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前8月累计净利润增长6.9%
三分之二已引进社会资本
9月18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深化改革添活力砥砺奋进新时代”媒体通气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8月,中央企业持续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9.4万亿元,同比增长5.4%;累计实现净利润9431.9亿元,同比增长6.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万亿元,同比增长9.8%。
充分发挥“顶梁柱”作用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国有企业实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国防建设、民生改善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国有企业发挥‘顶梁柱’作用,有力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表示,1949年至1998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业总产值由36.8亿元增长到3.4万亿元,增长了925.9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4.2%,明显高于同期世界工业增长4.1%和发展中国家增长5.5%的水平。1978年至2018年,全国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年均分别增长11.9%、10.3%;2018年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78.7万亿元)、所有者权益(63.1万亿元)分别达到1978年的247.1倍和130倍。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集中财力、物力,建设和发展了一大批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在我国逐步建立独立的、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过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在能源、交通、建筑、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重要产业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推动了行业技术的发展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服务国家开放发展中承担了一大批示范性带动性重大项目和标志性工程,形成了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等全方位的建设能力,在载人航天、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
国有企业模范履行社会责任。在带头参与脱贫攻坚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企业在定点扶贫县投入无偿帮扶资金超过110亿元;设立中央企业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中央企业在新疆、西藏、青海累计完成投资约1万亿元,捐助资金超过40亿元,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改革红利加速释放
70年来,我国国有企业体制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逐步成为面向市场竞争的、以质量效益为导向的现代企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央企业集团层面和子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工作全部完成,32家省级国资委所出资一级企业完成功能界定与分类工作。中央企业集团层面和2600多户全民所有制子企业全部完成公司制改制,实现了历史性突破。83家中央企业建立了外部董事占多数的董事会,中央企业所属二三级企业建立董事会的占比达到76%,各省级国资委所出资一级企业中建立董事会的占比达到90%,5家中央企业集团层面落实董事会职权试点稳步推进。
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加快建立。混改成为国企改革重要突破口。目前有三分之二的中央企业引进了各类社会资本,半数以上的国有资本集中在公众化的上市公司,各省区市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达到49%。混改企业积极推进市场化选人用人,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2013年至2018年实施混改的央企子企业中,混改后实现利润增长的企业超过七成。重要领域混改试点稳步推进,在10家中央企业和171家省属一级企业开展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试点,发挥了激活机制、留住人才的作用。
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先后完成18组35家企业重组,中央企业由113户调整至96户,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集中,在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交通运输、电信、煤炭等行业的占比达到80.1%。
随着全面深化国企改革的持续发力,改革增活力、强动力、释红利的效应充分发挥。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9月18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深化改革添活力砥砺奋进新时代”媒体通气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8月,中央企业持续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9.4万亿元,同比增长5.4%;累计实现净利润9431.9亿元,同比增长6.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万亿元,同比增长9.8%。
充分发挥“顶梁柱”作用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国有企业实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国防建设、民生改善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国有企业发挥‘顶梁柱’作用,有力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表示,1949年至1998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业总产值由36.8亿元增长到3.4万亿元,增长了925.9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4.2%,明显高于同期世界工业增长4.1%和发展中国家增长5.5%的水平。1978年至2018年,全国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年均分别增长11.9%、10.3%;2018年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78.7万亿元)、所有者权益(63.1万亿元)分别达到1978年的247.1倍和130倍。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集中财力、物力,建设和发展了一大批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在我国逐步建立独立的、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过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在能源、交通、建筑、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重要产业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推动了行业技术的发展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服务国家开放发展中承担了一大批示范性带动性重大项目和标志性工程,形成了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等全方位的建设能力,在载人航天、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
国有企业模范履行社会责任。在带头参与脱贫攻坚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企业在定点扶贫县投入无偿帮扶资金超过110亿元;设立中央企业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中央企业在新疆、西藏、青海累计完成投资约1万亿元,捐助资金超过40亿元,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改革红利加速释放
70年来,我国国有企业体制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逐步成为面向市场竞争的、以质量效益为导向的现代企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央企业集团层面和子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工作全部完成,32家省级国资委所出资一级企业完成功能界定与分类工作。中央企业集团层面和2600多户全民所有制子企业全部完成公司制改制,实现了历史性突破。83家中央企业建立了外部董事占多数的董事会,中央企业所属二三级企业建立董事会的占比达到76%,各省级国资委所出资一级企业中建立董事会的占比达到90%,5家中央企业集团层面落实董事会职权试点稳步推进。
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加快建立。混改成为国企改革重要突破口。目前有三分之二的中央企业引进了各类社会资本,半数以上的国有资本集中在公众化的上市公司,各省区市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达到49%。混改企业积极推进市场化选人用人,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2013年至2018年实施混改的央企子企业中,混改后实现利润增长的企业超过七成。重要领域混改试点稳步推进,在10家中央企业和171家省属一级企业开展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试点,发挥了激活机制、留住人才的作用。
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先后完成18组35家企业重组,中央企业由113户调整至96户,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集中,在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交通运输、电信、煤炭等行业的占比达到80.1%。
随着全面深化国企改革的持续发力,改革增活力、强动力、释红利的效应充分发挥。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