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领航,筑梦新征程
——省交通运输工会创新开展“中国工人大思政课”
关键字:征程
本报全媒体记者 郝佳伟
7月26日清晨,西安市临潼区秦陵北路在晨曦中苏醒。西安市公路局养护工王荣清扫道路时,手机弹出省交通运输工会推送的“微板报”——全国劳模陈常明在公路一线坚守二十余年的故事。她感慨:“以前觉得思政课离我们很远,现在榜样就在身边。”
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陕西交通动脉上上演。省交通运输工会通过实现立体传播、打造多元载体、强化实践互动,将“中国工人大思政课”的种子播撒在每一寸交通线上。
打破时空限制 构建立体传播格局
“以前思政课就是听报告、记笔记,现在大不一样了!”西安出租汽车集团职工窦琳娜兴奋地说:“微板报手机随时看,云访谈还能直接和劳模‘面对面’!”针对交通行业职工分散、节奏快的特点,省交通运输工会以劳模引领、分众传播为核心,构建“产业+行业”联动的“大思政课”矩阵。
省交通运输工会推出的“微板报”通过图文短内容、接地气的语言,将政策解读、安全知识、工匠故事精准推送至基层。截至目前已发布34期,覆盖1.2万余人。省交通运输工会还指导省公路局打造“公路主力军微板报”子品牌,实现公路养护、工程建设等基层单位全覆盖,初步形成立体传播格局。
为进一步打破时空限制,省交通运输工会开设“交通主力军云访谈”平台,邀请全国劳模、省劳模及行业技术能手做客直播间。
全国劳模陈常明在访谈中讲述:“我在公路一线干了二十年,遇到难题就钻研,没有攻不破的坎……”两期云访谈累计吸引1.1万人次观看,直播回放通过微信小程序持续传播,形成“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线上线下联动效应。
打造多元载体 激发职工学习热情
“翻开《追梦者》,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榜样世界的大门。”东方航空西北分公司职工王铮感慨道:“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让我深受启发,更坚定了自己的职业追求。”
为让思政教育更具感染力,省交通运输工会打造了多元学习载体,让职工在沉浸式体验中汲取精神力量。
省交通运输工会打造的系列图书《交通主力军追梦者》第三辑于今年6月正式发布,书中收录了2024年以来交通运输系统荣获全国、全省及行业各项荣誉的28个先进个人和12个先进集体典型事迹。
从扎根高原公路的养护班长到守护航班安全的调度员,从攻克技术难关的工程团队到贴心服务群众的客运站班组……这些鲜活故事为职工提供了“看有标杆、学有内容、赶有目标”的丰富学习素材。
省交通运输工会以“工运百年”为主题,策划系列互动学习活动,组织工运史知识竞赛,开展“劳模风采映时代路石精神铸新篇”主题说讲比赛,举办“赓续‘两路’精神唱响时代华章”庆祝汇演……这些活动传承红色工运基因,激发职工学习参与热情,在系统内营造出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强化实践互动 让思政课入脑入心
“参加工会组织的疗休养活动,让我真正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货车司机雷军感动地说,“平时跑长途忙得脚不沾地,这次疗休养活动不仅让我放松了身心,还认识了很多同行,大家交流经验、互相鼓励,收获特别大。”
省交通运输工会注重将思政教育融入实践服务,让思想引领在办实事中落地生根。精准对接职工需求,组织73名劳模工匠、一线职工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加疗休养活动,通过健康体检、心理疏导、红色教育等环节,让职工在放松中感受组织关怀。
同时,通过实施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十大行动”,推动关爱从“覆盖”向“精准”升级,让思政课入脑入心。联合货拉拉等平台企业开展劳动竞赛,与未央区总工会共建2个区域融合型司机之家、申报5个省级司机之家,切实解决货车司机“吃饭难、休息难、停车难”问题。“现在跑车累了能歇脚、渴了能喝水,工会服务真贴心。”货拉拉司机刘飞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从秦岭山间的养护现场到云端直播间的榜样对话,从书页里的奋斗故事到司机之家的暖心服务,省交通运输工会的创新实践让“中国工人大思政课”走深走实,引领全省交通系统职工在筑梦交通新征程上阔步前行。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本报全媒体记者 郝佳伟
7月26日清晨,西安市临潼区秦陵北路在晨曦中苏醒。西安市公路局养护工王荣清扫道路时,手机弹出省交通运输工会推送的“微板报”——全国劳模陈常明在公路一线坚守二十余年的故事。她感慨:“以前觉得思政课离我们很远,现在榜样就在身边。”
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陕西交通动脉上上演。省交通运输工会通过实现立体传播、打造多元载体、强化实践互动,将“中国工人大思政课”的种子播撒在每一寸交通线上。
打破时空限制 构建立体传播格局
“以前思政课就是听报告、记笔记,现在大不一样了!”西安出租汽车集团职工窦琳娜兴奋地说:“微板报手机随时看,云访谈还能直接和劳模‘面对面’!”针对交通行业职工分散、节奏快的特点,省交通运输工会以劳模引领、分众传播为核心,构建“产业+行业”联动的“大思政课”矩阵。
省交通运输工会推出的“微板报”通过图文短内容、接地气的语言,将政策解读、安全知识、工匠故事精准推送至基层。截至目前已发布34期,覆盖1.2万余人。省交通运输工会还指导省公路局打造“公路主力军微板报”子品牌,实现公路养护、工程建设等基层单位全覆盖,初步形成立体传播格局。
为进一步打破时空限制,省交通运输工会开设“交通主力军云访谈”平台,邀请全国劳模、省劳模及行业技术能手做客直播间。
全国劳模陈常明在访谈中讲述:“我在公路一线干了二十年,遇到难题就钻研,没有攻不破的坎……”两期云访谈累计吸引1.1万人次观看,直播回放通过微信小程序持续传播,形成“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线上线下联动效应。
打造多元载体 激发职工学习热情
“翻开《追梦者》,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榜样世界的大门。”东方航空西北分公司职工王铮感慨道:“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让我深受启发,更坚定了自己的职业追求。”
为让思政教育更具感染力,省交通运输工会打造了多元学习载体,让职工在沉浸式体验中汲取精神力量。
省交通运输工会打造的系列图书《交通主力军追梦者》第三辑于今年6月正式发布,书中收录了2024年以来交通运输系统荣获全国、全省及行业各项荣誉的28个先进个人和12个先进集体典型事迹。
从扎根高原公路的养护班长到守护航班安全的调度员,从攻克技术难关的工程团队到贴心服务群众的客运站班组……这些鲜活故事为职工提供了“看有标杆、学有内容、赶有目标”的丰富学习素材。
省交通运输工会以“工运百年”为主题,策划系列互动学习活动,组织工运史知识竞赛,开展“劳模风采映时代路石精神铸新篇”主题说讲比赛,举办“赓续‘两路’精神唱响时代华章”庆祝汇演……这些活动传承红色工运基因,激发职工学习参与热情,在系统内营造出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强化实践互动 让思政课入脑入心
“参加工会组织的疗休养活动,让我真正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货车司机雷军感动地说,“平时跑长途忙得脚不沾地,这次疗休养活动不仅让我放松了身心,还认识了很多同行,大家交流经验、互相鼓励,收获特别大。”
省交通运输工会注重将思政教育融入实践服务,让思想引领在办实事中落地生根。精准对接职工需求,组织73名劳模工匠、一线职工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加疗休养活动,通过健康体检、心理疏导、红色教育等环节,让职工在放松中感受组织关怀。
同时,通过实施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十大行动”,推动关爱从“覆盖”向“精准”升级,让思政课入脑入心。联合货拉拉等平台企业开展劳动竞赛,与未央区总工会共建2个区域融合型司机之家、申报5个省级司机之家,切实解决货车司机“吃饭难、休息难、停车难”问题。“现在跑车累了能歇脚、渴了能喝水,工会服务真贴心。”货拉拉司机刘飞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从秦岭山间的养护现场到云端直播间的榜样对话,从书页里的奋斗故事到司机之家的暖心服务,省交通运输工会的创新实践让“中国工人大思政课”走深走实,引领全省交通系统职工在筑梦交通新征程上阔步前行。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