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9106期:第03版 一线

面漆匠人的“绘画”人生

——记陕汽控股车身厂涂装车间面漆一班班长任春军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通讯员  朱鹏飞

在陕汽控股车身厂涂装车间,任春军干活时总被认为在“绘画”——手握喷枪,身着工装,动作稳、准、细,每一“笔”都力求极致。

这个来自宝鸡岐山的39岁汉子,从2004年进厂,一干就是20余年。他用无数次的肩扛手抬、实干苦练,将技艺打磨至精湛,先后荣获“全国机械行业特级技师”“陕西省技术能手”“技术状元”“陕汽工匠”等称号。作为班组长,他带领团队,从一条产线出发,将面漆合格率稳定在99.5%以上,让效率、质量与创新齐头并进。同事们亲切地称他为“面漆匠人”。

一枪在手,涂出高质量

“干这行,靠的不是手劲,是心劲。”这是任春军常挂在嘴边的话。

作为面漆一班的资深骨干,喷涂技术早已刻进他的骨子里。车门边、气弹簧支架、车内棱角等易漏底的“死角”,别人视为麻烦,他却反复琢磨出一套独门补喷法——用小喷枪在清漆工位精准补喷,并“手把手”指导后续工序调整手法。一系列质量问题就此迎刃而解。

面对冰薄荷、清水蓝、土灰等易出瑕疵的浅色系漆面,他带头打样、调试,反复试验打磨工艺流程,显著降低了起渣、发黑、腻子变色等喷涂缺陷。

最棘手的是水性漆缩孔问题。他带领团队找出症结:局部打磨过度+点补喷涂过厚+脱水不彻底。通过调整喷涂手法、精准控制闪干温度,并增加一道补喷程序,最终攻克了这一“顽疾”。

在他的带领下,班组面漆合格率稳定在99.5%以上,按序转出率高达99.95%。“别以为咱干的是粗活,这其实是门‘精雕细琢’的手艺。”他如是说。

一个改进,省下几十万元

任春军不仅是“手艺人”,更是“点子王”。

涂装机器人清洗后残留的溶剂,容易滴在驾驶室上形成脏点,导致返工率高、人工保养负担重。他灵机一动,设计出外置吹干系统——利用压缩空气高速流动,加速残留溶剂挥发并吹离表面。

这项看似不大的改动,每年直接节约成本32万元,良品率提升0.4%。

2023年,他主导的水性小颜色机器人喷涂项目成功实施,生产节拍从每小时13辆跃升至20辆,单车成本降低173.4元,年节约成本达38万元。

有人问他:“你怎么总能想到这些好点子?”他憨厚一笑:“多琢磨琢磨呗,谁说一线工人就不能搞创新?”

一个干得好,还要团队好

任春军的班组,被称为“陕汽面漆人才的黄埔军校”。

他推行“四个一”培训法:一天一课堂、一周一主题、一月一总结、一季一评比。每位新人入班,他都量身制定培养计划,从打磨到喷涂,从理论到实操,全程悉心指导。

二十年间,他带出了15名徒弟:3人成为技师,4人晋升高级工,1人获评公司级岗位标兵,1人摘得“成长之星”荣誉。如今,班组技师占比达16%,高级工以上员工比例超七成。

“我带人有一条:先做人,再做事。人练正了,技能自然就扎实了。”这是他的带徒之道。

一支铁军,锤炼成钢

在他的带领下,面漆一班成了全厂闻名的“标杆班组”,屡获国家、省市“质量信得过班组”、陕西省先进班组称号,连年蝉联公司“五型班组”“青年文明号”“青年安全示范岗”。

生产上,他们能打硬仗;安全上,也从不掉链子。任春军自2015年担任班组安全管理员至今8年,班组至今无一起安全事故。他也因此荣获公司“敬业奉献模范”“车身红旗手”等荣誉。

“不是我一个人强,是这个班组强。”他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面漆一班的生产现场,空气中弥漫着油漆味,夹杂着机械的轰鸣声。任春军的身影穿梭其间:时而紧盯工艺参数,时而指导徒弟拿枪动作,时而在白板前勾画方案。

但他说,最满足的时刻是站在产线旁清点合格品,看着那一排排光洁整齐的驾驶室。“那种感觉,就像看着自己亲手种出来的麦田。”

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有的只是二十余年如一日的踏实耕耘。一把喷枪,喷绘出过硬的质量,也勾勒出未来的图景。在智能制造的赛道上,这位奔跑的一线匠人,正是工匠精神最朴实的写照。

工作中的任春军。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