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诚服务职工 建好“幸福港湾”
——访商南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县总工会主席聂仕成
本报全媒体记者 李旭东
6月16日下午,在商南县快递行业工会联合会职工之家,刚刚忙完快递派送工作的商南县富瑞物流公司职工曹功茂拖着略显疲惫的身躯,脸上挂着汗珠,径直走到饮水机旁,接了一大杯凉水一饮而尽。
职工之家安静而凉爽,空调送出的冷风驱散了他身上的燥热与疲惫。这片刻惬意的休憩时光,让他在忙碌工作之余得以“充电”,为新一天积蓄能量。
这些贴心的变化,离不开商南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县总工会主席聂仕成的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用汗水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工会必须为他们遮风挡雨。”聂仕成说。
从县城中心到街道、乡镇,从办公室到工厂车间,多年来,聂仕成持续深入调研,了解广大职工的发展需求,努力使工会工作成为连接县域发展与职工幸福的温暖纽带。
让每个奋斗者都闪耀光芒
在商南县茶厂的制茶现场,郑洋洋手指翻飞,嫩绿的茶叶仿佛被赋予了生命。这位曾经的普通茶厂职工,如今已是荣获第六届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的商洛制茶工匠。谈起成长,他动情地说:“没有工会搭建的平台,就没有我今天的成就。”
这背后,是商南县总工会连续多年举办技术比武、技能竞赛的结果。“竞赛不为输赢,是要让工人看到技能的价值。”聂仕成说。
近年来,在聂仕成推动下,商南县总工会探索形成了直属单位策划牵引、基层单位组织落实、企业车间(部门)、班组职工全面参与的“四级联动”竞赛格局,让3000余名产业工人登上展示舞台,其中5人获“陕西省技术能手”称号,8人获“商洛市技术能手”称号。
“当高技能职工站上领奖台时,我看到许多年轻职工眼里有了光。”聂仕成说,“工会就是要搭建舞台,让每个奋斗者都闪耀光芒。”
推动“产改”工作纵深发展
“助力商南‘四大名城’建设,离不开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我们要不断推动‘产改’工作纵深发展,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聂仕成说。
在推进“产改”工作中,商南县总工会特别注重“精神赋能”,组织开展了“张淑珍事迹宣讲”“劳模进校园”等系列活动,推动劳模精神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
“张淑珍用60余年的辛勤耕耘和真情奉献,开创了商南茶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历程。把她的故事讲给年轻工人听,比任何教科书都管用。”聂仕成说。
商南县总工会在2个市级产改示范点和3个县级产改示范点建立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牵线搭桥与市职业技术学院和县职中开展校企协作、技能培训、名师带徒等活动。累计举办叉车、钳工等各类技能培训班19期,培训技术工人2000余人,持续提升产业工人队伍素质。
“越来越多的产业工人通过技能培训、创新工作室等平台脱颖而出,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聂仕成说。“产改”的深度推进助力商南县摘下“全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示范县”桂冠,县总工会被确定为全省“五强”示范县(区)工会。
让工会服务触手可及
走进商南县富水镇茶坊服务区的“司机之家”,两名货车司机正坐在休息室内喝水。窗外国道车流不息,屋内却安宁如家。
这个1300余平方米的多功能服务区内设施完善,可免费为过往货车司机提供喝水休息、热饭就餐、淋浴洗衣等爱心服务,成为商南县域公路沿线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职工满意了,工会工作才算做好了。”聂仕成说。近年来,商南县总工会不断加大对职工的关心关爱力度,优化升级服务阵地,着力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让工会服务触手可及。
聚焦职工急难愁盼问题,商南县总工会开展了以企业用工需求为导向的“春送岗位”服务活动,三年累计为用工企业招工3200余人;筹措资金60万元,为4423名女职工提供“两癌”筛查、赠送特殊疾病保险等服务,维护女职工身心健康;举办职工书画摄影赛、工间操大赛、气排球比赛等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
如今,商南已建成“母婴关爱室”“职工书屋”“工会驿站”示范点60余个,“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最美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省级司机之家”等荣誉纷至沓来。而在聂仕成的办公桌上,总放着一个笔记本,上面记录着职工的每一条诉求。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本报全媒体记者 李旭东
6月16日下午,在商南县快递行业工会联合会职工之家,刚刚忙完快递派送工作的商南县富瑞物流公司职工曹功茂拖着略显疲惫的身躯,脸上挂着汗珠,径直走到饮水机旁,接了一大杯凉水一饮而尽。
职工之家安静而凉爽,空调送出的冷风驱散了他身上的燥热与疲惫。这片刻惬意的休憩时光,让他在忙碌工作之余得以“充电”,为新一天积蓄能量。
这些贴心的变化,离不开商南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县总工会主席聂仕成的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用汗水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工会必须为他们遮风挡雨。”聂仕成说。
从县城中心到街道、乡镇,从办公室到工厂车间,多年来,聂仕成持续深入调研,了解广大职工的发展需求,努力使工会工作成为连接县域发展与职工幸福的温暖纽带。
让每个奋斗者都闪耀光芒
在商南县茶厂的制茶现场,郑洋洋手指翻飞,嫩绿的茶叶仿佛被赋予了生命。这位曾经的普通茶厂职工,如今已是荣获第六届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的商洛制茶工匠。谈起成长,他动情地说:“没有工会搭建的平台,就没有我今天的成就。”
这背后,是商南县总工会连续多年举办技术比武、技能竞赛的结果。“竞赛不为输赢,是要让工人看到技能的价值。”聂仕成说。
近年来,在聂仕成推动下,商南县总工会探索形成了直属单位策划牵引、基层单位组织落实、企业车间(部门)、班组职工全面参与的“四级联动”竞赛格局,让3000余名产业工人登上展示舞台,其中5人获“陕西省技术能手”称号,8人获“商洛市技术能手”称号。
“当高技能职工站上领奖台时,我看到许多年轻职工眼里有了光。”聂仕成说,“工会就是要搭建舞台,让每个奋斗者都闪耀光芒。”
推动“产改”工作纵深发展
“助力商南‘四大名城’建设,离不开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我们要不断推动‘产改’工作纵深发展,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聂仕成说。
在推进“产改”工作中,商南县总工会特别注重“精神赋能”,组织开展了“张淑珍事迹宣讲”“劳模进校园”等系列活动,推动劳模精神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
“张淑珍用60余年的辛勤耕耘和真情奉献,开创了商南茶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历程。把她的故事讲给年轻工人听,比任何教科书都管用。”聂仕成说。
商南县总工会在2个市级产改示范点和3个县级产改示范点建立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牵线搭桥与市职业技术学院和县职中开展校企协作、技能培训、名师带徒等活动。累计举办叉车、钳工等各类技能培训班19期,培训技术工人2000余人,持续提升产业工人队伍素质。
“越来越多的产业工人通过技能培训、创新工作室等平台脱颖而出,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聂仕成说。“产改”的深度推进助力商南县摘下“全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示范县”桂冠,县总工会被确定为全省“五强”示范县(区)工会。
让工会服务触手可及
走进商南县富水镇茶坊服务区的“司机之家”,两名货车司机正坐在休息室内喝水。窗外国道车流不息,屋内却安宁如家。
这个1300余平方米的多功能服务区内设施完善,可免费为过往货车司机提供喝水休息、热饭就餐、淋浴洗衣等爱心服务,成为商南县域公路沿线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职工满意了,工会工作才算做好了。”聂仕成说。近年来,商南县总工会不断加大对职工的关心关爱力度,优化升级服务阵地,着力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让工会服务触手可及。
聚焦职工急难愁盼问题,商南县总工会开展了以企业用工需求为导向的“春送岗位”服务活动,三年累计为用工企业招工3200余人;筹措资金60万元,为4423名女职工提供“两癌”筛查、赠送特殊疾病保险等服务,维护女职工身心健康;举办职工书画摄影赛、工间操大赛、气排球比赛等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
如今,商南已建成“母婴关爱室”“职工书屋”“工会驿站”示范点60余个,“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最美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省级司机之家”等荣誉纷至沓来。而在聂仕成的办公桌上,总放着一个笔记本,上面记录着职工的每一条诉求。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