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9052期:第03版 一线

“暴脾气”的董雷强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通讯员  贺博

董雷强对施工用电进行例行检查。

在陕建十二建集团承建的上上森林里项目,提起安全总监董雷强,工人们既敬畏又钦佩。这个嗓门洪亮、眼神如炬的关中汉子,用从业九年零事故的成绩单,在钢筋混凝土的丛林里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

5月19日,董雷强在上上森林里项目边走边检查各项工作。从隆港城建安工程项目到渭南学校项目再到现在的上上森林里项目,从安全员到安全主管再到安全总监,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他的“火眼金睛”和“霹雳手段”。

工地现场的“安全显微镜”

“王工,脚手架第三跨的连墙件间距超标15公分,迅速整改!李师傅,鞋带紧一紧,工地上全是钢筋,绊一下很危险。”晨光熹微,董雷强一边用手机拍照一边叮嘱道,他随身携带的小本里,贴着五颜六色的隐患标签,从配电箱接地电阻值到临边防护网孔径,数据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在现场干活的班组工人都知道,只要董工在现场巡查,除了安全隐患,小到工人的帽带都是他必须关注的,所以听到他的声音,工人们都先自觉检查一下装备是否配备到位。“张师傅,赶紧把帽带系好,再不系我拍照了啊。”木工王师傅操着一口川普说道:“好的好的,一忙起来就忘喽。”

“工人们都怕我拍照罚款,但其实是我记性不好。现场遇到问题就用手机拍一下,回办公室后看照片就能想起来问题出在哪,也避免遗漏。慢慢地,我这电脑存了上百G的隐患照片,可以说是工地安全隐患全覆盖,这也算是我的财富了。”董雷强笑着说。

安全管理的“铁面守护者”

只要是干过的项目,工人们提起董雷强都印象深刻。不好说话、声音大成了他身上的标签,但是只要被董雷强批评或者罚过款的,就没有一个是不服气的。

在渭南学校项目,因为工期紧、任务重,工人刘师傅图方便,施工时安全绳没有严格按照高挂低用的标准使用,董雷强看到后立刻制止并开出罚款单,同事劝道:“第一次警告一下算了。”但董雷强说:“不行,越是赶工期的项目,越要加大处罚力度,让工人时刻绷紧安全弦,不然一旦出问题就是大问题。”

正是因为他这种近乎苛刻的较真,该项目在五个月的紧张工期中没有出现过一次安全事故。用董雷强的话来说:“现场是用规章制度讲话,我也不是故意大声,现场各种声音吵得很,我声音小别人根本听不见。安全是工地上的最后一道防线,哪怕别人不理解,我也得守住啊。”

铁规背后的“柔情底色”

“别看他训人时像张飞,其实心比豆腐还软。”这是工友们的共识。新入职的小李因操作不当被批评,董雷强连续三天利用午休时间手把手教他操作规范,现在小李已经成为可以独当一面的优秀安全员了,每次提起董雷强,他都要竖起大拇指说道:“董工就是我的领路人。”

只要是不在施工现场,他总是乐呵呵的,在管理安全工作之余,他还负责项目部的食堂管理。每到中秋、冬至、春节等传统节日,他都会提前谋划为大家准备特色食材,就为让离家远的同事享受一份难得的温情。在三伏天时,他特意安排厨房每天煮两大锅绿豆汤给工人们防暑解渴,并在旁边准备藿香正气水等药品,以备不时之需。

在项目的安全教育室里,每次班前教育都少不了董雷强的“婆婆妈妈”,他用“铁面包公”的严厉与“老鹰护雏”的担当,诠释新时代安全管理者的职业信仰。他的“暴脾气”里淬炼着对生命的敬畏,那些被汗水浸透的整改单,终将化作万家灯火里的平安笑颜。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