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工合作”助推工会工作质效提升
陈婉扬
建会服务入驻政务大厅、政务工作人员变身“工建指导员”、企业建会“一站式”办理——据《工人日报》报道,北京市东城区总工会依托区政务服务大厅,与多部门建立“政工合作”联动机制,通过数据共享、服务联动、政策协同,探索非公企业工会组建新路径,实现企业建会“一站式”办理,推动工会组建工作提质增效。2025年上半年,该区新增建会单位867家,发展会员9663名。
东城区总工会的上述做法为当地企业和职工送去了双便利。一方面,工会建会服务入驻政务大厅,政务工作人员变身“工建指导员”,提升了工会服务的“曝光度”,让更多职工和企业“看得见、找得到、办得成”。前来办事的群众办完政务事项,可以“顺道”咨询工会建会相关事宜,或者是现场直接申请加入工会,省时、省力、省心。
另一方面,“政工合作”联动机制的建立,实现了信息沟通和共享,工会能够第一时间了解辖区“两新”组织(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和其他非公企业的最新动态,从而更精准、高效地提供建会服务。
这一举措也体现了工会服务理念的转变——把“坐等上门”变为“主动触达”,将“单打独斗”升级为“多部门联动”,既提升了工会组建工作的质效,也在无形中提升了工会的影响力,拉近了与企业和职工的距离。
事实上,近年来,类似的服务理念在多地工会工作实践中不时涌现:陕西省总工会在非公企业建会入会专项行动中,为新建会企业配备“优会强会指导员”,“60天陪跑”推动非公企业工会“建起来、强起来”;山东威海高区总工会利用“周三走访服务日”,组织工会干部对未建会企业,特别是新业态、小微企业开展面对面建会入会服务;甘肃张掖市甘州区总工会推出“建会服务包”,通过“上门指导+驻点协办”模式,帮助企业解决工会组建中的政策盲区、程序难题……
实践证明,将“服务包”直接送到职工和企业身边,让企业和职工更便利、更直观地感受工会服务的温度与建会带来的实效,是一种共赢。这在进一步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的同时,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优化营商环境注入了新动能。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陈婉扬
建会服务入驻政务大厅、政务工作人员变身“工建指导员”、企业建会“一站式”办理——据《工人日报》报道,北京市东城区总工会依托区政务服务大厅,与多部门建立“政工合作”联动机制,通过数据共享、服务联动、政策协同,探索非公企业工会组建新路径,实现企业建会“一站式”办理,推动工会组建工作提质增效。2025年上半年,该区新增建会单位867家,发展会员9663名。
东城区总工会的上述做法为当地企业和职工送去了双便利。一方面,工会建会服务入驻政务大厅,政务工作人员变身“工建指导员”,提升了工会服务的“曝光度”,让更多职工和企业“看得见、找得到、办得成”。前来办事的群众办完政务事项,可以“顺道”咨询工会建会相关事宜,或者是现场直接申请加入工会,省时、省力、省心。
另一方面,“政工合作”联动机制的建立,实现了信息沟通和共享,工会能够第一时间了解辖区“两新”组织(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和其他非公企业的最新动态,从而更精准、高效地提供建会服务。
这一举措也体现了工会服务理念的转变——把“坐等上门”变为“主动触达”,将“单打独斗”升级为“多部门联动”,既提升了工会组建工作的质效,也在无形中提升了工会的影响力,拉近了与企业和职工的距离。
事实上,近年来,类似的服务理念在多地工会工作实践中不时涌现:陕西省总工会在非公企业建会入会专项行动中,为新建会企业配备“优会强会指导员”,“60天陪跑”推动非公企业工会“建起来、强起来”;山东威海高区总工会利用“周三走访服务日”,组织工会干部对未建会企业,特别是新业态、小微企业开展面对面建会入会服务;甘肃张掖市甘州区总工会推出“建会服务包”,通过“上门指导+驻点协办”模式,帮助企业解决工会组建中的政策盲区、程序难题……
实践证明,将“服务包”直接送到职工和企业身边,让企业和职工更便利、更直观地感受工会服务的温度与建会带来的实效,是一种共赢。这在进一步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的同时,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优化营商环境注入了新动能。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