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闻一多
“闻亭”是清华建筑系主任梁思成为纪念闻一多而建
闻一多治印
闻一多发表《最后一次的讲演》
清华园的清雅
1932年8月,父亲应聘回到母校清华大学担任中国文学系教授,他谢绝了中文系主任的职务。
1934年11月,新建的教授宿舍“新南院”落成。父亲分得了其中最大的寓所之一——72号。这里有大小房间共14间。电灯、电话、冷热水、卫生设备一应俱全。环境也十分幽静。宽敞的庭院由矮柏围成院墙,一条甬道直通居室。
这是父亲一生中住过得最好的居所了。他十分高兴,再一次施展了艺术家的才能,对新居进行了精心设计和布置。母亲说,“新南院”的住户,大多在院内栽种各种花卉。父亲却在甬道两旁植上碧绿的草坪。草坪上只各点缀一个鱼缸,里面几枝淡雅的荷花,几条金鱼在其间悠然游弋。放眼望去,别人家院里五彩缤纷,我们院中却满目青翠。
最令父亲自己满意的,大概要算他亲手在书斋窗前栽种的那几丛竹子了。他爱竹如宝,精心伺弄,使它们生长得枝繁叶茂,后来在昆明还时常念起来呢。
这潇潇翠竹、茸茸绿茵,透过书斋纱窗,与斋内满壁的古书、根雕的太师椅浑然一气,构成了一幅清新高逸、充满诗意的画面,人在其中,不由不勾起无穷的雅兴。
回到母校,父亲倍感亲切。清华园学术气氛浓厚,校内环境清静,父亲埋头书案潜心治学,正如他在《园内》一诗中所写的那样,像苍松一般“猛烈地”,像西山一般“静默地”工作。
真名士的熏陶
自武大以来,父亲便潜心古典文学。回清华后,完全沉迷于古籍并乐而忘返。这种痴情也和他近年来内心的苦闷矛盾不无关系。到清华的第二年,父亲在给老友饶孟侃的信中倾诉道:
我近来最痛苦的是发现了自己的缺陷,一种最根本的缺憾——不能适应环境。因为这样,向外发展的路既走不通,我就不能不转向内走。
“向内”的路果然越走越宽,他的研究不断拓展、深化,新的成果也不断涌现。除许多唐诗研究的成果外,从青大开始的《楚辞》研究,这时也多有所获;而《诗经》研究也硕果累累。冯友兰与叶公超后来谈起当代文人,都认为“由学西洋文学而转入中国文学,一多是当时的唯一的成功者”。
父亲也十分自信。他在对臧克家谈到陈梦家的考古成绩时说:
他也是受了我的一点影响。我觉得一个能写得出好诗来的人,可以考古,也可以做别的,因为心被磨得又尖锐又精炼了。
这颗诗人的心用在学术研究上,的确非同一般。郭沫若在父亲遇难后编《闻一多全集》,曾惊叹父亲治理古代文献:
那眼光的犀利、考索的赅博,立说的新颖而翔实,不仅是前无古人,恐怕还要后无来者的。
朱自清先生在谈到“学者中有诗人的闻一多”时,也特别指出了他治学的特色和独到之处,盛赞父亲的学术散文“简直是诗”。
有这样一颗诗人的心,讲课也非同凡响。这个时期,父亲开的课程有《诗经》《楚辞》《唐诗》《国学要籍》《中国古代神话》等,都非常受学生欢迎。赵俪生后来还生动地描述了老师对讲授气氛和意境的追求:
七点钟,电灯已经来了,闻先生高梳着他那浓厚的黑发,架着银边眼镜,穿着黑色的长衫,抱着他那数年来钻研所得的大叠大叠的手抄稿本,像一位道士样地昂然走进教室里。当同学们乱七八糟地起立致敬又复坐下之后,他也坐下了;但并不立即开讲,却慢条斯理地掏出自己的纸烟匣,打开来,对着学生露出他那洁白的牙齿作蔼然地一笑,问道:“哪位吸?”学生们笑了,自然并没有谁坦真地接受这风味的礼让。
于是,闻先生自己擦火吸了一支,使一阵烟雾在电灯光下,更浓重了他道士般神秘的面容。于是,像念“坐场诗”一样,他搭着极其迂缓的腔调念道:“痛-饮-酒-,熟读-离骚-,方得为真-名-士!”这样地,他便开讲起来。显然,他像旧中国的许多旧名士一样,在夜间比在上午讲得精彩,这也就是他为什么不惮其烦把上午的课移到黄昏以后的理由。有时,讲到兴致盎然时,他会把时间延长下去,直到“月出皎兮”的时候,这才在“凉露霏霏沾衣”中回到他的新南院住宅。
文研所的书香
1941年10月初,清华大学文科研究所在昆明北郊的龙泉村(即龙头村)司家营成立。文学部的工作由父亲主持,我们也随迁到所内居住。司家营离昆明城约20里,不受敌机干扰,村内常年绿荫掩映,花香飘逸,抗战中能有这样一个宁静美丽的处所治学,十分难得。
文研所的老师治学及住宿主要在二楼。那里的正房未经隔断,相当宽敞,是大家的工作室。我们习惯叫它“大楼”。“大楼”里摆了许多书架,除靠墙的一大溜儿,还有几架书横放着,把房间隔成了几个小空间。父亲他们就在这书海的空间里埋首伏案,潜心治学。我们后来常利用大人午休的时间悄悄去书架间玩捉迷藏。那高大的书架,那满架的古书,似乎永远在静静地散发着一种庄严神圣之气,吸引和震撼着我们幼小的心灵。
二楼西厢房是朱自清、浦江清、许维遹、李嘉言(后离去)、何善周诸位先生的卧室。那里我们没有进去过,但晚饭后常听到从里面传出笛声和一种轻柔婉转的戏曲声调,听大人们说,那是浦先生在哼昆曲呢,那还是我第一次听到昆曲,觉得它是那么新奇美妙。
长时间伏案后,父亲总喜欢在晚饭后靠在床上小憩一会儿,他也常在这时检查我们的作业。但就在这短暂的休息时间里,他脑袋里盘旋的也多是研究的那些内容。
1943年暑期,我和三哥小学毕业,考上了西南联大附中。父亲怕我们在入学前的长假里荒废了学业,给我们布置了一些作业,还要求每天写一篇日记。我如今还保存有一本当时的日记,里面就记着这样一件事——
八月二十日星期五
爸爸躺在床上说:“这几天,你们看见田里有男女各一人在唱山歌吗?你们猜这是为什么?”我们都猜不出。爸爸便说:“是在恋爱呀!”我们都很奇怪。
许多年后才渐渐明白,这不是随意闲聊,而是父亲学术研究有所得的一种兴奋流露。这也是借此在为我们长知识。
父亲研究古代文学,从不局限于具体的作品,而是将它们摆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从宏观上去认识。因此,他不仅运用前人的考据方法,也运用近代的社会学等方法。
比如研究《诗经》,便在考据的同时也采用民俗学的方法,他也十分注意寻找现实生活中与《诗经》时代文化状态略同的有关材料来加以印证。当时司家营田间的男女对歌,也正可以印证《诗经》等古代作品中男女对唱传情这一原始风习,难怪他竟兴奋得忍不住要对我们这几个小孩子一吐为快了。□闻名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闻亭”是清华建筑系主任梁思成为纪念闻一多而建
闻一多治印
闻一多发表《最后一次的讲演》
清华园的清雅
1932年8月,父亲应聘回到母校清华大学担任中国文学系教授,他谢绝了中文系主任的职务。
1934年11月,新建的教授宿舍“新南院”落成。父亲分得了其中最大的寓所之一——72号。这里有大小房间共14间。电灯、电话、冷热水、卫生设备一应俱全。环境也十分幽静。宽敞的庭院由矮柏围成院墙,一条甬道直通居室。
这是父亲一生中住过得最好的居所了。他十分高兴,再一次施展了艺术家的才能,对新居进行了精心设计和布置。母亲说,“新南院”的住户,大多在院内栽种各种花卉。父亲却在甬道两旁植上碧绿的草坪。草坪上只各点缀一个鱼缸,里面几枝淡雅的荷花,几条金鱼在其间悠然游弋。放眼望去,别人家院里五彩缤纷,我们院中却满目青翠。
最令父亲自己满意的,大概要算他亲手在书斋窗前栽种的那几丛竹子了。他爱竹如宝,精心伺弄,使它们生长得枝繁叶茂,后来在昆明还时常念起来呢。
这潇潇翠竹、茸茸绿茵,透过书斋纱窗,与斋内满壁的古书、根雕的太师椅浑然一气,构成了一幅清新高逸、充满诗意的画面,人在其中,不由不勾起无穷的雅兴。
回到母校,父亲倍感亲切。清华园学术气氛浓厚,校内环境清静,父亲埋头书案潜心治学,正如他在《园内》一诗中所写的那样,像苍松一般“猛烈地”,像西山一般“静默地”工作。
真名士的熏陶
自武大以来,父亲便潜心古典文学。回清华后,完全沉迷于古籍并乐而忘返。这种痴情也和他近年来内心的苦闷矛盾不无关系。到清华的第二年,父亲在给老友饶孟侃的信中倾诉道:
我近来最痛苦的是发现了自己的缺陷,一种最根本的缺憾——不能适应环境。因为这样,向外发展的路既走不通,我就不能不转向内走。
“向内”的路果然越走越宽,他的研究不断拓展、深化,新的成果也不断涌现。除许多唐诗研究的成果外,从青大开始的《楚辞》研究,这时也多有所获;而《诗经》研究也硕果累累。冯友兰与叶公超后来谈起当代文人,都认为“由学西洋文学而转入中国文学,一多是当时的唯一的成功者”。
父亲也十分自信。他在对臧克家谈到陈梦家的考古成绩时说:
他也是受了我的一点影响。我觉得一个能写得出好诗来的人,可以考古,也可以做别的,因为心被磨得又尖锐又精炼了。
这颗诗人的心用在学术研究上,的确非同一般。郭沫若在父亲遇难后编《闻一多全集》,曾惊叹父亲治理古代文献:
那眼光的犀利、考索的赅博,立说的新颖而翔实,不仅是前无古人,恐怕还要后无来者的。
朱自清先生在谈到“学者中有诗人的闻一多”时,也特别指出了他治学的特色和独到之处,盛赞父亲的学术散文“简直是诗”。
有这样一颗诗人的心,讲课也非同凡响。这个时期,父亲开的课程有《诗经》《楚辞》《唐诗》《国学要籍》《中国古代神话》等,都非常受学生欢迎。赵俪生后来还生动地描述了老师对讲授气氛和意境的追求:
七点钟,电灯已经来了,闻先生高梳着他那浓厚的黑发,架着银边眼镜,穿着黑色的长衫,抱着他那数年来钻研所得的大叠大叠的手抄稿本,像一位道士样地昂然走进教室里。当同学们乱七八糟地起立致敬又复坐下之后,他也坐下了;但并不立即开讲,却慢条斯理地掏出自己的纸烟匣,打开来,对着学生露出他那洁白的牙齿作蔼然地一笑,问道:“哪位吸?”学生们笑了,自然并没有谁坦真地接受这风味的礼让。
于是,闻先生自己擦火吸了一支,使一阵烟雾在电灯光下,更浓重了他道士般神秘的面容。于是,像念“坐场诗”一样,他搭着极其迂缓的腔调念道:“痛-饮-酒-,熟读-离骚-,方得为真-名-士!”这样地,他便开讲起来。显然,他像旧中国的许多旧名士一样,在夜间比在上午讲得精彩,这也就是他为什么不惮其烦把上午的课移到黄昏以后的理由。有时,讲到兴致盎然时,他会把时间延长下去,直到“月出皎兮”的时候,这才在“凉露霏霏沾衣”中回到他的新南院住宅。
文研所的书香
1941年10月初,清华大学文科研究所在昆明北郊的龙泉村(即龙头村)司家营成立。文学部的工作由父亲主持,我们也随迁到所内居住。司家营离昆明城约20里,不受敌机干扰,村内常年绿荫掩映,花香飘逸,抗战中能有这样一个宁静美丽的处所治学,十分难得。
文研所的老师治学及住宿主要在二楼。那里的正房未经隔断,相当宽敞,是大家的工作室。我们习惯叫它“大楼”。“大楼”里摆了许多书架,除靠墙的一大溜儿,还有几架书横放着,把房间隔成了几个小空间。父亲他们就在这书海的空间里埋首伏案,潜心治学。我们后来常利用大人午休的时间悄悄去书架间玩捉迷藏。那高大的书架,那满架的古书,似乎永远在静静地散发着一种庄严神圣之气,吸引和震撼着我们幼小的心灵。
二楼西厢房是朱自清、浦江清、许维遹、李嘉言(后离去)、何善周诸位先生的卧室。那里我们没有进去过,但晚饭后常听到从里面传出笛声和一种轻柔婉转的戏曲声调,听大人们说,那是浦先生在哼昆曲呢,那还是我第一次听到昆曲,觉得它是那么新奇美妙。
长时间伏案后,父亲总喜欢在晚饭后靠在床上小憩一会儿,他也常在这时检查我们的作业。但就在这短暂的休息时间里,他脑袋里盘旋的也多是研究的那些内容。
1943年暑期,我和三哥小学毕业,考上了西南联大附中。父亲怕我们在入学前的长假里荒废了学业,给我们布置了一些作业,还要求每天写一篇日记。我如今还保存有一本当时的日记,里面就记着这样一件事——
八月二十日星期五
爸爸躺在床上说:“这几天,你们看见田里有男女各一人在唱山歌吗?你们猜这是为什么?”我们都猜不出。爸爸便说:“是在恋爱呀!”我们都很奇怪。
许多年后才渐渐明白,这不是随意闲聊,而是父亲学术研究有所得的一种兴奋流露。这也是借此在为我们长知识。
父亲研究古代文学,从不局限于具体的作品,而是将它们摆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从宏观上去认识。因此,他不仅运用前人的考据方法,也运用近代的社会学等方法。
比如研究《诗经》,便在考据的同时也采用民俗学的方法,他也十分注意寻找现实生活中与《诗经》时代文化状态略同的有关材料来加以印证。当时司家营田间的男女对歌,也正可以印证《诗经》等古代作品中男女对唱传情这一原始风习,难怪他竟兴奋得忍不住要对我们这几个小孩子一吐为快了。□闻名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