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工会媒体联动优势传播“一带一路”好声音——“全国工会媒体丝路行”(宝鸡站)综述
关键字:综述,媒体,丝路,工会
记者在国家级(眉县)猕猴桃产业园采访
9月11日,“全国工会媒体丝路行”(宝鸡站)大型采访活动圆满结束。
三天来,《工人日报》、《中国工人》杂志、中工网、《劳动报》等13家工会媒体,央广网、陕西日报驻宝鸡记者站等13家中省媒体,深入多家企业,现场感受宝鸡这座西部工业重镇的魅力。
三天来,参会的媒体通过纸媒、电视、广播、网站、两微一端等平台,全方位、多角度,立体报道了宝鸡雄厚的工业基础、装备制造业优势、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及璀璨的人文历史。
三天来,工会媒体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工会媒体作用,用一篇篇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弘扬了丝路精神,展现了新时代劳动者风采,用镜头和笔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作出了工会媒体人应有的贡献。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发挥工会媒体独特作用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全国工会媒体丝路行”是由陕西省总工会倡导,陕西工人报社和宝鸡市总工会主办,陕西省建设工会协办的一场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工会媒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一次生动实践。
工会媒体是各级工会组织重要的宣传阵地。中国工会十七大期间,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郭大为召集陕西代表会议时便提出,“工会要多干党委想干的事,多帮政府干好正在干的事,多做职工群众关心的事、操心的事。”此次“全国工会媒体丝路行”便是落实讲话精神的实践。同时也是落实郭大为提出的“当好陕西群团组织排头兵,力争陕西工会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的一次具体行动。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伟业。陕西省总工会副主席张剑在启动仪式上,进一步阐释了活动的目的和初衷。他说,举办这次活动,旨在通过媒体视野,聚焦丝路沿线陕甘宁青新等省区市抢抓“一带一路”机遇,在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文化繁荣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激励广大职工群众建功立业新时代。
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陕西工人报社社长、总编辑王琴茹在介绍活动部署时说,要把党委有号召、工会有行动贯穿工会媒体工作始终,团结教育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作为工会媒体人,要明确新时代党中央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记录时代变迁,为奋进者放歌,讲好中国故事,凝聚民族力量。
“践行‘四力’,砥砺初心使命”。9月9日下午,在媒体记者与企业对接会上,参会新闻人倡议,把此次活动提高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高度,通过工会媒体联动,使主流舆论更具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本报记者 刘强 摄
看中国来宝鸡
探秘宝鸡制造
凤鸣于岐,翔于雍。
宝鸡是华夏文明之源,是炎帝故里和周秦文化的发祥地。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镇馆之宝——西周青铜酒器何尊铭文:“宅兹中国,自兹乂民”是“中国”两字的最早记录。馆藏兵器、战车、农具代表着先秦时期制造业的精湛水平。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一五”和“三线”建设过程中,国家在宝鸡布局了一批工业项目,奠定了宝鸡工业基础。经过70年发展,工业企业达到6200余户,涵盖38个门类,317个行业,形成以机床工具、汽车及零部件、军工电子信息、石油铁路电力装备、机器人关键零部件为代表的“宝鸡制造”。目前,宝鸡正在由“制造”向“智造”转变,开始了装备中国、走向“一带一路”和全世界。
9月10日,记者们走进港珠澳大桥42万吨钢箱梁结构生产企业之一的中铁宝桥集团公司。一踏进企业生产线,大家便对钢桥梁、钢结构、铁路道岔等产品工艺产生了浓厚兴趣:看实物、探工艺、询规模、记笔记,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四力”)出击,新闻人的担当和使命瞬间跃入眼帘。
“宝鸡牛,宝鸡的企业更牛!”《浙江工人日报》宣传策划总监蔡东鸣说,高速道岔、钢箱梁结构等先进制造业技术以前都是国外垄断产品,中铁宝桥通过努力攻克了技术难关,支撑了中国高铁标准的问世,也为中国高铁走向“一带一路”奠定了技术基础,我们一定要挖掘报道好企业的科研成果。
“‘一带一路’沿线到处都有我们的身影。”中铁宝桥一工作人员看到媒体记者观看宣传展板时说,刚刚开通的马来西亚中马友谊大桥在“一带一路”沿线,钢箱梁结构就是我们提供的。说话间,自豪自信溢于言表。
数控机床是我国制造业最重要的“工业母机”,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标尺。走进宝鸡机床集团,大家认真倾听宝鸡机床智能数控系统和智能机床的前沿工艺,聚焦数字化工段两人管理一条生产线的高科技,挖掘宝鸡机床“中国芯”系统,实现智能化加速转型的一系列故事。
“宝鸡制造还有更多的惊喜!”宝鸡市市长惠进才说,宝鸡是38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之一,拥有国家级研发中心或分中心17个,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2件,有60多种产品销量居全国或世界同行业前列,一系列关键零部件、关键材料、关键设备扬名中外,港珠澳大桥、第一艘核潜艇、神州系列飞船都有宝鸡制造的贡献,我国大型客机C919上天、先进战机量产,4500米深潜器入海、导弹万里奔袭、空天电眼等多项高新装备也都与宝鸡工业相关。
目前,宝鸡的机床工具、钛产品、石油装备,苹果、猕猴桃等众多“宝鸡造”和“宝鸡产”漂洋过海、走出国门,沿着“一带一路”,走向全世界。
老劳模带出新劳模
宝鸡技工走向全国
青铜铸文明,模范首当先。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陈列文物,无论是鼎、簋、鬲,还是编钟、兵器和战车配饰,精益求精的工艺承载的先秦时期的工匠精神令人惊叹。
9月10日下午,大家参观了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贮藏基酒仓库的酒海(荆条编制的储酒大酒篓)。了解了古老酒海的制造工艺后,记者们纷纷为古人的匠心点赞。“酒海”是用秦岭荆条编制,用白棉布裹糊内壁,并在白棉布干透之后,再以麻纸进行百层裱糊,而每一层的麻纸裱糊均需要在上一层麻纸自然晾干之后才能进行,最后以菜油、蜂蜡等涂封。
“裱糊一层,在外层贴一张麻纸条做标记,确保100层,很是精细。”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工会主席陈军指着大酒海外壁说,白色七八公分宽,间隔有序的裱糊足足100个,不多不少。听了陈军的介绍,大家你争我抢,数着标记,触摸匠心。
宝鸡工匠之星,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酒体设计中心高级品酒师林克明随机品咂一口,便能识别酱香型、浓香型、凤香型具体白酒品牌,品出酒精度数和款型的工匠绝活,是不少媒体关注的焦点。明星基酒职工胡建勤、刘锋、冯涛和王胜利等酿酒师“三斤粮食酿造一斤酒”的精湛技艺和匠心传承,成为一些记者探秘3000年无间断酿造工艺的突破口。
“宝鸡有厚植工匠文化的土壤。”《中国工人》杂志总编辑李瑾是航空工业陕西宝成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子弟,从小生活在宝鸡的她评价说,宝鸡城市不大,但企业不少。大家接触的人,要么是一个企业的,要么是附近企业的,大家都是职工,没有谁看不起谁,工人阶级的地位一直较高,匠心文化一直比较浓厚。
宝鸡机床集团工匠培养模式,是宝鸡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一个试点,探索出一套成熟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在该集团田浩荣技能大师(劳模创新)工作室内,记者们详细聆听着“双五”人才素质提升工程(五级一线技能人才上升通道、五级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和运行模式。
“老劳模带出新劳模,值得上海一些企业学习。”《劳动报》副总编辑、工会中心总监赵迎佳一边查看他们的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责任书,一边点赞:技能大师带徒弟模式,有目标,有要求,有时间节点,不仅为企业培养了50多名市级以上高技能人才,也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队伍建设的一种有效尝试。
宝鸡机床集团工会主席袁炜介绍说,2017年,李克强总理来企业视察,亲切接见了三秦工匠李晓佳,给了广大职工巨大鼓舞。这两年,他们按照李克强总理寄予宝鸡“装备中国、走向世界”的殷切期望,不断优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为宝鸡产业工人队伍改革贡献了宝鸡机床的智慧。
企业发展离不开工匠,企业品牌也离不开工匠。王汝运是中铁宝桥的名片,白芝勇是中铁一局集团五公司宝鸡精测分公司的技术大拿,席小军是陕西汽车控股集团公司的骨干……
城市的知名度,也离不开工匠品牌。提起巨晓林,不仅是宝鸡的骄傲,也是全国产业工人的骄傲。提起宝鸡籍桥梁专家、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那更是中国的骄傲,世界的骄傲。
工会媒体联动
为“一带一路”放歌
凝心聚力,讲好丝路故事。
开放包容,传扬丝路精神。
9月10日晚,在“全国工会媒体丝路行”座谈会上,各家工会媒体社长、总编辑畅谈了此次活动的收获、认识以及未来的目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宝鸡是起点不是终点。参加活动的工会媒体将一路西行,真实、及时、生动、全面地报道“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国家及主要地区的发展进步,让人们透过媒体这扇窗,深切感知丝路精神的丰厚内涵和恒久魅力,为共建“一带一路”打下坚实根基。
本报记者薛生贵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记者在国家级(眉县)猕猴桃产业园采访
9月11日,“全国工会媒体丝路行”(宝鸡站)大型采访活动圆满结束。
三天来,《工人日报》、《中国工人》杂志、中工网、《劳动报》等13家工会媒体,央广网、陕西日报驻宝鸡记者站等13家中省媒体,深入多家企业,现场感受宝鸡这座西部工业重镇的魅力。
三天来,参会的媒体通过纸媒、电视、广播、网站、两微一端等平台,全方位、多角度,立体报道了宝鸡雄厚的工业基础、装备制造业优势、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及璀璨的人文历史。
三天来,工会媒体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工会媒体作用,用一篇篇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弘扬了丝路精神,展现了新时代劳动者风采,用镜头和笔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作出了工会媒体人应有的贡献。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发挥工会媒体独特作用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全国工会媒体丝路行”是由陕西省总工会倡导,陕西工人报社和宝鸡市总工会主办,陕西省建设工会协办的一场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工会媒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一次生动实践。
工会媒体是各级工会组织重要的宣传阵地。中国工会十七大期间,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郭大为召集陕西代表会议时便提出,“工会要多干党委想干的事,多帮政府干好正在干的事,多做职工群众关心的事、操心的事。”此次“全国工会媒体丝路行”便是落实讲话精神的实践。同时也是落实郭大为提出的“当好陕西群团组织排头兵,力争陕西工会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的一次具体行动。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伟业。陕西省总工会副主席张剑在启动仪式上,进一步阐释了活动的目的和初衷。他说,举办这次活动,旨在通过媒体视野,聚焦丝路沿线陕甘宁青新等省区市抢抓“一带一路”机遇,在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文化繁荣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激励广大职工群众建功立业新时代。
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陕西工人报社社长、总编辑王琴茹在介绍活动部署时说,要把党委有号召、工会有行动贯穿工会媒体工作始终,团结教育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作为工会媒体人,要明确新时代党中央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记录时代变迁,为奋进者放歌,讲好中国故事,凝聚民族力量。
“践行‘四力’,砥砺初心使命”。9月9日下午,在媒体记者与企业对接会上,参会新闻人倡议,把此次活动提高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高度,通过工会媒体联动,使主流舆论更具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本报记者 刘强 摄
看中国来宝鸡
探秘宝鸡制造
凤鸣于岐,翔于雍。
宝鸡是华夏文明之源,是炎帝故里和周秦文化的发祥地。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镇馆之宝——西周青铜酒器何尊铭文:“宅兹中国,自兹乂民”是“中国”两字的最早记录。馆藏兵器、战车、农具代表着先秦时期制造业的精湛水平。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一五”和“三线”建设过程中,国家在宝鸡布局了一批工业项目,奠定了宝鸡工业基础。经过70年发展,工业企业达到6200余户,涵盖38个门类,317个行业,形成以机床工具、汽车及零部件、军工电子信息、石油铁路电力装备、机器人关键零部件为代表的“宝鸡制造”。目前,宝鸡正在由“制造”向“智造”转变,开始了装备中国、走向“一带一路”和全世界。
9月10日,记者们走进港珠澳大桥42万吨钢箱梁结构生产企业之一的中铁宝桥集团公司。一踏进企业生产线,大家便对钢桥梁、钢结构、铁路道岔等产品工艺产生了浓厚兴趣:看实物、探工艺、询规模、记笔记,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四力”)出击,新闻人的担当和使命瞬间跃入眼帘。
“宝鸡牛,宝鸡的企业更牛!”《浙江工人日报》宣传策划总监蔡东鸣说,高速道岔、钢箱梁结构等先进制造业技术以前都是国外垄断产品,中铁宝桥通过努力攻克了技术难关,支撑了中国高铁标准的问世,也为中国高铁走向“一带一路”奠定了技术基础,我们一定要挖掘报道好企业的科研成果。
“‘一带一路’沿线到处都有我们的身影。”中铁宝桥一工作人员看到媒体记者观看宣传展板时说,刚刚开通的马来西亚中马友谊大桥在“一带一路”沿线,钢箱梁结构就是我们提供的。说话间,自豪自信溢于言表。
数控机床是我国制造业最重要的“工业母机”,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标尺。走进宝鸡机床集团,大家认真倾听宝鸡机床智能数控系统和智能机床的前沿工艺,聚焦数字化工段两人管理一条生产线的高科技,挖掘宝鸡机床“中国芯”系统,实现智能化加速转型的一系列故事。
“宝鸡制造还有更多的惊喜!”宝鸡市市长惠进才说,宝鸡是38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之一,拥有国家级研发中心或分中心17个,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2件,有60多种产品销量居全国或世界同行业前列,一系列关键零部件、关键材料、关键设备扬名中外,港珠澳大桥、第一艘核潜艇、神州系列飞船都有宝鸡制造的贡献,我国大型客机C919上天、先进战机量产,4500米深潜器入海、导弹万里奔袭、空天电眼等多项高新装备也都与宝鸡工业相关。
目前,宝鸡的机床工具、钛产品、石油装备,苹果、猕猴桃等众多“宝鸡造”和“宝鸡产”漂洋过海、走出国门,沿着“一带一路”,走向全世界。
老劳模带出新劳模
宝鸡技工走向全国
青铜铸文明,模范首当先。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陈列文物,无论是鼎、簋、鬲,还是编钟、兵器和战车配饰,精益求精的工艺承载的先秦时期的工匠精神令人惊叹。
9月10日下午,大家参观了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贮藏基酒仓库的酒海(荆条编制的储酒大酒篓)。了解了古老酒海的制造工艺后,记者们纷纷为古人的匠心点赞。“酒海”是用秦岭荆条编制,用白棉布裹糊内壁,并在白棉布干透之后,再以麻纸进行百层裱糊,而每一层的麻纸裱糊均需要在上一层麻纸自然晾干之后才能进行,最后以菜油、蜂蜡等涂封。
“裱糊一层,在外层贴一张麻纸条做标记,确保100层,很是精细。”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工会主席陈军指着大酒海外壁说,白色七八公分宽,间隔有序的裱糊足足100个,不多不少。听了陈军的介绍,大家你争我抢,数着标记,触摸匠心。
宝鸡工匠之星,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酒体设计中心高级品酒师林克明随机品咂一口,便能识别酱香型、浓香型、凤香型具体白酒品牌,品出酒精度数和款型的工匠绝活,是不少媒体关注的焦点。明星基酒职工胡建勤、刘锋、冯涛和王胜利等酿酒师“三斤粮食酿造一斤酒”的精湛技艺和匠心传承,成为一些记者探秘3000年无间断酿造工艺的突破口。
“宝鸡有厚植工匠文化的土壤。”《中国工人》杂志总编辑李瑾是航空工业陕西宝成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子弟,从小生活在宝鸡的她评价说,宝鸡城市不大,但企业不少。大家接触的人,要么是一个企业的,要么是附近企业的,大家都是职工,没有谁看不起谁,工人阶级的地位一直较高,匠心文化一直比较浓厚。
宝鸡机床集团工匠培养模式,是宝鸡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一个试点,探索出一套成熟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在该集团田浩荣技能大师(劳模创新)工作室内,记者们详细聆听着“双五”人才素质提升工程(五级一线技能人才上升通道、五级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和运行模式。
“老劳模带出新劳模,值得上海一些企业学习。”《劳动报》副总编辑、工会中心总监赵迎佳一边查看他们的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责任书,一边点赞:技能大师带徒弟模式,有目标,有要求,有时间节点,不仅为企业培养了50多名市级以上高技能人才,也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队伍建设的一种有效尝试。
宝鸡机床集团工会主席袁炜介绍说,2017年,李克强总理来企业视察,亲切接见了三秦工匠李晓佳,给了广大职工巨大鼓舞。这两年,他们按照李克强总理寄予宝鸡“装备中国、走向世界”的殷切期望,不断优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为宝鸡产业工人队伍改革贡献了宝鸡机床的智慧。
企业发展离不开工匠,企业品牌也离不开工匠。王汝运是中铁宝桥的名片,白芝勇是中铁一局集团五公司宝鸡精测分公司的技术大拿,席小军是陕西汽车控股集团公司的骨干……
城市的知名度,也离不开工匠品牌。提起巨晓林,不仅是宝鸡的骄傲,也是全国产业工人的骄傲。提起宝鸡籍桥梁专家、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那更是中国的骄傲,世界的骄傲。
工会媒体联动
为“一带一路”放歌
凝心聚力,讲好丝路故事。
开放包容,传扬丝路精神。
9月10日晚,在“全国工会媒体丝路行”座谈会上,各家工会媒体社长、总编辑畅谈了此次活动的收获、认识以及未来的目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宝鸡是起点不是终点。参加活动的工会媒体将一路西行,真实、及时、生动、全面地报道“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国家及主要地区的发展进步,让人们透过媒体这扇窗,深切感知丝路精神的丰厚内涵和恒久魅力,为共建“一带一路”打下坚实根基。
本报记者薛生贵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