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次买书的经历
卢云龙
那个寒冷的雪夜,那次震颤我生命的夜归,那种关乎生命刻骨的感受,为我失落的生活找到了一个支点。
我说这话,你相信吗?
这是在甘肃陇东高原当兵的事情了。那时,我一度迷惑从军的前程,-度落寞我的怀才不遇,一度抱怨生活的异常艰辛。也就在那时,我迷恋上了书,狂热地爱上了文学。是书开启了我封闭的心灵,一本本书像在我面前推开了一扇扇窗户,使我看到了另一个美好的世界,从一个个不朽的艺术形象里,我懂得了做人应有的勇气和价值。只可惜那时文艺刚刚复苏,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很难买到。
记得是1980年3月的一个星期天,我在军营宿舍里看书。到了中午时分,我班的一位战友从平凉城里回到连队,告诉我他在书店买到了一位陕南作家的书,我一看是贾平凹的《山地笔记》。我匆匆看了“内容提要”和胡采先生写的“序”,便认定这是一本好书。听那位战友说这本书已不多了,我的心便发慌起来。当时,我们连队纪律要求很严,每个星期天才能批准进平凉城。如果错过了时间,书卖完了,就将铸成一大遗憾。我算了算时间,连队距平凉城20多公里路,这会儿乘班车赶到平凉买书后,再赶最后一趟班车,可以回连队。我便下了决心,告了假,搭上班车出了峡门沟,到了平凉城。
《山地笔记》终是买到了。然而,陇东高原的气候就像3岁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了。天空灰蒙蒙的,北风也呼啸起来,不一会儿,竟纷纷扬扬地飘起了雪花。当我气喘吁吁赶到车站时,不见班车,却见一份告示,“最后一趟班车因发生故障停发”。这下,我傻眼了。
雪,织出一股股密不可透的寂寥。北风的呜呜声和树枝的颤响,似乎是一首寒冷的歌,一支寒冷的曲调。我无望地将挎包紧紧地抱在怀里。我想,我为了这本书要走回连队了。诚如贾平凹的《山地笔记》——“写在前面的话”中所说的:“那么,咱就进山吧。”
我的头上、脚下、身前、身后,都是飘落铺展的雪花。我感到了一种遥远的呼吸舒缓地传来,我就应着它的节律走,班长在等着我,战友们在惦记着我。在雪地上,我显得很渺小,小得像一个黑色的逗号,一如我的人生之路。只是,我还能踩出自己的脚印么?
雪还在下,夜就来临了。很生动的野外风景让大雪一盖,成了一张硕大的白纸,啥也看不清了。路上行人极少,一长溜白杨的影子在北风的呼啸声中像鬼魅一样晃来晃去。远离了城区,喧嚣声消退了,夜风就有了凌厉萧瑟的内容。我踏在雪地上,不知为何,心灵深处就产生了一种冲动,一种为雪而歌的冲动。雪,营造了一种氛围,赋予了人一种高洁的品性。人,可以在一个雪夜找回自我,找回一具不被艰辛恶劣环境所左右,不被一点儿陈芝麻烂谷子所累的自我。像这踏雪中的脚印,即使不被新雪覆盖,最后也会溶了化了,古人不是有句“踏雪终归无痕”的诗吗?
我还是继续赶路,一定要在连队晚点名前赶回去……
空旷的原野上,漫天皆白,空气中弥漫湿润的气息,吸进肺腑,胸腔里回荡着一丝凉爽的惬意。夜却很静,没有一点声息,万物偎依于夜的怀抱。只有脚下嘎吱嘎吱的声响弄出些十分好听的节奏,向每一汪夜色弥漫开来,让人感觉到生命的存在。
生命中有夏也有冬,我被这突如其来的雪深深撼动了。的确,当我们对生活倾注了全部热情,也就拥有了一个充实的生命过程。因为我不满足于在部队的“镀金”,才有了这次踏雪夜归的经历,才有了奋斗向上的信心和勇气。如果这个星期天我不去买这本书,又哪能体会一次生命的艰辛呢?
好多年以后的一个晚上,当我把那次为买一本《山地笔记》而踏雪夜归的故事说给贾平凹时,这位已是名满天下的作家宽厚地笑了笑,什么也没说,拿起笔为我题写了:“热爱生命”四个字。是的,热爱生命的最好方式,就是对生命的过程永远充满自信!
这四个字,足够我珍惜且品味一辈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卢云龙
那个寒冷的雪夜,那次震颤我生命的夜归,那种关乎生命刻骨的感受,为我失落的生活找到了一个支点。
我说这话,你相信吗?
这是在甘肃陇东高原当兵的事情了。那时,我一度迷惑从军的前程,-度落寞我的怀才不遇,一度抱怨生活的异常艰辛。也就在那时,我迷恋上了书,狂热地爱上了文学。是书开启了我封闭的心灵,一本本书像在我面前推开了一扇扇窗户,使我看到了另一个美好的世界,从一个个不朽的艺术形象里,我懂得了做人应有的勇气和价值。只可惜那时文艺刚刚复苏,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很难买到。
记得是1980年3月的一个星期天,我在军营宿舍里看书。到了中午时分,我班的一位战友从平凉城里回到连队,告诉我他在书店买到了一位陕南作家的书,我一看是贾平凹的《山地笔记》。我匆匆看了“内容提要”和胡采先生写的“序”,便认定这是一本好书。听那位战友说这本书已不多了,我的心便发慌起来。当时,我们连队纪律要求很严,每个星期天才能批准进平凉城。如果错过了时间,书卖完了,就将铸成一大遗憾。我算了算时间,连队距平凉城20多公里路,这会儿乘班车赶到平凉买书后,再赶最后一趟班车,可以回连队。我便下了决心,告了假,搭上班车出了峡门沟,到了平凉城。
《山地笔记》终是买到了。然而,陇东高原的气候就像3岁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了。天空灰蒙蒙的,北风也呼啸起来,不一会儿,竟纷纷扬扬地飘起了雪花。当我气喘吁吁赶到车站时,不见班车,却见一份告示,“最后一趟班车因发生故障停发”。这下,我傻眼了。
雪,织出一股股密不可透的寂寥。北风的呜呜声和树枝的颤响,似乎是一首寒冷的歌,一支寒冷的曲调。我无望地将挎包紧紧地抱在怀里。我想,我为了这本书要走回连队了。诚如贾平凹的《山地笔记》——“写在前面的话”中所说的:“那么,咱就进山吧。”
我的头上、脚下、身前、身后,都是飘落铺展的雪花。我感到了一种遥远的呼吸舒缓地传来,我就应着它的节律走,班长在等着我,战友们在惦记着我。在雪地上,我显得很渺小,小得像一个黑色的逗号,一如我的人生之路。只是,我还能踩出自己的脚印么?
雪还在下,夜就来临了。很生动的野外风景让大雪一盖,成了一张硕大的白纸,啥也看不清了。路上行人极少,一长溜白杨的影子在北风的呼啸声中像鬼魅一样晃来晃去。远离了城区,喧嚣声消退了,夜风就有了凌厉萧瑟的内容。我踏在雪地上,不知为何,心灵深处就产生了一种冲动,一种为雪而歌的冲动。雪,营造了一种氛围,赋予了人一种高洁的品性。人,可以在一个雪夜找回自我,找回一具不被艰辛恶劣环境所左右,不被一点儿陈芝麻烂谷子所累的自我。像这踏雪中的脚印,即使不被新雪覆盖,最后也会溶了化了,古人不是有句“踏雪终归无痕”的诗吗?
我还是继续赶路,一定要在连队晚点名前赶回去……
空旷的原野上,漫天皆白,空气中弥漫湿润的气息,吸进肺腑,胸腔里回荡着一丝凉爽的惬意。夜却很静,没有一点声息,万物偎依于夜的怀抱。只有脚下嘎吱嘎吱的声响弄出些十分好听的节奏,向每一汪夜色弥漫开来,让人感觉到生命的存在。
生命中有夏也有冬,我被这突如其来的雪深深撼动了。的确,当我们对生活倾注了全部热情,也就拥有了一个充实的生命过程。因为我不满足于在部队的“镀金”,才有了这次踏雪夜归的经历,才有了奋斗向上的信心和勇气。如果这个星期天我不去买这本书,又哪能体会一次生命的艰辛呢?
好多年以后的一个晚上,当我把那次为买一本《山地笔记》而踏雪夜归的故事说给贾平凹时,这位已是名满天下的作家宽厚地笑了笑,什么也没说,拿起笔为我题写了:“热爱生命”四个字。是的,热爱生命的最好方式,就是对生命的过程永远充满自信!
这四个字,足够我珍惜且品味一辈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