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9135期:第01版 首版

本报举办百佳散文作品作者代表座谈会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杨志勇)8月13日,为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唱响新时代主旋律,聚焦服务职工读者,凝聚作者和社会各界力量,进一步提升陕西工人报《文化周刊》办报质量,本报举办百佳散文作品作者代表座谈会。这是本报践行“开门办报”理念的又一次具体行动。

会议在座谈交流中形成了三个方面的共识:一是坚持文学的人民性,推动职工文学繁荣发展。在文学创作中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更好地弘扬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面向工会、企业和一线职工,深入挖掘创作资源,勤奋笔耕,讲好中国故事、陕西故事、职工故事。探索突破创作题材与形式的局限,敢于尝试创新多种传播途径,努力实现作品质量和社会宣传效应的“破圈”。二是坚守《文化周刊》定位,构建劳动者的精神家园。不断传承优秀职工文化基因,整合版面资源,形成拳头效应,切实为职工作家和文学爱好者集中提供一个表达思想情感和展示精神产品的大平台。推动作者和报社的双向奔赴。通过组织采风活动、举办文学讲座等形式,促进编辑与作者的互动。加强活动组织策划,推动职工从“阅读者”向“创作者”转变,扩大作者队伍。三是携手搭建更广阔舞台、推动三秦职工文学繁荣发展。希望作者利用好《文化周刊》和本报新媒体平台,充分展示创作成果,实现美美与共。鼓励作者牵线搭桥,利用社会资源与报社联合举办各种基层采风、研讨交流等活动。

遵循简洁、务实、高效的原则,本次活动邀请了工作生活在西安城区的作者代表常晓军、廉涛、李刘刚等10人参加。与会作者代表结合获奖感受、读报心得、创作体会进行了交流发言,并围绕办好《文化周刊》提出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