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360期:第02版 综合新闻

“局部破冰” 小机制发挥大作用

——宁陕县“四三二一”防范因病返贫工作机制探索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在全国范围内“先诊疗后付费”大政策无法解冻的背景下,宁陕县通过建立“四三二一”防范因病返贫工作机制,实现了局部“破冰”,帮助贫困大病患者实现了县域外就医的“先诊疗后付费”。

今年9月1日,筒车湾镇贫困户廖柏芳突发病毒性胃肠炎到宁陕县医院治疗,3天后病情加重,需紧急转入西安西电医院,可大额的住院押金让她犯了难。得知这一情况,安康市宁陕县医疗保障局立即给西电医院电汇3.5万元,随后患者顺利住院治疗。

个人患病,宁陕县医保局为何要汇钱助其治疗?原来,这得益于该县正在运行的“四三二一”防范因病返贫工作机制。

今年7月,宁陕县在全县探索建立“四三二一”防范因病返贫工作机制,实现了县域外大病就医“先诊疗后付费”,保障贫困群众及时看病、看得起病,不再因小病拖成大病而致贫返贫。那么“四三二一”究竟是什么样的机制,它是如何运行的,能起到怎样的作用?记者在宁陕县进行了相关采访。

“提前支付”,先诊疗后付费

整体医疗资源不足,大病、急症患者必须去省市二、三级医院就诊,无法享受先诊疗后结算政策,给患者家庭带来很大压力……这一现象引起了宁陕县医保局的重视。

“传统‘付费—诊疗—报销’医疗报销模式中的诊疗前高额押金,确实是贫困人群看病难的‘瓶颈’。”宁陕县医保局局长王新说,“这不仅加重了困难群众的经济负担,也增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资金风险。”

截至今年7月,宁陕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有425户属于因病致贫,占总贫困人口15.4%。

因病致贫返贫仍是宁陕县脱贫攻坚战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

如何防止因病返贫?宁陕县探索建立了“四三二一”防范因病返贫工作机制,由医保部门提前为贫困户支出医疗费用治疗,贫困户后续报销后再将提前支出费用归还,形成一个资金调度的缓冲,让贫困患者在重大疾病前能够“提前支付”,不延误病情,不因病举债。

“‘四三二一’机制包括‘不拔高、也不加重财政负担,防治结合、因病施策,严控转外诊疗、确保基金安全,救真急、真救急’四个原则,联合政府、政策性金融机构和社会爱心三方力量,建立县域外大病就医应急保障机制和危重病特困群体社会救助机制两大机制,最终实现真正解决贫困户县域外‘看病难’的问题。”宁陕县县长郑红丹介绍说。

“双重保障”,让看病不再困难

以“确保贫困患者得到及时医治,不在钱上犯难”为目的,宁陕县实施了政策性金融贷款和组织社会救助两种形式,对贫困群众进行“双重保障”,以重点解决“救急”和“救困”两大问题。

以政策性金融贷款为例,宁陕县医保局争取到了800万元政策性资金额度,设立“宁陕县县域外大病就医应急保障金”,由县医保部门负责资金的使用管理,按时将使用金额归还扶贫公司,扶贫公司统一结算,资金筹集过程中产生的财务成本由县财政全额补贴。

仅此一项,大大地保障了机制的运行。“患者或患者家属只需签署县域外大病就医应急保障申请承诺书,就可获得保障支持。”王新说,“对于县外就医无法及时筹措住院治疗费用的贫困患者,县上会在第一时间启动县域外大病就医应急保障机制,帮助解决‘先诊疗后付费’问题。”

今年,海棠园村贫困户汪光华被诊断出患有胸腺瘤,先后在各级医院住院5次,仅住院费用就达3.6万余元,又因需要化疗,费用高且不在报销范围内,近年打工积蓄全部用于看病。面对高额治疗费用,汪光华犯了愁。

“你只管安心治病,县里拨付了1.4万元大病就医应急保障金,帮你垫付了医疗费用。”宁陕县医保部门工作人员的话让汪光华宽慰不少,“四三二一”机制成了他新的生机。

不仅如此,对于因重疾出院后需要长期治疗、负债较多、生活陷入困境、返贫风险较高的贫困家庭,宁陕县会及时启动危重病特困群体社会救助机制,防止贫困群众因病返贫。

“局部破冰”,让保障覆盖全面

“这政策对老百姓实在是好,尤其我们这些得了慢性病的人,真是救了命!”四亩地镇柴家关村贫困户林清福说。今年7月,他因肝病、糖尿病导致一系列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关键时刻,宁陕县医院将他转诊至省人民医院就医,县医保中心承担了林清福前期就医的所有费用。通过宁陕县与定点医院设立的“绿色通道”,林清福顺利入院治疗。

宁陕县不仅通过现行医保扶贫标准和分级诊疗管理办法,坚决做到不浪费资源、不过度救助,严防一般性患者无原则转诊,还建立失信违约惩处机制以营造诚信履约的良好环境,达到了救真贫、真救贫的目的。

数据显示,宁陕县目前有15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15人享受该项政策支持,支出应急保障金9笔,累计资金19.5万元,返回19.5万元,无欠费现象。(本报记者 王何军)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