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437期:第04版 视野

天花的前世今生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50后和60后的一代人,都有种牛痘的经历,或许已经记不得过程了,但是看看胳膊,没有几个人的胳膊上,看不出种牛痘的痕迹的。不要小看这个疤痕,正是它,带给我们生命的保障,不至于出生后的某一天就夭折了。在接种牛痘前的很长时间里,婴儿的存活率,不足70%。成人的寿命,在18世纪及以前,也只有四五十岁。

中国的人口基数,自秦皇汉武到明末,没有超过1.5亿的。当然不是繁衍的速度有问题,而是频仍的战乱、灾荒和瘟疫,使中国人很少经历过百年平顺的。中国人口的大幅度增长,是在18世纪这一百年。以1700年的统计,当时中国有1.5亿人,而此前一百年,也就是1600年,一百年里人口不增长,可见其折损的程度,有多么残酷。期间虽然经历了罕见的寒冷天气,但最主要的抑制,还是明清政权的交替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战争屠杀。

18世纪的人口爆增,也不是因为“康乾盛世”,只是因为闭关锁国的治理模式,才使肆虐世界的天花、霍乱、黑死病等瘟疫,在中国出现暂时的减缓。同时因为玉米和马铃薯的引进,才使人口不至于因饥馑大规模折损。

瘟疫为何在18世纪出现较长时期的滞缓呢?截至目前,还没有学者就此研究并得出可信的结论。但可以肯定,这个时期的中国医学,还基本停留在原始的阶段。中国人还没有享受到现代医学的庇佑,现代医学的建立,也是18世纪以后的事情。18世纪的欧洲,也呈现出人口增长的趋势,但增长的因由千差万别。比如英国,就得益于天花接种,才使婴儿的死亡率开始减少。

天花病毒如同今天的冠状病毒,也呈现出传播速度快、病症严重、死亡率高等特征。而且天花病毒的后遗症还“挂”在脸上,形成中国人所说的“麻子”,故称“天花”。

天花接种被引入英国,是在1721年。当时,接种的方法,也只是把“取自天花脓包的东西,注入在接受者皮肤上开的小伤口,以人为引发感染。个别人会因这样的手术发展成为严重的天花,甚至丢掉性命。而一般来说,接种后的症状往往比较轻微,只会留下一些小痘痘,而获得的免疫力则与自然患病无异”。(麦克尼尔《瘟疫与人》)

后来的接种,为什么被称为“牛痘”呢?

这得益于乡村医生爱德华·琴纳(1749—1823年)的“发现”。琴纳注意到,那些在奶牛场挤乳的妇女,好像从不患天花,“由此猜测她们可能是从乳牛身上感染了牛痘”(麦克尼尔《瘟疫与人》)。牛痘也是一种传染病,但是由于症状较轻,也很少死人,所以被人们常常忽略。后来,用牛痘接种后,对天花的免疫力的确形成了。琴纳于1798年把他关于接种牛痘的方法和经验汇集成书正式出版,而此前,欧洲已经广泛采用他发明的接种法了。

1768年,叶卡捷琳娜大帝把英国的医生请到皇宫给皇室的人接种,至于接种的方式,没有明确的记载;1775年路易十五死于天花后,普鲁士的腓特烈二世把接种术引入其王国;1776年,乔治·华盛顿命令为所有的士兵接种;1805年,拿破仑也在军队中接受了牛痘的接种。18世纪的后半叶到19世纪,天花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中国人对付天花,也曾进行过很多实践。最早的记载,是用感染天花的棉花棒插入鼻孔进行接种。这种方法据传是由中印边界的游方道士所传。后来,再由中国传入英国。但中国历史文献记载,早在11世纪,中国就有了天花接种的技术。但牛痘的接种,则源自欧洲。至于牛痘传入中国的时间,至今没有确切的说法,只是有很多文字,把中国接种天花的时间推演得很长。

直到1980年5月8日,人类才终于申明:威胁着人类几千年的天花,终于被消灭了,消灭天花病毒的药源,还是天花病毒自己。□高均善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