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277期:第04版 憩心亭

人生需要两盏灯

关键字:需要,人生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有个故事说:“瞎子晚上出门,要人给他一盏灯笼,别人都说,你瞎子点灯白费蜡,干嘛要灯笼。”瞎子说:“我不需要灯,但别人需要。”

瞎子心中装着路,不需要灯也能知道路。但瞎子打着灯笼,既能让别人看到自己,避免被伤害,也帮别人照了路。既了解自己的缺点,也清楚别人的问题。这是瞎子的明智。

一般明眼人只有一盏灯:眼中的灯。瞎子走夜路,等于多了一盏灯,他不但心中有一盏灯,还给了世界一盏灯。

自己心中有路,是一盏灯;给他人留一条路,则是另外一盏灯。

在《三国演义》里边,曹操睡觉都要握着刀,梦里也会杀人;张飞睡觉睁着眼睛。这两个人都是让人惧怕的人,但曹操让人害怕的是他的心机;张飞让人胆寒的则是他的外表。

曹操懂得他人,这是一种心智,这种心智张飞并不具有,所以张飞最后还是掉了脑壳——喝醉了酒睡糊涂了,自己帮着别人把自己脑壳砍了。曹操脑子好使,却偏偏脑子出了毛病,而且偏就是他自己把能治这病的华佗给杀了。

诸葛亮和司马懿都会算计,但空城计司马懿没算过诸葛亮,他觉得诸葛一生从不弄险,诸葛亮则偏偏要弄一次险。在概率估算问题上,他们都是科学的;但在突破概率问题上,则是诸葛亮司马懿都不能推算的。

周瑜一向自负,诸葛亮让他的自负倍受打击。他们都没什么错,事情坏在周瑜只懂得自己,诸葛亮却不但懂得自己还懂得别人。

戒备他人,是一盏灯;防范自己,则是另一盏灯。

苏格拉底在雅典城被视为最智慧的人,不但雅典,连外邦的许多父母,也都把子弟送来他这里求教。苏格拉底从来没收过学费,半生都是破衣烂衫,衣食简陋,但全雅典城的人都很尊敬他,因为他们尊敬有智慧的人。

但苏格拉底不这么认为,他认为自己是无知的。因此他从来不开讲坛,他愿意在任何一个地方和别人讨论问题,不管是菜市场还是杂货铺。把一个问题辩清楚,让你信服,就是苏格拉底教人的方式。因此他见到每一个人都会说:我知道你是个有智慧的人,我很无知,我希望你能帮我搞清楚一些问题。

即便到法庭上,他也和所有陪审团成员一个个辩论,直到让人语塞,直到他们强行判他死刑,最后反而是他在判决整个雅典城——当你们判我有罪的时候,你们已经有罪了;当你们听不进别人的话的时候,你们已经是最愚蠢的人了。

苏格拉底最后甘愿接受死刑,高高兴兴地喝下了毒酒,因为他认为雅典的法律是他热爱的,他既然热爱雅典的法律,就应该服从法律的判决,哪怕这个结果是错误的。

认清别人,是一盏灯;懂得自己,则是另一盏灯。

孔子经常被隐者嘲笑:前有楚狂人,后有荷蓧丈人——前者认为他不明智,社会已经坏了,你是生不逢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你还是算了吧。后者认为他连五谷都分不清楚,小事都干不来,何谈大事,如何教人?

孔子对他们都十分尊重。见到楚狂,赶忙下车,希望和他讨论讨论,可惜狂人走开了。对于后者的态度,孔子也比较客观,大事都不想,小事又有何用呢?如果人人都图自保,那不更证明大道废了么?

孔子心中很明亮,他也希望自己能够享受自然之美、生命之趣;但他也更在乎为社会尽责,整肃人心,让正善之道能够得以推行。孔夫子对社会并不抱太高期望值,但他愿意为自己的责任感而行动。

认清自己的处境是一盏灯,坚持自己的信仰则是另一盏灯。  □丁小村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