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9054期:第02版 综合

这里上下学安全感“拉满”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文/图  本报全媒体记者  刘妍言

清晨6时45分,西安市公安局高新分局巡特警大队第一批24名警员列队集合,他们佩戴单警装备,2人一组整装待发。

随着一声指令,执勤队员邵坤、杜康驾驶警用摩托车驶向西安高新第一小学(以下简称高新一小)。到达校门外站定后,他们向值班室报告:“5月12日,巡特警大队高新一小护学警力已到岗,执勤情况正常。”高新区第十五幼儿园、高新区第十三小学、高新唐南中学等“护学”警力陆续报告。

西安公安高新分局巡特警大队以“护学”小切口,铺开安全守护“大网”,维护辖区治安,保障群众安全。

“空地”成一体

7时20分,高新一小校门外人流如织,接送孩子的电瓶车、机动车辆即停即走,指引声、嘱咐声、欢迎声交织成曲。

“嗡嗡……”警用无人机低空掠过,“高新警航无人机提醒您,注意学生安全,请勿在校园门口滞留”的喊话声不绝于耳。“无人机起飞后保持巡航状态,实时监测校园周边街面情况。”公安高新分局巡特警大队民警唐子民对记者介绍。

50米开外的路口,2辆巡逻车机动待勤;距校门5分钟车程处,应急警力实时待命,按照“1分钟响应、3分钟到现场、5分钟处理完毕”的模式处理突发事件。

2023年9月以来,公安高新分局巡特警大队开展常态“护学”,日均出动警力100余人次。在上下学高峰期以2人一组固定岗、2人一组巡逻岗、1架无人机低空巡查、1组应急警力等相结合的形式,保障辖区学校师生安全。

除了地面力量,“空中警察”的加入为护学插上“智慧翅膀”。通过挂载的喊话器循环播放安全提示、利用高空视角更大范围发现隐患,为地面警力提供指示引导,警用无人机配合校园周边监控系统,实现了快速反应、精准用警,进一步确保校园环境安全。

公安高新分局巡特警大队将辖区划分为6个空中网格,并布建15处无人机自动化机场,43架警用无人机协同地面警力,形成“空地一体”防控体系。

警校多联动

高新区教育资源丰富,严打涉校涉生违法犯罪,是公安高新分局巡特警大队长期以来的工作重点,“护学岗”正是公安高新分局巡特警大队广泛开展“护学”的一个缩影。巡特警大队以“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与辖区学校保持良性互动,探索出“高新巡特警护校安园”模式。

公安高新分局巡特警大队定期举行警营开放活动,邀请师生参观营区,参与警营座谈交流。也会将“恐狼”防暴车、警用全地形摩托车等“硬核”装备开进校园,演练基本的队列操、擒敌拳,引导搜爆犬模拟排爆任务……

“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都想坐一坐防暴车,体验当警察的感觉。”高新一小少先队辅导员张小倩说。

为提升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技能,公安高新分局巡特警大队还与学校保卫部门建立联动机制,警员兼任校外法制辅导员,并根据中小学和幼儿园的不同情况,定期进行安保器材使用、安全防范知识、反诈和预防校园霸凌宣传。

高新一小学生家长袁博表示,无论是看到他们在校门口的执勤,还是在校内普及安全知识,家长看在眼里,心里都是感激和信赖。

守护再升级

“我们将加强和辖区学校沟通,从学校的实际需求出发,进一步深耕警校共治,做实护校安园。”公安高新分局巡特警大队大队长行涛说。“高新巡特警护校安园”模式会在警校共治的前提下,不断调整优化、丰富充实,坚决守住校园安全底线,用心站好“护学岗”,全力撑好“平安伞”。

2024年5月,高新分局无人机警务实战化应用工作模式,被推选参评公安部、工信部联合开展的“公安领域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分局作为西北地区唯一入选的公安单位,参加了公安部现场评审,并入围全国10强。

未来,公安高新分局巡特警大队将积极探索无人机与日常警务的深度融合,与城市管理、建设规划、应急救援等职能部门协作共享,在街面巡逻防控、突发事件处置、110接警处联动、大型活动安保、侦查打击辅助、灾害事故救援等方面持续发力。

眼下,公安高新分局巡特警大队积极推进警校、警医、警社、警村、警企联动共治新格局,将平安的触角延伸到“神经末梢”,让安全防范的“同心圆”越画越大。

“护学”警力执勤。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