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290期:第04版 观察读书

读红偶记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小时候读书着迷,看见书就想“啃”。我说“啃”不是夸张,也非矫情。识字有限,读书冲动却大,看见书就抑制不住好奇心,非要用阅读证明自己很了不起。一次,不知从哪里得了一本旧书,竖排本,繁体字,前后都没有封皮,也没有目录,书籍上倒有三个字,字迹漫漶,认得前一个是“石”,后一个是“记”,中间一个是繁体字,不认识。问过几个读过书的人都摇头,还用惊愕的目光斜视我。后来才明白人家摇头不仅仅是不认识那个字,还对我手里的书不以为然。在他们眼里,我读的是当时“破四旧”的“旧”,“有毒”呢。至于我,无知无畏,初生牛犊不怕虎。管他呢,先读。虽然读得磕磕绊绊,不怕虎偏偏常遇“拦路虎”(繁体字),譬如贾宝玉的繁体字“寳”我就不认识,但还是读进去了,且读得津津有味。暑热炎夏,我在灯下读“旧”,只穿背心短裤,蚊虫群飞而叮咬,胳膊、腿上尽是红疙瘩。村人知道了后笑而指说:“读书读瓜了!”读完后不过瘾,又读了一遍。我把读来的故事讲给玩伴听,嘴里不离“贾啥玉”“林啥玉”“啥啥啥”(薛宝钗),玩伴们照样洗耳恭听,还和我一样津津有味。后来一位教书先生告诉我,我读的是《红楼梦》。后来又逮了邻村一个教书先生的话,他说《红楼梦》也叫《石头记》。他转头向我怪笑:“这不是好书!”我听闻后心惊肉跳,不敢吱声,以为自己干了偷鸡摸狗的事情。

我上高一时,去逛县新华书店,看见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简体本《红楼梦》,再次心惊肉跳,毫不犹豫地买了一套,躲过人偷读。那是1979年的秋天,文学读本如雨后春笋,读四大名著也蔚然成风。我的同学贾西民也偷读《红楼梦》,还向我背诵其中的诗句,令我对他由往日的侧目而视改为刮目相看。此前我是不喜欢读诗词的,一心惦记的是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发自内心希望他们可以花好月圆。第一次通读《红楼梦》,我就厌恶薛宝钗,往后每每重读《红楼梦》,对薛的“恶”感总是挥之不去,但渐渐好转,对林的同情依然如故,好感却一直递减。

上大一时,我第二次通读《红楼梦》,这一次读得仔细,诗词诔文一字不落。关注的还是一个“情”字,爱情、亲情、友情、人情我都用心灵去一一甄别。改变了对贾母的看法,觉得她老人家还是心慈和善;改变了对刘姥姥的看法,觉得她老人家有点“势利”;改变了对贾政的看法,觉得他基本上还算正人君子;不喜欢晴雯,嫌她任性,还打骂小丫鬟;偏爱紫鹃,希望贾宝玉娶她。大观园里的是是非非、花花草草、枝枝蔓蔓我都不感兴趣,我只希望贾宝玉能被理解,能少挨打,能与林黛玉“有情人终成眷属”。奇怪,每一次阅读都抱着这种想法,好像冥冥之中,结局就该这样。

参加工作后,我第三次通读了《红楼梦》。这一次通读,我自认为“读通”了,这可能与我的人生阅历、文学素养以及感悟、觉悟有关吧,总之是我对《红楼梦》完全心悦诚服了。正是这样的阅读使我欲罢不能,愈能感觉《红楼梦》所营造的文字魔力一如魔方。我给“读通”之所以打上了引号,是因为自以为是的“读通”实际上未必真正“读通”,否则就不会生发一而再、再而三“通读”的兴趣了。截至当下,我已通读了十二遍《红楼梦》。“读通”了吗?坦率地说,如果再读仍能读出新意,仍会生发新的感悟,那就等于说离真正“读通”还远着呢。

我得承认《红楼梦》影响了我。这种影响不是洪水漫灌式的,更不是灌输教唆式的,而是一种深水静流的内力驱动,或者是一种草底溪流的浸润渗透,等我感受到时,已不由自主了。毋庸讳言,我的文笔与写作技巧就受了《红楼梦》的潜移默化。我是不知不觉间发现这种影响的,自然窃喜。拜师学艺,也不过如此。老师传道授业解惑固然使学生受益,却也易使学生作茧自缚、亦步亦趋,衣钵授受而一生无法挣脱。曹雪芹算得是“我师”,我无缘受他老人家“耳提面命”式教诲,却有心在读红中受到曹氏文学的滋润与浸泡。这恰合杜子美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我来说,《红楼梦》就是“好雨”,甚至是“甘霖”。每一次通读《红楼梦》就等于是给自己的心田“人工降雨”,心灵的感受是不言而喻的。这好比吃素,百吃不厌,偏从吃中得到好处。与其花费时间去倾听二流、三流文学家谈写作,不如就静下心来拜读《红楼梦》,这是我读红最大的心得。

读红还使我觉悟,《红楼梦》是不可复制的,就像文物不可再生一样。十八世纪,康乾盛世,贵族家庭,锦衣玉食,花朵簇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在少年多梦的季节遭遇红楼大厦崩塌等人生元素与变故,都赋予了曹雪芹创作的先天优势。生来不是等闲之辈,天赋机敏,却不肯就范八股文风;与政治脱不开干系却对政治不感兴趣;拥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式的爱情体验,却无力挣脱父母之命的婚姻枷锁;有贵族身份却无贵族矫情,无平民阅历却有平民情怀;天上地下饱受桑田沧海式世态人情巨变,流落民间仍能自食其力等人生遭际,对曹雪芹来说看似不幸,却是万幸,都为他奠定了“得天独厚”的创作资本。人生如梦,他偏要把这梦用他如椽大笔付诸文字,落于纸上;与生俱来的文学天赋使他的创作虽然呕心沥血,却也如鱼得水;高屋建瓴的文学构思使他的创作起笔便在白云之上,俯瞰万水千山与层峦叠嶂;饱学多才的知识素养使他的创作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孔明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