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6968期:第08版 陕煤四版

守望星空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常昱

阿里黄昏

“脖子被绳索勒得好紧,我竭力用手去拽,却感觉胳膊寒冷酸痛。我想喊人来救我,可白茫茫一片雪域,看不到一个人影……”我用手摸索脖子上的绳子使劲拉扯,醒了才发现又是睡觉翻身时氧气管缠住了脖子,而刚才的一切,都在梦里。我苦笑,难怪有人说在西藏躺着都是奉献。

半夜缺氧憋醒是平均海拔4500米的高原在这个季节再平常不过的事情。最苦恼的不是醒了,而是醒了之后再难以很快入睡。我轻轻靠床坐起,伸长脖子拉扯着胸膛尽力呼吸,看见同屋姐姐垫着两个枕头插着氧气管还是免不了要张开嘴,屋子里静得只能听见她喘气的声音和旁边氧气瓶里的水泡声。这种蓝色的氧气罐在我记忆中,只有生命垂危的人床头才会有,而在这里,已经成为每个人必备的了。

看时间快凌晨两点半了,我理想中再次入睡的时间至少是两小时以后。今夜,注定无眠。于是,我悄悄走出宿舍想去楼道透透气,还没到休息区就隐约听见有人在和家人视频,“下午我们吃的是饺子,高压锅都煮烂了。”“儿子每天都要和你视频,今晚我说爸爸开会,刚把他哄睡着。”听是援友的声音,我笑了笑便扭头朝回走,不愿打扰他们这美好的一刻。

回屋我轻启窗扉,任凭寒风吹拂。仰望苍穹,天空繁星点点,月光皎洁冷清,颤颤的感觉如一粒碎石击在我一潭如温柔湖水的心底,轻轻荡漾,映照出点点滴滴细细碎碎的往日回忆。在西藏工作,最大的代价是身体健康受到影响。几年下来,有的耳鸣,有的痛风,有的心室肥大,有的心肌缺血,有的心脏瓣膜反流,有的眼角膜严重损伤……尽管大家都在极力保护自己的身体,但高寒缺氧的环境却无力改变。

雪域行驶

在地广人稀的阿里,随便一次下乡都相当于内地的一次长途跋涉。雪地、沼泽、黄沙堆、乱石滩,能抵达目的地的都是路。饭点如果赶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一群人席地而坐,吃风干肉,啃方便面,喝酥油茶,吃完喝好,拍拍尘土继续前行。地质、水利、交通等一些特殊行业在荒无人烟的戈壁夜晚风餐露宿也是常有的事,偶尔还会碰到藏野驴、狼和棕熊,惊险刺激应有尽有。

援友们常说,维稳值班是阿里发挥其地理军事意义的最具有当地特色的工作内容之一。少则一星期一次,多则一星期三次。值班期间要做到无空白、无缝隙、无漏洞、无盲区,一旦出现问题,无论功劳多大,无论职务多高,无论过去工作干得多好都要严肃处理。记得我第一次在单位带班,裹着羊毛毯坐在床上还是能感受到隔窗风的冷,因为上旱厕要跑好远一晚上尽量不吃不喝。第二天,交班后神魂颠倒的我回到宿舍,镜子里的人头发蓬乱,脸色苍黄,让我止不住喷笑的是因为生炉子搞得鼻子下面一窝黑。

在高原上写材料更不是个好差事。白天,顶着强烈紫外线各种考察,有时甚至冒着泥石流、山体滑坡、暴雪的危险深入农牧区采访调研。晚上,高原缺氧,寒灯孤影,艰苦写作,往往是想着上句,忘记了下句。倘若是着急的材料再碰到频繁停电,还要提着主机箱跑遍狮泉河找电源。

夜深人静的雪域高原,狮泉河灯火摇曳。曾经无数个夜晚,风捻着心事,将大家的牵挂拉得很长很长,如水的情怀,在月下悄然绽放。每天晚饭后,楼道里会响起各种视频电话的声音。“姑娘,今天在幼儿园都干嘛了?”儿子,你的朗诵录音妈听了,真棒!”“你是哥哥,就要让着弟弟嘛!“”你好好上课,暑期就可以和妈妈来看爸爸了。”对于我这种还没有孩子的人而言,或许很难完全体会为人父母千里之外的这份心思,每次遇到这种情景只是轻轻

张良善

或许,唯一能与苍穹比阔的是精神。人不怕走在黑夜里,就怕心中没有阳光。四月的阿里,风依旧寒冷,夜里的风更刺骨。我披了件外套靠窗蜷缩,目光落在书架上。《西藏,面冰十年》《藏西笔记》《雪域丹心》《天上阿里,与神耳语》……或许一直以来,就是它们一直在鼓励着我,陪伴着我。毕淑敏在《面冰十年》里说,面冰十年,她知道自己从此喜欢清静和安宁,喜欢纯正和简单,喜欢透明和坚强,喜欢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陕北作家高宝军在《藏西笔记》里说,高原像一个严厉的考官,它用严寒、缺氧、强烈的紫外线和说不清的困难来筛选、考察和考验一切,生命弱的存不住,没进场就被筛了出去;忠诚度次和意志力差的虽然能过了初选关,但过不了复试关。高原存不住孱弱,容不下虚假,看不起投机,不接受乞求和叹息!

高原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读先遣连解放阿里的历史时,我久久无法回到现实中;看孔繁森长眠雪域的一生时,我钻在被窝里泣不成声;听张良善几跪妻儿墓碑前的故事时,我迫切想了解这位共和国脊梁卫士的所有经历……他们的精神就像高耸的南迦巴瓦、珠穆朗玛,令世人景仰。

一位当地藏族老者告诉我,热爱西藏的人都是神的儿女。你不要刻意追求什么,埋头用心走完朝圣的路,所有美好的开端都会有一个美好的结局,一如这阿里的夜长长远远。

我喜爱阿里的夜,因为在那漫天的星光下,燃烧着黎明的渴望。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我们置身何处,而是我们将前往何处。不择环境,不惧困难,有一份援藏情怀,有一种高原精神,相信今后的日子,无论我们从哪里起步,那都是幸福的源头。(黄陵矿业)

西藏老人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