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邻居朱奶奶
春柳鸟鸣,未觉伊始却是三月。
天气开始变得暖和,小区广场上锻炼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
在这个小区,一年四季,只要是阳光明媚的日子,在广场上总能看见这样一对老人——一部轮椅,还有一个木头小马扎。他们总是喜欢彼此交替地坐轮椅,然后换由另一个人推着对方在广场上慢慢地踱着小步。阳光最好的时候,他们就并排坐着,一个坐在轮椅上,另一个偎着小马扎靠在旁边,一起晒太阳,微微地眯着眼睛,喃喃的、轻轻地在聊着些什么,很是温暖。
这对恩爱的老人就是我楼下的朱奶奶和她的老伴儿。
三年前,我搬到现在的住处,不知道住在对面的邻居是谁,到现在也还不熟悉。但却和楼下住的朱奶奶很熟。
偶尔周末回来,朱奶奶很喜欢到我这里来,总是欢喜地给我讲她最近的好多事情。她说她喜欢聊天,希望我不要介意她总来。
这个周末,因为我要搬家,就去和朱奶奶告别。她说从儿子那里回来一段时间了,只是好久没有见到我,询问我是否工作很忙,最后还给我带了路上吃的水果。
我很喜欢这位老奶奶,记得去年一次她来我家,看到我房间墙角堆摆的画,惊讶地问我:“原来你是个画家?”我惭愧地看了一眼那些蹩脚的习作,赶紧回了句:“朱奶奶,不是的,我才开始学。”
朱奶奶是河南人,身材很瘦,却有着一双明亮有神的眼睛。有一次她和我聊她的孩子们,还提到了她的父亲,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朱奶奶今年八十五岁了,到现在都不知道自己父亲的模样,只知道父亲的名字。她说母亲刚怀上她那年,父亲就被带走“改造”,从此失去联系。而朱奶奶家里也没有留下父亲完整的照片,一张也没有。
长大后,母亲和叔伯们说她长得很像父亲,靠着母亲的简单描述,她内心里一次次地琢磨和刻画着自己父亲的模样。在成长的过程中,她和母亲一直在打听父亲的消息,从未放弃,可惜直到她母亲去世,也没有等到父亲回来。
她和我讲年轻时自己一个人去寻找父亲的经历。仅仅抓着父亲名字这唯一一条线索,辗转很多个城市,吃了好多苦。一次次地抱着希望去找,一次次地希望落空,到最后依然没有打听出父亲的任何消息。
“河南闹了灾荒,家里很多亲戚都搬走了,我还留在父母结婚时的小屋,也许父亲指不定哪天就回来了,我得等。又过了好几个年头,我结婚了,孩子们一个个出生,我就再也没有机会和时间自己亲自去找了。最后我们一家也搬走了。”说到这里时,她先是整了一下自己的衣角,然后斜依在沙发里,一双老手搓了一遍满是褶皱的脸颊笑着对我说:“孩子,我读过书,搬走后参加了工作,我还登报继续找我的父亲,可还是没有消息。”停顿了几秒,朱奶奶接着说:“我是个可怜的人,我始终都没有见过我的父亲,我也没有兄弟姐妹。楼下你这个爷爷是个好人,对我很好,现在孙子们也都长大了,都对我好。我过得很满足,我只是遗憾我从未能见过我的父亲,不清楚有个父亲是什么感受,我总是无法再知道他真正的模样了……或许他早就不在了,所以我总寻不到。”
我真看不出一天乐观向上的朱奶奶原来还有这样的经历,心里同她一样感慨。因为朱奶奶的讲话带有口音,我一直在很认真地听她讲。我很心疼她的经历,一直安静地陪坐在她身边。后来她拉着我的手,还客气地说占用了我很长时间。忽然,她看了一眼时间,就直接起身说要走,说是不能误了天气预报。我记得她以前和我说过,家里除了小女儿,其他的几个孩子都在外地,每天的天气预报是必须要看的。每次朱奶奶都执意不让我送,自己扶着扶手下了楼,我悄悄跟在后面,直到听见一楼的关门声才了回屋。
回到屋里,我坐在朱奶奶刚刚坐过的位置,回想她传奇的寻父经历和这半生的故事,让我既同情却又充满敬意。我回想着她的话语,脑海里呈现出她在半个世纪前一个人寻父的单薄身影。当然,让我更难忘的是朱奶奶现在的眼神,从她的眼里我能看到她年轻时的勇敢,也能看到她此番褪尽铅华的知足和美满,如今的她可是儿孙满堂,“家和尽享天伦乐”,我心里也跟着高兴。
我记得罗曼·罗兰说过一句话: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是啊,没有神的光环,我们都生而平凡。我很感恩,我的生活里总是不乏出现这样勇敢的人们,他们总是教会我很多。“河中得上龙门去,不叹江湖岁月深”,其实,每个年龄段都有漩涡和波浪,也都有鲜花和掌声,有时候很宁静,有时候也很艰难。但岁月的神奇之处就是,在经历了那么多漩涡和波浪后,我们依然选择善良,依然选择勇敢。
于文波 (运销集团)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春柳鸟鸣,未觉伊始却是三月。
天气开始变得暖和,小区广场上锻炼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
在这个小区,一年四季,只要是阳光明媚的日子,在广场上总能看见这样一对老人——一部轮椅,还有一个木头小马扎。他们总是喜欢彼此交替地坐轮椅,然后换由另一个人推着对方在广场上慢慢地踱着小步。阳光最好的时候,他们就并排坐着,一个坐在轮椅上,另一个偎着小马扎靠在旁边,一起晒太阳,微微地眯着眼睛,喃喃的、轻轻地在聊着些什么,很是温暖。
这对恩爱的老人就是我楼下的朱奶奶和她的老伴儿。
三年前,我搬到现在的住处,不知道住在对面的邻居是谁,到现在也还不熟悉。但却和楼下住的朱奶奶很熟。
偶尔周末回来,朱奶奶很喜欢到我这里来,总是欢喜地给我讲她最近的好多事情。她说她喜欢聊天,希望我不要介意她总来。
这个周末,因为我要搬家,就去和朱奶奶告别。她说从儿子那里回来一段时间了,只是好久没有见到我,询问我是否工作很忙,最后还给我带了路上吃的水果。
我很喜欢这位老奶奶,记得去年一次她来我家,看到我房间墙角堆摆的画,惊讶地问我:“原来你是个画家?”我惭愧地看了一眼那些蹩脚的习作,赶紧回了句:“朱奶奶,不是的,我才开始学。”
朱奶奶是河南人,身材很瘦,却有着一双明亮有神的眼睛。有一次她和我聊她的孩子们,还提到了她的父亲,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朱奶奶今年八十五岁了,到现在都不知道自己父亲的模样,只知道父亲的名字。她说母亲刚怀上她那年,父亲就被带走“改造”,从此失去联系。而朱奶奶家里也没有留下父亲完整的照片,一张也没有。
长大后,母亲和叔伯们说她长得很像父亲,靠着母亲的简单描述,她内心里一次次地琢磨和刻画着自己父亲的模样。在成长的过程中,她和母亲一直在打听父亲的消息,从未放弃,可惜直到她母亲去世,也没有等到父亲回来。
她和我讲年轻时自己一个人去寻找父亲的经历。仅仅抓着父亲名字这唯一一条线索,辗转很多个城市,吃了好多苦。一次次地抱着希望去找,一次次地希望落空,到最后依然没有打听出父亲的任何消息。
“河南闹了灾荒,家里很多亲戚都搬走了,我还留在父母结婚时的小屋,也许父亲指不定哪天就回来了,我得等。又过了好几个年头,我结婚了,孩子们一个个出生,我就再也没有机会和时间自己亲自去找了。最后我们一家也搬走了。”说到这里时,她先是整了一下自己的衣角,然后斜依在沙发里,一双老手搓了一遍满是褶皱的脸颊笑着对我说:“孩子,我读过书,搬走后参加了工作,我还登报继续找我的父亲,可还是没有消息。”停顿了几秒,朱奶奶接着说:“我是个可怜的人,我始终都没有见过我的父亲,我也没有兄弟姐妹。楼下你这个爷爷是个好人,对我很好,现在孙子们也都长大了,都对我好。我过得很满足,我只是遗憾我从未能见过我的父亲,不清楚有个父亲是什么感受,我总是无法再知道他真正的模样了……或许他早就不在了,所以我总寻不到。”
我真看不出一天乐观向上的朱奶奶原来还有这样的经历,心里同她一样感慨。因为朱奶奶的讲话带有口音,我一直在很认真地听她讲。我很心疼她的经历,一直安静地陪坐在她身边。后来她拉着我的手,还客气地说占用了我很长时间。忽然,她看了一眼时间,就直接起身说要走,说是不能误了天气预报。我记得她以前和我说过,家里除了小女儿,其他的几个孩子都在外地,每天的天气预报是必须要看的。每次朱奶奶都执意不让我送,自己扶着扶手下了楼,我悄悄跟在后面,直到听见一楼的关门声才了回屋。
回到屋里,我坐在朱奶奶刚刚坐过的位置,回想她传奇的寻父经历和这半生的故事,让我既同情却又充满敬意。我回想着她的话语,脑海里呈现出她在半个世纪前一个人寻父的单薄身影。当然,让我更难忘的是朱奶奶现在的眼神,从她的眼里我能看到她年轻时的勇敢,也能看到她此番褪尽铅华的知足和美满,如今的她可是儿孙满堂,“家和尽享天伦乐”,我心里也跟着高兴。
我记得罗曼·罗兰说过一句话: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是啊,没有神的光环,我们都生而平凡。我很感恩,我的生活里总是不乏出现这样勇敢的人们,他们总是教会我很多。“河中得上龙门去,不叹江湖岁月深”,其实,每个年龄段都有漩涡和波浪,也都有鲜花和掌声,有时候很宁静,有时候也很艰难。但岁月的神奇之处就是,在经历了那么多漩涡和波浪后,我们依然选择善良,依然选择勇敢。
于文波 (运销集团)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