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9140期:第04版 评论

发挥职业院校培育技能人才的作用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胡健博

在科技日新月异、产业加速迭代的当下,技能人才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技能人才的培育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正在发挥作用。

在陕西,众多职业院校积极作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技能人才培育领域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的路径,为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笔者认为,一方面要创新培养模式,精准对接产业需求。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职业院校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创新培养模式。比如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引入16家企业常驻校园,这一举措在校园与产业前沿之间架起了一座“高速桥”,实现了教学与产业的无缝对接。学生无需走出校园,就能接触到最前沿的技术和最真实的生产场景,真正做到了“学中做、做中学”。

再如宝鸡市推行的“四位一体”新型学徒制改革更是为解决传统职业教育“教材脱产线”“课堂脱岗位”的难题提供了宝贵经验。企业师傅与高校教师共同授课,将企业的实践经验与学校的理论知识深度融合;教学项目与产业任务同步匹配,让学生所学即所用,一毕业就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成为企业急需的实用型人才。这种培养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为企业节省了培训成本,实现了学校、企业和学生的三方共赢。

另一方面,要以赛促教促学,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技能竞赛是检验学生技能水平和学校教学成果的重要平台,在陕西,很多职业院校在这方面有很多实践。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理念,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取得了优异成绩。在2025年陕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该校学子荣获众多奖项。通过参与技能竞赛,学生能够在与同行切磋中发现不足,激发学习动力和创新精神;教师也能从竞赛中了解到行业最新动态和技术要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技能竞赛还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要开展订单培养,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随着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的不断涌现,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基于此,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聚焦企业需求,开展“订单培养”模式,为企业量身定制技能人才,学校通过与中交西安筑路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开设订单班,让企业深度参与办学过程,从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到实训基地建设,充分考虑企业实际需求。这种订单培养模式不仅确保了学生所学与企业所需紧密结合,也为企业提前锁定了优秀人才,解决了企业人才短缺的难题,学校也因此成为全国56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立项建设单位之一。

笔者认为,未来发展中,各职业院校应继续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培养模式,加强与企业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让技能人才成为推动时代发展的强大引擎。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