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283期:第04版 视野

五十年代陕西的文学讲座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上世纪50年代中期,我在西安上学。省作协最活跃的一件事便是经常举办文学讲座,几乎每周五,在钟楼东北角或四府街《西安日报》门口,最显眼的广告栏上,就贴出了省作协文学讲座的布告,上面写着本次主讲作家的姓名、讲座的题目、讲座地点以及领票地点。这种活动大都安排在星期天,由于我爱好文学,几乎每次都积极参加。那时,听讲者不用买票,只要到省作协传达室、报社传达室或省图书馆、附近的文化馆,领取入场券就行了。主讲人都是我省大名鼎鼎的作家:郑伯奇、柯仲平、胡采、柳青、戈壁舟、杜鹏程、李若冰、王汶石、魏钢焰、田奇、黄桂华、安旗、王愚、李小巴等作家、诗人、文学评论家,还有一些大学的文学教授,如霍松林、马家骏、候雁北等,那可真是高水平的讲座。题材和内容相当广泛,涉及文学创作的方方面面。

据当时的省作协副主席胡采说,搞这个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扶持文学新人,引导他们认识文学、了解文学,正确地走上文学之路。因而,要求作家们在讲的内容上重点为文学基础知识。要求作家们结合自己的作品来讲,便于引发文学青年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对作品的分析理解能力。王汶石的《漫谈构思》,杜鹏程的《保卫延安的创作体会》,魏钢焰的《报告文学的写作方法》,安旗的《在古典诗歌和民歌的基础上发展新诗》……都是在这个主导思想下安排自己的讲座内容的。通过这些讲座,对我们这些文学青年有很大的启发和教育。

除了组织讲座,他们还组织了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如1958年,当时著名的诗歌评论家、《延河》副主编安旗老师,除了文学讲座外,还配合了当时的新民歌运动,编印了《诗号角》《诗传单》等。我亲眼看见她和田奇等一些中青年诗人,在钟楼周围大街上向群众散发《诗传单》,并广泛向群众征集新民歌;我还亲眼看见留着大胡子的老诗人柯仲平,在街头朗诵他即兴创作的诗歌。

在青年路“青年堂”举办的纪念马雅可夫斯基诞辰65周年的讲座,就是由当时的省作协主席郑伯奇主讲。那天,特别是一些文学青年,对马雅可夫斯基作品的社会地位和文学地位还不是很了解,听讲者座无虚席,除了社会青年文学爱好者,还有各大学的在校文学爱好者。他在讲座中对这位俄罗斯革新者诗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称他为社会主义的喉舌,诗歌的圣手。讲座结束后,省电台著名播音员林凯朗诵了马雅可夫斯基著名诗篇《关于一个国王和跳蚤的故事》和高尔基的《海燕》,那次可真是一次美妙的艺术享受。

通过文学讲座,我有幸结识了不少只读过他们作品,而未曾谋面过的知名老作家和诗人。他们平易近人,不摆架子,亲近作者,对听众提出的问题总是有问必答,非常热情。这种甘做文学铺路人和引路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深深感动着我们这些文学青年。据说,我们毕业后,这种讲座一直举办到上世纪60年代文化革命前才结束。

陕西这块土地,是历史文化积淀最厚重的地方,现在的陕西之所以能成为中国文学大省,陕西的作家之所以能够在全国异军突起,我想,与五十年代的老一代作家艺术家的辛勤扶助是分不开的。□杜书文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