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人文化宫新型公益文化运行模式
新形势下,工人文化宫要焕发生机、发挥作用,就必须坚持回归公益,必须坚持文化为职工服务,必须坚持构建运行新模式。现结合西安市文化宫的创新体验和工作开展,就工人文化宫新型公益文化运行模式的内容浅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立足公益属性,构建运行新模式
工人文化宫是工会所属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是面向广大职工展示文化产品的地方,是工会组织与群众联系的桥梁,又是工会为职工群众提供服务的阵地。因此文化宫必须要立足公益属性,构建符合职工需求的运行新模式,努力办成新时代职工群众的学校和乐园。
(一)打造“工”字品牌,开展“工”字服务
工人文化宫的主责主业是为职工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开展“工”字文化,着力打造“工”字品牌,积极发挥职工文化阵地的作用,就要坚持打造“工”字特色,体现职工的特点、突出职工的特质,要符合时代的变化和职工的需求;打造职工文化阵地、培育职工文体骨干、做强职工文化品牌。如在节庆期间为环卫工、劳模以及下岗失业人员、特困职工发放电影、相声票等;为等候在文化宫学习艺术类课程孩子们的家长,提供免费阅读、健身及接受艺术类培训的场所;为工会会员提供观影、健身、乒乓球、羽毛球等优惠政策,从而扩大一线职工参与面,切实增强基层职工获得感。
(二)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
文化宫要积极拓展业务视角,延伸服务广度,丰富文化品种。扎实开展职工文化服务工作,运用“送文化、种文化、创文化”的形式,创新服务方式,引领文化新风,不断拓展文化阵地,使职工文化水平不断提高、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实现由“送文化”“种文化”到“创文化”的“蝶变”,力争实现人人参与文化、人人享受文化、人人创作文化的目标。
1、整合资源“送文化”。
通过文化宫已成熟的文化团体,如“文艺轻骑兵”“雷锋电影队”“流动职工书屋”“职工文化大讲堂”到基层、企业、建设工地等进行巡回放映、讲授和慰问演出;并通过送文化辅导到基层,为基层工会或行业工委开展文化活动提供指导服务,在艺术培训、文艺排练、文艺创作等方面,提供常态化艺术辅导机制。
2、运用活动“种文化”。
大力开展各类文化活动,通过活动播撒“文化种子”。职工从文化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既是观众,又是演员,既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又是文化产品的享受者,文化宫利用“摄影大赛”“书画大赛”“舞蹈大赛”“歌手大赛”等活动,调动职工参与文化建设积极性,挖掘基层文化人才,培育基层职工文化社团,使其成为基层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力量,实现文化宫“种文化”的目的。
3、通过共建“创文化”。
要不断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设计研发文化新产品。文化宫在不断加强对基层工会的业务指导和文化辅导的同时,通过与区域多方联手,宫企共建,努力推动企业和职工根据自身的需求,开创更具特色而鲜活的文体活动,满足职工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变化的需求。
(三)弘扬传统文化,融入新兴文化
坚持传统文化,是文化宫职工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要让传统文化焕发蓬勃生机、展现独特魅力、实现创新发展,就必须融入新兴文化。当下,新兴文化主要包括网络文化、文化旅游、影视制作、动漫游戏、演艺会展和广告传媒等行业,这些新兴文化力量日渐活跃,影响力日益广泛。文化宫要把传统文化和新兴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为职工参与新兴文化活动开展搭建推介平台和展示空间,拓宽服务渠道、提供对接平台,在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融合新兴文化的内容,让优秀传统文化和新兴文化走进职工群众生活。
二、提升职工文化服务基层的能力,打造过硬的骨干队伍
文化宫构建新的运行模式,就必须建设一支“能战善战”的工会宣教干部队伍。要坚持以职工为中心,凸显职工的主体地位,建设以职工为中心的服务项目。
(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服务意识
职工文化服务职工是基层工会宣教干部的责任和使命,要加强为职工服务的思想认识和自觉意识,才能实现工会为职工群众服务的宗旨。文化宫面向全市工会基层宣教干部、文化工作骨干,开设常态化培训班,从工作内容、组织能力、专业知识等方面系统培训,传授文化艺术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讲授群众文化活动的特点、形式和规律,使其熟练掌握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为有效服务于职工文化艺术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提高骨干水平,培养专业人才
在新型运行模式下,文化宫回归主责主业,针对基层工会职工文化类专业人才缺少的问题,要担负起基层工会宣教干部和文体骨干的培养和选拔任务,为基层开展职工文体活动提供人才保障。文化宫定期为宣教干部和文化骨干开设培训班,如声乐、指挥、舞蹈、乐器、摄影、书画、棋类、球类等,分类量化,逐步提升其专业水平和艺术品质。
(三)培养创新意识,推动活动出新
基层工会职工文化活动要在新型模式下推陈出新,就要求文化宫干部在文化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和活动上勇于探索,培养创新意识。要加大各基层工会创新工作的宣传力度,深入广泛地宣传创新工作的好经验、好方法。在提升传统文化项目丰富性的同时,根据文化发展动向与职工的需求,引入新兴文化项目、发展地方性特色文化,要始终保持文化活动的鲜活性。
三、加强文化宫专业水平建设,为文化宫运行新模式提供有力保障
(一)强化管理,健全文化宫机制体制建设
文化宫要打破传统管理模式,根据新形势的发展和新模式的运行,有效整合力量,不断提升,科学管理,为职工文化和职工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务。针对运行新模式,应重新设立机构,完善新的引进人才和用人管理制度,建立新的工作绩效考核制度,实施奖惩分明,合理分配力量,激发文化宫职工干事创业、服务职工的积极性。
(二)增强职能,建设高质量专业队伍
打造文化宫职工文化特色品牌,构建公益运行新模式,需要高质量、专业化的队伍。这支队伍要熟悉文化活动运作模式的专业知识、组织管理、策划创新,要熟悉职工群众的需求,组织生产职工群众需求的文化产品。培养高质量的专业队伍,为职工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
(三)打造平台,多方引进专业人才
职工文化专业人才的引进是文化宫运行新模式下的重点工作。运用与第三方优质文化产业合作的模式,为专业人才提供学习、交流和施展才华的平台。同时,敞开大门吸引有热情、有经验的社会力量和优秀人才参与职工文化建设,并运用大数据和互联网,让大家为文化宫职工文化项目献计献策,更好地提高和扩展文化宫服务职工的内容和渠道。
说一千道一万,只有坚持文化宫的公益性和服务性不变,只有坚持不断地创新文化服务新模式,职工群众才能真正享受文化的滋养和乐趣,文化宫“学校和乐园”的职能才能真正体现。
(西安市总工会土门工人文化宫 闫觅)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形势下,工人文化宫要焕发生机、发挥作用,就必须坚持回归公益,必须坚持文化为职工服务,必须坚持构建运行新模式。现结合西安市文化宫的创新体验和工作开展,就工人文化宫新型公益文化运行模式的内容浅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立足公益属性,构建运行新模式
工人文化宫是工会所属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是面向广大职工展示文化产品的地方,是工会组织与群众联系的桥梁,又是工会为职工群众提供服务的阵地。因此文化宫必须要立足公益属性,构建符合职工需求的运行新模式,努力办成新时代职工群众的学校和乐园。
(一)打造“工”字品牌,开展“工”字服务
工人文化宫的主责主业是为职工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开展“工”字文化,着力打造“工”字品牌,积极发挥职工文化阵地的作用,就要坚持打造“工”字特色,体现职工的特点、突出职工的特质,要符合时代的变化和职工的需求;打造职工文化阵地、培育职工文体骨干、做强职工文化品牌。如在节庆期间为环卫工、劳模以及下岗失业人员、特困职工发放电影、相声票等;为等候在文化宫学习艺术类课程孩子们的家长,提供免费阅读、健身及接受艺术类培训的场所;为工会会员提供观影、健身、乒乓球、羽毛球等优惠政策,从而扩大一线职工参与面,切实增强基层职工获得感。
(二)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
文化宫要积极拓展业务视角,延伸服务广度,丰富文化品种。扎实开展职工文化服务工作,运用“送文化、种文化、创文化”的形式,创新服务方式,引领文化新风,不断拓展文化阵地,使职工文化水平不断提高、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实现由“送文化”“种文化”到“创文化”的“蝶变”,力争实现人人参与文化、人人享受文化、人人创作文化的目标。
1、整合资源“送文化”。
通过文化宫已成熟的文化团体,如“文艺轻骑兵”“雷锋电影队”“流动职工书屋”“职工文化大讲堂”到基层、企业、建设工地等进行巡回放映、讲授和慰问演出;并通过送文化辅导到基层,为基层工会或行业工委开展文化活动提供指导服务,在艺术培训、文艺排练、文艺创作等方面,提供常态化艺术辅导机制。
2、运用活动“种文化”。
大力开展各类文化活动,通过活动播撒“文化种子”。职工从文化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既是观众,又是演员,既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又是文化产品的享受者,文化宫利用“摄影大赛”“书画大赛”“舞蹈大赛”“歌手大赛”等活动,调动职工参与文化建设积极性,挖掘基层文化人才,培育基层职工文化社团,使其成为基层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力量,实现文化宫“种文化”的目的。
3、通过共建“创文化”。
要不断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设计研发文化新产品。文化宫在不断加强对基层工会的业务指导和文化辅导的同时,通过与区域多方联手,宫企共建,努力推动企业和职工根据自身的需求,开创更具特色而鲜活的文体活动,满足职工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变化的需求。
(三)弘扬传统文化,融入新兴文化
坚持传统文化,是文化宫职工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要让传统文化焕发蓬勃生机、展现独特魅力、实现创新发展,就必须融入新兴文化。当下,新兴文化主要包括网络文化、文化旅游、影视制作、动漫游戏、演艺会展和广告传媒等行业,这些新兴文化力量日渐活跃,影响力日益广泛。文化宫要把传统文化和新兴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为职工参与新兴文化活动开展搭建推介平台和展示空间,拓宽服务渠道、提供对接平台,在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融合新兴文化的内容,让优秀传统文化和新兴文化走进职工群众生活。
二、提升职工文化服务基层的能力,打造过硬的骨干队伍
文化宫构建新的运行模式,就必须建设一支“能战善战”的工会宣教干部队伍。要坚持以职工为中心,凸显职工的主体地位,建设以职工为中心的服务项目。
(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服务意识
职工文化服务职工是基层工会宣教干部的责任和使命,要加强为职工服务的思想认识和自觉意识,才能实现工会为职工群众服务的宗旨。文化宫面向全市工会基层宣教干部、文化工作骨干,开设常态化培训班,从工作内容、组织能力、专业知识等方面系统培训,传授文化艺术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讲授群众文化活动的特点、形式和规律,使其熟练掌握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为有效服务于职工文化艺术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提高骨干水平,培养专业人才
在新型运行模式下,文化宫回归主责主业,针对基层工会职工文化类专业人才缺少的问题,要担负起基层工会宣教干部和文体骨干的培养和选拔任务,为基层开展职工文体活动提供人才保障。文化宫定期为宣教干部和文化骨干开设培训班,如声乐、指挥、舞蹈、乐器、摄影、书画、棋类、球类等,分类量化,逐步提升其专业水平和艺术品质。
(三)培养创新意识,推动活动出新
基层工会职工文化活动要在新型模式下推陈出新,就要求文化宫干部在文化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和活动上勇于探索,培养创新意识。要加大各基层工会创新工作的宣传力度,深入广泛地宣传创新工作的好经验、好方法。在提升传统文化项目丰富性的同时,根据文化发展动向与职工的需求,引入新兴文化项目、发展地方性特色文化,要始终保持文化活动的鲜活性。
三、加强文化宫专业水平建设,为文化宫运行新模式提供有力保障
(一)强化管理,健全文化宫机制体制建设
文化宫要打破传统管理模式,根据新形势的发展和新模式的运行,有效整合力量,不断提升,科学管理,为职工文化和职工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务。针对运行新模式,应重新设立机构,完善新的引进人才和用人管理制度,建立新的工作绩效考核制度,实施奖惩分明,合理分配力量,激发文化宫职工干事创业、服务职工的积极性。
(二)增强职能,建设高质量专业队伍
打造文化宫职工文化特色品牌,构建公益运行新模式,需要高质量、专业化的队伍。这支队伍要熟悉文化活动运作模式的专业知识、组织管理、策划创新,要熟悉职工群众的需求,组织生产职工群众需求的文化产品。培养高质量的专业队伍,为职工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
(三)打造平台,多方引进专业人才
职工文化专业人才的引进是文化宫运行新模式下的重点工作。运用与第三方优质文化产业合作的模式,为专业人才提供学习、交流和施展才华的平台。同时,敞开大门吸引有热情、有经验的社会力量和优秀人才参与职工文化建设,并运用大数据和互联网,让大家为文化宫职工文化项目献计献策,更好地提高和扩展文化宫服务职工的内容和渠道。
说一千道一万,只有坚持文化宫的公益性和服务性不变,只有坚持不断地创新文化服务新模式,职工群众才能真正享受文化的滋养和乐趣,文化宫“学校和乐园”的职能才能真正体现。
(西安市总工会土门工人文化宫 闫觅)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