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在,我们心里就有底”
——记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西北工业集团职工孙军平
工作中的孙军平
5月23日上午,在中国兵器西北工业集团零件加工五分厂,精加二班的陈向辉正在一台数控机床前加工圆盘形核心部件。当看到班长孙军平走来,他立即上前夸赞新换的U形钻头——干活快、精度高。
半月前,经过多次论证和尝试,孙军平攻关的这项新工艺正式投入生产。与此前45项革新不一样的是,这次只是更换了钻头,就将原来四道工序合为一道,使效率、合格率、精度大大提升。
工作13年来,孙军平打破了多项公司记录——26岁成为最年轻的省级技术状元、入职6年便晋级高级技师……来到孙军平所在班组,35台设备上,几乎都有他革新的影子。
“以前效率低,生产进度跟不上需求。”班组成员张宏介绍说,“早些年,我们在加工一件常用微型设备中,需要挖出一条深20毫米、宽3毫米的凹槽,且误差不能大于0.02毫米。那时的砂轮打磨工艺,完成一件要半小时左右,加之该产品的加工量不断提高,改进工艺就迫在眉睫。”
孙军平在接到改进任务后,经过反复琢磨,提出了用铣刀代替打磨等思路。使该产品的加工速度缩短至七八分钟,误差仅为0.01毫米。
“师傅总能解决各种难题,只要他在,我们心里就有底。”徒弟赵喜涛佩服地说。
在加工一款批量零件中,要在直径不到10毫米的孔里横向打孔,且不能打透,难度可想而知。孙军平借助《军平深孔加工法》改进装夹设备,解决了这一难题;在加工不规则零件中,变形是影响精度的瓶颈,孙军平采用磁力吸盘做夹紧设备等革新,有效控制了变形;在加工高精度部件中,孙军平通过优化程序和刀具、改进装夹设备和加工顺序,为企业带来新订单……
2016年,孙军平编写了《关于班组管理“善小”工作法的实践和思考》,并在班组50名成员中系统化开展五小活动,取得显著成效——5人晋升高级技师、1人被评为陕西省技术能手、1人在全国技能大赛中拿到第4名的好成绩。
“业务过硬,人品过硬,道技合一就是他身上的工匠精神。”这是零件加工五分厂党总支书记王华峰对孙军平的评价。本报记者 薛生贵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工作中的孙军平
5月23日上午,在中国兵器西北工业集团零件加工五分厂,精加二班的陈向辉正在一台数控机床前加工圆盘形核心部件。当看到班长孙军平走来,他立即上前夸赞新换的U形钻头——干活快、精度高。
半月前,经过多次论证和尝试,孙军平攻关的这项新工艺正式投入生产。与此前45项革新不一样的是,这次只是更换了钻头,就将原来四道工序合为一道,使效率、合格率、精度大大提升。
工作13年来,孙军平打破了多项公司记录——26岁成为最年轻的省级技术状元、入职6年便晋级高级技师……来到孙军平所在班组,35台设备上,几乎都有他革新的影子。
“以前效率低,生产进度跟不上需求。”班组成员张宏介绍说,“早些年,我们在加工一件常用微型设备中,需要挖出一条深20毫米、宽3毫米的凹槽,且误差不能大于0.02毫米。那时的砂轮打磨工艺,完成一件要半小时左右,加之该产品的加工量不断提高,改进工艺就迫在眉睫。”
孙军平在接到改进任务后,经过反复琢磨,提出了用铣刀代替打磨等思路。使该产品的加工速度缩短至七八分钟,误差仅为0.01毫米。
“师傅总能解决各种难题,只要他在,我们心里就有底。”徒弟赵喜涛佩服地说。
在加工一款批量零件中,要在直径不到10毫米的孔里横向打孔,且不能打透,难度可想而知。孙军平借助《军平深孔加工法》改进装夹设备,解决了这一难题;在加工不规则零件中,变形是影响精度的瓶颈,孙军平采用磁力吸盘做夹紧设备等革新,有效控制了变形;在加工高精度部件中,孙军平通过优化程序和刀具、改进装夹设备和加工顺序,为企业带来新订单……
2016年,孙军平编写了《关于班组管理“善小”工作法的实践和思考》,并在班组50名成员中系统化开展五小活动,取得显著成效——5人晋升高级技师、1人被评为陕西省技术能手、1人在全国技能大赛中拿到第4名的好成绩。
“业务过硬,人品过硬,道技合一就是他身上的工匠精神。”这是零件加工五分厂党总支书记王华峰对孙军平的评价。本报记者 薛生贵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