慎重考虑。”
听完马主任的话,晓晴喜出望外,立即决定留下这个珍贵的孩子,并积极配合制定产检计划。
“面对未知和恐惧时,应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而不是盲目地作出决定。”马晓红提醒广大孕妈,孕期用药应遵循以下原则:非必要不用药:孕早期是胎儿器官形成关键期,轻微症状优先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对症处理;必须用药时:切勿讳疾忌医,可遵医嘱用药。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和病情,权衡利弊,选择最适合的药物和剂量。
“生育力保护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它不仅关乎妇女的身心健康,更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马晓红提醒,孕早期女性在遇到任何问题时,一定要及时就医,让医生通过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的诊疗服务,为女性安全度过妊娠早期,提供全方位保障,切实减少非医学需要的终止妊娠,维护女性生殖健康。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陈梦扬
随着信息化的普及,辅助生殖技术、试管婴儿,已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词汇。近年来,我国辅助生殖技术发展迅速,每年可以帮助约100万对不孕夫妇圆生育梦。在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社会倡导尊重生育的社会价值、夫妻共担育儿责任的时代背景之下,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育健康科主任马晓红通过真实的门诊接诊案例寄语育龄期女性:将生育力评估前置,做好生育力保护,更有利于优生优育,让女性安全安心成为母亲。
1 生育力保护要从青春期做起
阿玲(化名)是一名大一女生,在考上大学以前,父母对她的学业要求非常严格。他们坚信,只有优异的成绩才能为阿玲打开通往美好未来的大门。因此,阿玲家的话题永远只有“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阿玲,对于性知识几乎一无所知,她的世界简单而纯粹,只有学习和父母的期望。
终于,不负所望,阿玲17岁就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当她踏入大学校门,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学习以外的世界是那么诱人,她也谈起了男朋友。
由于性教育的缺乏,阿玲根本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每次无保护行为后,男朋友都让她吃一粒紧急避孕药。频繁服用紧急避孕药并没有让她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这一次她竟然怀孕了,不知所措的她被男朋友带到了一家小诊所做了无痛人流……
“性教育,一定要越早越好。”马晓红表示,希望大家面对这个正常且必要的话题时,不再害羞逃避,而是足够重视。“在孩童时期,家长们就有责任教导孩子们识别身体各部分,包括那些较为私密的区域,就如同认识身体其他部位一样自然;当孩子提问时,不应‘顾左右言他’或‘避而不答’。教育孩子识别何种接触是不恰当的,并在遭遇此类情况时勇敢地说‘不’。”
据马晓红介绍,步入青春期,女孩们通常会在乳房开始发育后的一两年迎来人生中第一场月经。这对于大多数女孩而言是一项重大的生理转变,常常伴随着不安和恐慌。有些女孩可能会因为不了解月经周期而误以为自己患病,还有些人在不经意间弄脏衣物时会感到尴尬。此时,少女们已初步具备生育能力,由于性教育的缺乏,往往认识不足,在羞于启齿下不能从正规的渠道获得正确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常常受到不科学、不健康的信息误导,导致重复人工流产和生育力下降的严重后果。“性教育是保护生育力的基础,生育力保护要从青春期做起。”马晓红说。
2 每次流产都是对子宫内膜的“刮削”
这是32岁的苏雯(化名)第三次获得电视台“最佳女主持人奖”。领奖时,她姿态优雅、大方从容,却无人知道一天前她刚完成第四次人工流产。
“我绝对不能在这个时候休假。”苏雯对着镜子抚摸依旧平坦的小腹,想起频道总监上周的暗示:“台里新来的实习生,虽然只做了几期外景主持,但台风新颖,颇受观众喜爱,收视率涨了0.3个点。”
为了正值上升期的事业,苏雯决定缓缓再要孩子。
当苏雯35岁决定要孩子时,诊断书像一纸判决:“子宫内膜薄如蝉翼、双侧输卵管部分粘连、黄体功能永久性损伤……”
“现在的身体状况恐怕很难怀孕。”医生严肃地对苏雯说,“反复流产造成的创伤是不可逆的。”
“每次流产都是对子宫内膜的‘刮削’。”据马晓红介绍,在进行人工流产手术时,医生需要在宫腔内进行操作,可能会损伤子宫内膜,导致宫腔宫颈粘连,月经量减少,月经不调,甚至闭经,继发不育。“多次人流手术会导致子宫内膜反复受到创伤,长期创伤可能会导致内膜变薄,从而使孕育失去‘肥沃的土壤’。”
至于药流,马晓红也表示,并非想象中“一粒药”就能轻松解决。会有流产不全的情况发生,可能会导致部分妊娠组织残留,需要再次进行清宫手术,甚至可能需要进行多次清宫。“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感染,引发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等妇科疾病,从而影响未来的生育力。”
3 孕早期女性要寻求专业人士帮助
今年春天,天气反复多变,晓晴(化名)感冒了,便随手服用了上次吃剩下的头孢。
就在这时,她瞥见了手机APP发出的经期提醒,晓晴一个激灵,慌了神:“莫不是已经怀孕了?”
一番网络搜索后,发现有不少网络分享声称“头孢类药物可能对胎儿造成危害”。经历了一晚的思想挣扎,她决定前往医院进行人工流产手术。
在医院的“早孕关爱门诊”,晓晴遇到了经验丰富的马晓红主任。马晓红详细了解了晓晴的用药情况后,耐心地解释道:“其实,头孢类药物在孕期的使用是相对安全的,尤其是你服用的那个时机,基本不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你本来就有PCOS(多囊卵巢综合征),怀孕难度不小,还是要慎重考虑。”
听完马主任的话,晓晴喜出望外,立即决定留下这个珍贵的孩子,并积极配合制定产检计划。
“面对未知和恐惧时,应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而不是盲目地作出决定。”马晓红提醒广大孕妈,孕期用药应遵循以下原则:非必要不用药:孕早期是胎儿器官形成关键期,轻微症状优先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对症处理;必须用药时:切勿讳疾忌医,可遵医嘱用药。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和病情,权衡利弊,选择最适合的药物和剂量。
“生育力保护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它不仅关乎妇女的身心健康,更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马晓红提醒,孕早期女性在遇到任何问题时,一定要及时就医,让医生通过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的诊疗服务,为女性安全度过妊娠早期,提供全方位保障,切实减少非医学需要的终止妊娠,维护女性生殖健康。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