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与长安都城的确立
公元前202年,一只小小蝴蝶的翅膀忽而一扇动,就将一个草根人物送到了历史的关键时刻。这个人应该与这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都一样,是不朽的。他,便是娄敬,一位不显于外,曾经的一介戍卒,却几乎决定了大汉帝国初期一系列重要国策的人物。
娄敬在历史上出现得着实奇怪,出场也堪称意外。他可谓是乱世奇才,却生卒年不详。我们只是在司马迁的《史记》中看到寥寥几笔,但也足以令这个戍卒名垂青史了。
娄敬,身为一名齐人,却一直戍守陇西,汉五年(公元前202年6月),娄敬从被征调去的陇西郡(今甘肃临洮)来到洛阳。此时的娄敬,一副西北人的打扮,且很是落魄。
一介戍卒,却极关心时政。娄敬听说汉高帝刘邦就在洛阳,而且决定要将帝都定在洛阳,他做出了一个改变自己人生命运和一座都城命运的决定。
此时的娄敬,扔掉了拉车子的横木,去拜见了同是齐人的虞将军。娄敬对虞将军说,他要求面见刘邦。作为同乡的虞将军,看到娄敬穿着破旧的衣袄,好意劝娄敬:你不能穿成这样去见高帝。我给你找件好点的衣服换上。
公元前202年2月3日,刘邦在定陶称帝,当月,从定陶来到洛阳。三四月间,汉高帝刘邦在诸侯大臣的簇拥下,住进了洛阳的南宫。赢得了楚汉战争的汉王朝,第一个问题就是准备在哪里建都。
都城是一个帝国政权的中枢和心脏,为国之根本。选得妥当与否,直接关系着天下的兴亡和长治久安。定都,绝非一个简单的首都选址问题,它还关系到人心所向、统治安全、资源分配。
穿着破旧皮袄的娄敬,在虞将军的引荐下,面见了汉高帝刘邦:“臣衣帛,衣帛见;衣褐,衣褐见。”刘邦震惊之余,却从穿着落魄的娄敬身上,感受到不凡的气质。同时,刘邦大概也想到娄敬的衣食住行肯定成问题,所以刘邦先赐给娄敬食物。待娄敬吃完,刘邦才询问娄敬所来何为?
娄敬直言不讳地问:陛下定都洛阳,是不是要与周朝比较一下兴盛?
这正是刘邦心中所想。刘邦自然说:然。
娄敬斩钉截铁地说:不应该定都洛阳。娄敬对比刘邦取得天下和周朝取得天下的不同之处,从历史的、地理的、军事的、民心的等等方面,陈述不宜建都洛阳的原因。这令刘邦意识到,立都城的确不只是地利的问题。无论洛阳有千般好,在尚且不能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立洛阳为国都还不是最理想之地。
娄敬又详细论证了建都关中的重要意义,他的核心其实就是一个:选择立都关中是明智之举。
娄敬大胆倡议定都关中,表现出的智慧和才能,深得高帝刘邦的赏识。刘邦对娄敬做出了两个封赏。一是赐娄敬姓刘,让贫困的娄敬有了家族的尊荣;二是刘邦给了娄敬一个封号:奉春君。
汉王朝初始,选择建都长安,是巩固政权具有重要意义的步骤。在这个问题上,固然说明娄敬胸怀全局,颇具政治眼光,另一方面也不能不说刘邦慧眼识人,择善而从,不以人废言。
长安,长治久安,一直都是人类不曾改变的美好生活的向往。
长安,这座古老的都城,因为娄敬的建言,开始了它作为都城的历史命运。长安,也因为汉丞相萧何的设计与督建,得以矗立在关中平原。
汉长安城是古丝绸之路东端起点、发源地、决策地,是与古罗马城并称的世界上最早的国际化大都市,因而有“东长安,西罗马”的美誉。不过,汉长安城是同一时期罗马城的4倍,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
汉长安城是汉文化的发源地,汉族、汉人、汉语、汉文化等历史概念诞生于此。“文景之治”、抗击匈奴、独尊儒术、汉武盛世、昭宣中兴、编撰《史记》等历史事件,也发生于长安城,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长安城,成为后来许多王朝关注的首善之区。据统计,中国古代统一王朝、割据政权和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共建立过217处都城,其中立都时间最长的地方就是长安。
宋代以前,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献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十三个王朝,三位流亡皇帝,和三位农民起义领袖,曾把都城建在长安城,历时长达1077年,这在中国古代都城史中,是绝无仅有的。
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雨,现在,这座汉长安城的城市地面遗存,还相当丰富。遗址内,未央宫前殿、天禄阁、石渠阁以及城墙等重要建筑遗址,至今仍耸立在现代化的西安城地面上,是中国大型都市遗址中保存较好的一座,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时期,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文化遗产。
娄敬提出建都长安之后,又提出了多个重大问题的建议,都关乎汉王朝的安定、安远与长治久安,对初立的汉王朝政权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张艳茜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公元前202年,一只小小蝴蝶的翅膀忽而一扇动,就将一个草根人物送到了历史的关键时刻。这个人应该与这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都一样,是不朽的。他,便是娄敬,一位不显于外,曾经的一介戍卒,却几乎决定了大汉帝国初期一系列重要国策的人物。
娄敬在历史上出现得着实奇怪,出场也堪称意外。他可谓是乱世奇才,却生卒年不详。我们只是在司马迁的《史记》中看到寥寥几笔,但也足以令这个戍卒名垂青史了。
娄敬,身为一名齐人,却一直戍守陇西,汉五年(公元前202年6月),娄敬从被征调去的陇西郡(今甘肃临洮)来到洛阳。此时的娄敬,一副西北人的打扮,且很是落魄。
一介戍卒,却极关心时政。娄敬听说汉高帝刘邦就在洛阳,而且决定要将帝都定在洛阳,他做出了一个改变自己人生命运和一座都城命运的决定。
此时的娄敬,扔掉了拉车子的横木,去拜见了同是齐人的虞将军。娄敬对虞将军说,他要求面见刘邦。作为同乡的虞将军,看到娄敬穿着破旧的衣袄,好意劝娄敬:你不能穿成这样去见高帝。我给你找件好点的衣服换上。
公元前202年2月3日,刘邦在定陶称帝,当月,从定陶来到洛阳。三四月间,汉高帝刘邦在诸侯大臣的簇拥下,住进了洛阳的南宫。赢得了楚汉战争的汉王朝,第一个问题就是准备在哪里建都。
都城是一个帝国政权的中枢和心脏,为国之根本。选得妥当与否,直接关系着天下的兴亡和长治久安。定都,绝非一个简单的首都选址问题,它还关系到人心所向、统治安全、资源分配。
穿着破旧皮袄的娄敬,在虞将军的引荐下,面见了汉高帝刘邦:“臣衣帛,衣帛见;衣褐,衣褐见。”刘邦震惊之余,却从穿着落魄的娄敬身上,感受到不凡的气质。同时,刘邦大概也想到娄敬的衣食住行肯定成问题,所以刘邦先赐给娄敬食物。待娄敬吃完,刘邦才询问娄敬所来何为?
娄敬直言不讳地问:陛下定都洛阳,是不是要与周朝比较一下兴盛?
这正是刘邦心中所想。刘邦自然说:然。
娄敬斩钉截铁地说:不应该定都洛阳。娄敬对比刘邦取得天下和周朝取得天下的不同之处,从历史的、地理的、军事的、民心的等等方面,陈述不宜建都洛阳的原因。这令刘邦意识到,立都城的确不只是地利的问题。无论洛阳有千般好,在尚且不能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立洛阳为国都还不是最理想之地。
娄敬又详细论证了建都关中的重要意义,他的核心其实就是一个:选择立都关中是明智之举。
娄敬大胆倡议定都关中,表现出的智慧和才能,深得高帝刘邦的赏识。刘邦对娄敬做出了两个封赏。一是赐娄敬姓刘,让贫困的娄敬有了家族的尊荣;二是刘邦给了娄敬一个封号:奉春君。
汉王朝初始,选择建都长安,是巩固政权具有重要意义的步骤。在这个问题上,固然说明娄敬胸怀全局,颇具政治眼光,另一方面也不能不说刘邦慧眼识人,择善而从,不以人废言。
长安,长治久安,一直都是人类不曾改变的美好生活的向往。
长安,这座古老的都城,因为娄敬的建言,开始了它作为都城的历史命运。长安,也因为汉丞相萧何的设计与督建,得以矗立在关中平原。
汉长安城是古丝绸之路东端起点、发源地、决策地,是与古罗马城并称的世界上最早的国际化大都市,因而有“东长安,西罗马”的美誉。不过,汉长安城是同一时期罗马城的4倍,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
汉长安城是汉文化的发源地,汉族、汉人、汉语、汉文化等历史概念诞生于此。“文景之治”、抗击匈奴、独尊儒术、汉武盛世、昭宣中兴、编撰《史记》等历史事件,也发生于长安城,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长安城,成为后来许多王朝关注的首善之区。据统计,中国古代统一王朝、割据政权和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共建立过217处都城,其中立都时间最长的地方就是长安。
宋代以前,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献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十三个王朝,三位流亡皇帝,和三位农民起义领袖,曾把都城建在长安城,历时长达1077年,这在中国古代都城史中,是绝无仅有的。
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雨,现在,这座汉长安城的城市地面遗存,还相当丰富。遗址内,未央宫前殿、天禄阁、石渠阁以及城墙等重要建筑遗址,至今仍耸立在现代化的西安城地面上,是中国大型都市遗址中保存较好的一座,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时期,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文化遗产。
娄敬提出建都长安之后,又提出了多个重大问题的建议,都关乎汉王朝的安定、安远与长治久安,对初立的汉王朝政权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张艳茜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