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402期:第01版 首版

春节源流长安说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首屈一指的节日,是最隆重、最红火、最盛大的开年第一佳节,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春节就是过年,而百节年为首。《尔雅·释天》一书上有:尧舜时称年曰“载”,夏代称年为“岁”,商代改岁称“祀”,周朝才称之为“年”。到了唐玄宗的开元盛世的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曾把“年”又改回了“载”,又过了14年,到唐肃宗至德三年(公元758年)又改“载”为“年”。改来改去,总之过年和农业丰收之季有关,《说文解字》对年最早的解释就是“谷熟也”。《谷粱传》中有“五谷皆熟为有年,五谷皆大熟为大有年”。“大有年”即大丰收年。

西周建都长安丰镐两京,周朝称“年”,意思即“年”之称呼始于陕西。

中国有阴历、阳历之分,阴历正月初一叫“春节”,即阳历正月初一叫“元旦”。中国人更重视阴历,阴历也称农历。这个传承久远的历法,基本上是在2000年前西汉时确定的。就是汉武帝时,经陕西韩城人“史圣”司马迁提议并参与,和落下闳、邓平等人在都城长安改《颛顼历》而另制的《太初历》。

《太初历》亦称汉历,以夏历正月为岁首,并把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以反映季节。“节”为月之始,“气”的最后一日为月之终。所以第一个月之始的节气“立春”,春与节组合在一起就被叫成春节了。不同的是南北朝时,人们把整个春季叫“春节”。

“春节”和“元旦”曾经是一回事。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

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解释:“正月朔日,谓之元旦”。《说文解字》中对“旦”字的解释很有意思,为“从日见一上,一,地也。”表示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就是早晨的意思。

“元旦”也叫“元日”。北宋王安石有诗为《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即阳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为新年;因为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

也有专家认为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所以古代民间都是在立春这一天过节,相当于现代的“春节”。唐长安城东郭墙正中偏北处有春明门,皇帝在唐长安城最东处的望春宫举行迎春大典。

过元旦仅是一天,而过年,即过春节时间要长得多。除过除夕和正月初一,可一直到正月十五,才算过完年。陕北民歌有“初一到十五”,即指过春节。春节时间跨度长,决定了它内容丰富,项目众多的特色。还囊括了不少派生出的小节日,例如春节前农历的十二月初八的腊八节,春节后的正月十五元宵节。

腊八节,意味着春节序幕已经拉开,民谣有:“碎娃碎娃你甭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元宵节,又名上元节、元夜、灯节。相传元宵节为汉文帝所定,是为了庆祝周勃等大臣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汉文帝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这一夜就叫元宵。司马迁和落下闳、邓平等人创建的《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书·音乐志》载:“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这也指隋都长安大兴城节日情景,到唐长安时“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达到盛极。

正月十五元宵节,赏月、吃元宵是必须的,象征春节一家团聚。陕西风俗中有“正月里闹元宵”之说。社会上要组织的有耍社火、狮子龙灯、跑旱船、竹马子、踩高跷等,还有一种芯子,在一根竹竿上捆上小孩子穿戏装,扮戏剧人物,在大街游演。

十五也叫灯节,陕西西安一带有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习俗,一般是舅舅给外甥送,民谚有“外甥打灯笼——照舅。”,还有“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灭了回家睡。”

“腊八节”为腊月初八的腊祭。从上古起,腊八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祈求丰收和吉祥。据《祀记·郊特牲》记载,腊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腊”;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的风俗。“腊八粥”作法简单,放黄豆、红豆、扁豆、大米、麦仁、薏米,五谷杂粮八种以上,以及桂圆、莲子、板栗、杏仁、花生、核桃、芝麻、枸杞、红枣、葡萄干等一起煮。

再有俗称“小年”的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年三十贴窗花、春联,贴门神、福字。年夜饭包饺子、蒸碗子、炸年糕,祭奠祖先,除夕夜守岁;大年初一迎喜神,放鞭炮,也叫放炮仗、爆竹。互相拜年、走亲戚、给小孩压岁钱;初二媳妇回娘家等等。过年燃放鞭炮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没有鞭炮就感觉年味不足。放鞭炮贺新春的历史,在我国已有两千余年。《诗经·小雅·庭燎》记载有“庭燎之光”,把竹竿放到大火里烧叫“庭燎”。竹竿燃烧后,竹竿膨胀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炸声,爆竹由此得名。爆竹、桃符、春联,都是古时用来去除邪魔鬼怪的。“桃符”,即在桃木板上写或刻上字,称“桃符”,后来演变为门神画神荼、郁垒,秦琼、敬德。

中国邮政在2000年1月29日发行《春节》邮票,全套3枚和小型张1枚,这是我国首次发行传统节日的邮票。这3枚邮票分别是“迎”“过”“庆”,表现了春节的三个重要阶段。第1枚“迎”的图案是“迎新春”,画面上媳妇剪窗花,姑娘贴窗花,表现的是年三十前为春节做准备的情景。第2枚“过”的图案是“辞旧岁”,画面上红灯高挂,两个小孩手捂着耳朵放鞭炮,表现的是欢度春节,大年初一的情景。第3枚“庆”的图案是“闹社火”,上边是舞龙灯,中下部两个青年男女一个跳扇舞,一个打腰鼓,表现的是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喜庆场面。小型张的图案是“除夕大团圆”,边框用绿色剪纸装饰出“雄鸡高唱”“连年有余”“万紫千红”的喜庆氛围,画面中营造出一幅阖家欢聚,守岁包饺子、团圆祥和、其乐融融、共度除夕的欢乐情景。

中国邮政还从2015年1月10日(农历腊月廿三小年期间)开始专门发行了《拜年》系列邮票,图案以两个卡通形象的儿童双手合抱作辑拜年的画面,衣着、配饰具有现代特点,旁边是代表中国建筑文化的门墩,背景的朱漆大门两边贴有一副对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门内有照壁一方,上贴福字和剪纸风格的羊形象。整个画面烘托出过年的热烈气氛。

而2016年1月10日发行的《拜年》系列邮票推出了中华春节吉祥物“年娃、春妮”。邮票画面上的“欢欢”“喜喜”身着民族传统服饰,“欢欢”戴“猴帽”,高举竹竿,挂着正在燃放的鞭炮,炮花如绽放的春之花,绚丽多彩;“喜喜”双手捂耳,一脸喜悦,笑逐颜开。两边春联上分别写有“爆竹声声辞旧岁,桃符户户贺新春”。

2017年1月10日发行《拜年》系列邮票,从2017年开始,《拜年》邮票将展开“民族大团结”的美丽画卷,围绕“欢欢喜喜过大年,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主题展开。主体形象“欢欢”和“喜喜”身着蒙古族传统服饰,以美丽的大草原为背累,手捧哈达,向全国各族人民拜年献哈达。蓝色的哈达象征着尊贵,白色的哈达象征着祝福,祥云象征着吉祥,蒙古包象征着幸福。邮票画面洋溢着“吉祥哈达迎春献,幸福花儿向日开”的喜庆气氛。

2018年1月10日发行《拜年》邮票,是《拜年》系列的第四套。邮票上“欢欢”“喜喜”在壮族聚居区向全国各族人民拜年。邮票画面中的粽子象征着富裕丰收,热情好客的壮族人过年时就会拿出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绣球则是壮族人的吉祥物,是壮族人传递爱情、亲情、友情的民族文化使者。中间桌子上摆放着柚子、香蕉、五色饭等当地特色水果和食物,打开的石榴籽粒粒饱满,紧紧抱在一起。背景衬以铜鼓和当地民居建筑。两侧的春联“三春景物随风至,五福人家接喜来”使整个画面洋溢着新年的喜庆画面。

另外,中国邮政从2003年开始,在每年农历的小年发行的一套年画邮票。其中2011年1月10日发行《凤翔木版年画》邮票,图案上有春节时要贴的年画门神“敬德”,加上《杨家埠木版年画》《朱仙镇木版年画》的门神邮票,正是执锏的秦琼。秦琼和敬德都是在唐代长安太极宫成门神的,以及《杨柳青木版年画》邮票图案上的陕西终南山下人的《钟馗》,让你有天下门神出长安的感觉。

□朱文杰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