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战士的品格和风骨
——缅怀著名诗人、杂文家毛锜
2013年10月10日,作者与毛锜(右)在西安合影。
惊悉毛锜老兄4月2日17时36分仙逝,十分悲痛。毛锜兄享年88岁,88本是中华传统的吉祥之数啊!却怎么突然变得如此残酷无情?
我和毛锜兄相识,缘于他的一篇精美祭文。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每年清明节,都有大批海内外炎黄子孙,前往位于桥山的黄帝陵寻根问祖。声势浩大的祭奠拜谒活动自然少不了祭文,1989年清明节的祭文大气磅礴,文采华美,音韵铿锵,令人称道。
这篇祭文的作者,就是“一理心内融,万卷胸中饱;信口吐珠玑,词源三峡倒”《解人颐广集·读书吟》的诗人、杂文家毛锜。
我那时醉心涂鸦,也有一些诗文见诸报端。毛锜兄是诗词大家。在一次创作交流会上,挨他而坐,约他为我们准备复刊的《三原报》龙桥副刊著文,他欣然应允,不久,就给我寄来一篇精美散文《热土——对三原的忆念》,刊发在第1期《三原报》龙桥副刊头条。此后,他先后寄来几篇美文,支持我们这份地方小报,让我非常感激。日后,我俩有著作面世,即题名互赠,在这单纯而又深切的文学往来中,日益相知相识。
毛锜的诗词成名之路
帝都咸阳北五陵原,也许是块风水宝地,无数帝王将相都将这里作为自己最后的归宿之处。1932年10月1日(农历九月初二),毛锜就出生在这五陵原上北贺村一个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普通农民家里。他少不更事,贪玩成性,逃学之后,被老师派了几个五大三粗的学生,将其拖到学校。贫寒的家境,父老的期望,迫使他学习日益用功,他很快从一个顽童转变成为一个学习尖子。9岁那年,他望着村东上张村机场一架冲天的双翼飞机,信口诌道:“遥望上张机场中,黄尘滚滚蔽晴空;忽见平地飞机起,宛若一只大蜻蜓。”这是他从未发表、却是一首自抒童年情怀的天籁之作。
升入周陵中学,他的语文成绩遥遥领先,国文老师曾将他的骈体作文《捉蟋蟀》当范文朗读。他的一篇诗体周记《雪花自述》,老师竟破天荒打了99分。
南下西安,考入省立一中,看同学万春霖给上海《开明少年》《中学生》等杂志投稿,他也以雨天回家取面为素材,写了第一篇散文《取面记》投寄,在上海《中华少年》上发表,署名是他的学名毛金法。16岁的他终于在1948年孕育出了他的第一个文学宁馨儿。他欣喜地用稿费买了一支当时极为珍贵的墨绿色自来水笔。
贫穷,将他由自费的高中撵入刚刚成立,不用自己掏钱的西北团校,成为首期学员。他改名毛锜,当时仅出于对南宋名将刘锜的景仰,后读清人于鬯(同畅,音chang)的《香草校书》(为《诗经》所作的校注),才明白“江淮之间谓斧曰锜”。他喜爱杂文,杂文也如利斧一般,锜也名副其实。
50年代初,在如火如荼的生活中,他写出了第一首新诗《献给中国人民志愿军》,发表在《群众日报》上。毕业后,他和李沙铃、何金铭都进了西北团委的《新青年报》,成了新中国第一代新闻记者。轰轰烈烈的“三反五反”运动摧枯拉朽,他连写了几篇有分量的通讯,引起广泛关注,被调入《群众日报》。他志存高远,想进高等学府深造,总编辑丁济沧查看了他的申请报告后,在报告上批示:按你现在的水平,没必要再上大学。使他从此坚定了走自学成才的道路。
初到《群众日报》,他被分配在农村组,派往关中三个报道点之一——兴平,先后采写了小麦育种专家许敬璋等先进模范的长篇报道。饭后茶余,光风霁月,他则以诗歌为情人,以杂文为挚友。
1956年,他的诗歌《致北京》和《造林英雄之歌》,如并蒂之花,喷香吐艳于三秦大地。在西安青年业余创作评奖中获奖。同年,他的首篇杂文《一字之差》面世,犀利的笔锋,挑开了官僚主义的面纱。
展翅高翔的创作之路
一个人总是见事太明又偏好直言,自然也叫顶头上司恼火。从1957年冬季起,他便成了“下乡专业户”,不少人为他鸣不平,他却如虎归山、似龙入海,乐不思蜀。结果歪打正着,使他对中国农村、农民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使他和那些浑身灰蒙蒙尘土的父老乡亲心心相印。他的诗品、文品、人品逐渐被大家所认同。1964年,他在三原县独李公社仁里大队蹲点搞“社教”时,陕西省青联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要特邀一名新闻界的委员,那当然非他莫属了。
陕西省举办现代戏汇演,省委宣传部部长吴钢调他到渭南双王深入生活。经过数十个日日夜夜的鏖战,他创作出大型秦腔剧本《拦洪曲》,得到戏剧界人士好评。正当他和“五一剧团”的导演们着手排练时,“文革”爆发,他首当其冲,成了“黑笔杆子”,“广阔天地”又成了他的唯一去处。
1969年,陕西省第一批“广大干部下放劳动”,他和报社60个同行一起被发配到永寿店头山区。握笔的手握起了锄把、锨把、镢把。一年后,咸阳地委想从中选调几个笔杆子,他成了首位人选。进地委宣传部,他和郭超人合写了通讯《咸阳防旱抗旱记事》,在《人民日报》刊发半版。他又单独赴户县农村,采写了长篇报告文学《农民女画家》,在《人民日报》上发了满满一版,引起社会极大反响,也颇引文坛注目。
1977年6月,他顺理成章地调到陕西省文艺创作研究室(后改名为陕西省作家协会),开始了专业文学创作生涯。
闪烁正义光芒的文坛多面手
毛锜,曾在《北京日报》上发表杂文《十八般武艺外论》,其实,他本人就是个多面手。他写诗词,写评论,写小说,写散文,写报告文学,写电影、电视剧本。在《中国新文艺大系》丛书中,有四个门类的专集都收录有他的作品。在一次接待外地作家活动中,主持人介绍毛锜时说:“他是我们这里的‘全能冠军’。”毛锜忙引用外国谚语自我解嘲:“全能的杰克,其实是无能的杰克。”
他的诗歌题旨宏大,思想邃密,神驰四极,情卷八荒,妙句迭出,脍炙人口。其中,《司马祠漫想》获1979-1980年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作品奖。西北地区入围者仅二人,一是杨牧,一是毛锜,为中国西部文学增添了光彩。
复杂的社会阅历和厚重的时代映像,使毛锜在80年代后,对杂文情有独钟,他的数百篇杂文,无不闪烁着正义的光芒。无论是《争鸣与勇气》《真话、假话和空话》,还是《牛西红柿的幽默与教训》《不使人间造孽钱》《做官热可虑》,都表达了他对党、对国家、对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的忧患意识。他的杂文思想深刻,见解独到,“举重若轻,纡徐开阔”,鞭辟入里,痛快淋漓;内容厚重,涉猎广泛,戏谑幽默,娓娓动人,妙语连珠,阅读起来,如同咀嚼压缩饼干一样耐嚼,更似品尝速溶咖啡一样香醇。他的杂文不仅让国人爱不释手,而且引起域外传媒关注。他评点中美女排赛的杂文《英雄失路寻常事》,国内两家报刊发表后,1985年11月24日被美国旧金山的《时代报》特别转载。他的杂文集《北窗散笔》(1989年)出版后,反响强烈。宁夏银川市首席评论家高嵩认为:“既批判了中国式的庸俗,又无狞厉之色,堂堂正正,凛然有不犯之气,以情为文,以理为文,以学问为文,路数宽活,绝无虚华。”
春种秋收,他先后出版了《云帆集》《世界第八奇迹发现记》《听雪记》《黄河揽胜》《种金坪闲话》《昆虫学家传奇》《南泥湾·红叶·雪》等诗文集,总计达数百万字。不少篇章还被收入上海、天津等地出版的多种文选。
博古通今的文坛杂家毛锜,在步入人生金秋之后,依旧笔耕不辍,正是“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诗〈墨梅〉》尽管白发幡然,他的脉搏却和时代一起跳动。有人攻击鲁迅,他拍案而起,奋力痛斥;有人宣扬邪数,他引经据典,口诛笔伐;面对各种腐败,他揭示危害,剖析根源……始终保持着一个文艺战士的品格和风骨!
走进他的居室,桌边是书,桌底是书,柜中藏书,柜顶摞书,屋角堆书,枕旁置书……仿佛走进了一个书的海洋。
先贤有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看来,要做一个真正学养有素的作家,非此别无他途。□吴树民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2013年10月10日,作者与毛锜(右)在西安合影。
惊悉毛锜老兄4月2日17时36分仙逝,十分悲痛。毛锜兄享年88岁,88本是中华传统的吉祥之数啊!却怎么突然变得如此残酷无情?
我和毛锜兄相识,缘于他的一篇精美祭文。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每年清明节,都有大批海内外炎黄子孙,前往位于桥山的黄帝陵寻根问祖。声势浩大的祭奠拜谒活动自然少不了祭文,1989年清明节的祭文大气磅礴,文采华美,音韵铿锵,令人称道。
这篇祭文的作者,就是“一理心内融,万卷胸中饱;信口吐珠玑,词源三峡倒”《解人颐广集·读书吟》的诗人、杂文家毛锜。
我那时醉心涂鸦,也有一些诗文见诸报端。毛锜兄是诗词大家。在一次创作交流会上,挨他而坐,约他为我们准备复刊的《三原报》龙桥副刊著文,他欣然应允,不久,就给我寄来一篇精美散文《热土——对三原的忆念》,刊发在第1期《三原报》龙桥副刊头条。此后,他先后寄来几篇美文,支持我们这份地方小报,让我非常感激。日后,我俩有著作面世,即题名互赠,在这单纯而又深切的文学往来中,日益相知相识。
毛锜的诗词成名之路
帝都咸阳北五陵原,也许是块风水宝地,无数帝王将相都将这里作为自己最后的归宿之处。1932年10月1日(农历九月初二),毛锜就出生在这五陵原上北贺村一个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普通农民家里。他少不更事,贪玩成性,逃学之后,被老师派了几个五大三粗的学生,将其拖到学校。贫寒的家境,父老的期望,迫使他学习日益用功,他很快从一个顽童转变成为一个学习尖子。9岁那年,他望着村东上张村机场一架冲天的双翼飞机,信口诌道:“遥望上张机场中,黄尘滚滚蔽晴空;忽见平地飞机起,宛若一只大蜻蜓。”这是他从未发表、却是一首自抒童年情怀的天籁之作。
升入周陵中学,他的语文成绩遥遥领先,国文老师曾将他的骈体作文《捉蟋蟀》当范文朗读。他的一篇诗体周记《雪花自述》,老师竟破天荒打了99分。
南下西安,考入省立一中,看同学万春霖给上海《开明少年》《中学生》等杂志投稿,他也以雨天回家取面为素材,写了第一篇散文《取面记》投寄,在上海《中华少年》上发表,署名是他的学名毛金法。16岁的他终于在1948年孕育出了他的第一个文学宁馨儿。他欣喜地用稿费买了一支当时极为珍贵的墨绿色自来水笔。
贫穷,将他由自费的高中撵入刚刚成立,不用自己掏钱的西北团校,成为首期学员。他改名毛锜,当时仅出于对南宋名将刘锜的景仰,后读清人于鬯(同畅,音chang)的《香草校书》(为《诗经》所作的校注),才明白“江淮之间谓斧曰锜”。他喜爱杂文,杂文也如利斧一般,锜也名副其实。
50年代初,在如火如荼的生活中,他写出了第一首新诗《献给中国人民志愿军》,发表在《群众日报》上。毕业后,他和李沙铃、何金铭都进了西北团委的《新青年报》,成了新中国第一代新闻记者。轰轰烈烈的“三反五反”运动摧枯拉朽,他连写了几篇有分量的通讯,引起广泛关注,被调入《群众日报》。他志存高远,想进高等学府深造,总编辑丁济沧查看了他的申请报告后,在报告上批示:按你现在的水平,没必要再上大学。使他从此坚定了走自学成才的道路。
初到《群众日报》,他被分配在农村组,派往关中三个报道点之一——兴平,先后采写了小麦育种专家许敬璋等先进模范的长篇报道。饭后茶余,光风霁月,他则以诗歌为情人,以杂文为挚友。
1956年,他的诗歌《致北京》和《造林英雄之歌》,如并蒂之花,喷香吐艳于三秦大地。在西安青年业余创作评奖中获奖。同年,他的首篇杂文《一字之差》面世,犀利的笔锋,挑开了官僚主义的面纱。
展翅高翔的创作之路
一个人总是见事太明又偏好直言,自然也叫顶头上司恼火。从1957年冬季起,他便成了“下乡专业户”,不少人为他鸣不平,他却如虎归山、似龙入海,乐不思蜀。结果歪打正着,使他对中国农村、农民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使他和那些浑身灰蒙蒙尘土的父老乡亲心心相印。他的诗品、文品、人品逐渐被大家所认同。1964年,他在三原县独李公社仁里大队蹲点搞“社教”时,陕西省青联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要特邀一名新闻界的委员,那当然非他莫属了。
陕西省举办现代戏汇演,省委宣传部部长吴钢调他到渭南双王深入生活。经过数十个日日夜夜的鏖战,他创作出大型秦腔剧本《拦洪曲》,得到戏剧界人士好评。正当他和“五一剧团”的导演们着手排练时,“文革”爆发,他首当其冲,成了“黑笔杆子”,“广阔天地”又成了他的唯一去处。
1969年,陕西省第一批“广大干部下放劳动”,他和报社60个同行一起被发配到永寿店头山区。握笔的手握起了锄把、锨把、镢把。一年后,咸阳地委想从中选调几个笔杆子,他成了首位人选。进地委宣传部,他和郭超人合写了通讯《咸阳防旱抗旱记事》,在《人民日报》刊发半版。他又单独赴户县农村,采写了长篇报告文学《农民女画家》,在《人民日报》上发了满满一版,引起社会极大反响,也颇引文坛注目。
1977年6月,他顺理成章地调到陕西省文艺创作研究室(后改名为陕西省作家协会),开始了专业文学创作生涯。
闪烁正义光芒的文坛多面手
毛锜,曾在《北京日报》上发表杂文《十八般武艺外论》,其实,他本人就是个多面手。他写诗词,写评论,写小说,写散文,写报告文学,写电影、电视剧本。在《中国新文艺大系》丛书中,有四个门类的专集都收录有他的作品。在一次接待外地作家活动中,主持人介绍毛锜时说:“他是我们这里的‘全能冠军’。”毛锜忙引用外国谚语自我解嘲:“全能的杰克,其实是无能的杰克。”
他的诗歌题旨宏大,思想邃密,神驰四极,情卷八荒,妙句迭出,脍炙人口。其中,《司马祠漫想》获1979-1980年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作品奖。西北地区入围者仅二人,一是杨牧,一是毛锜,为中国西部文学增添了光彩。
复杂的社会阅历和厚重的时代映像,使毛锜在80年代后,对杂文情有独钟,他的数百篇杂文,无不闪烁着正义的光芒。无论是《争鸣与勇气》《真话、假话和空话》,还是《牛西红柿的幽默与教训》《不使人间造孽钱》《做官热可虑》,都表达了他对党、对国家、对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的忧患意识。他的杂文思想深刻,见解独到,“举重若轻,纡徐开阔”,鞭辟入里,痛快淋漓;内容厚重,涉猎广泛,戏谑幽默,娓娓动人,妙语连珠,阅读起来,如同咀嚼压缩饼干一样耐嚼,更似品尝速溶咖啡一样香醇。他的杂文不仅让国人爱不释手,而且引起域外传媒关注。他评点中美女排赛的杂文《英雄失路寻常事》,国内两家报刊发表后,1985年11月24日被美国旧金山的《时代报》特别转载。他的杂文集《北窗散笔》(1989年)出版后,反响强烈。宁夏银川市首席评论家高嵩认为:“既批判了中国式的庸俗,又无狞厉之色,堂堂正正,凛然有不犯之气,以情为文,以理为文,以学问为文,路数宽活,绝无虚华。”
春种秋收,他先后出版了《云帆集》《世界第八奇迹发现记》《听雪记》《黄河揽胜》《种金坪闲话》《昆虫学家传奇》《南泥湾·红叶·雪》等诗文集,总计达数百万字。不少篇章还被收入上海、天津等地出版的多种文选。
博古通今的文坛杂家毛锜,在步入人生金秋之后,依旧笔耕不辍,正是“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诗〈墨梅〉》尽管白发幡然,他的脉搏却和时代一起跳动。有人攻击鲁迅,他拍案而起,奋力痛斥;有人宣扬邪数,他引经据典,口诛笔伐;面对各种腐败,他揭示危害,剖析根源……始终保持着一个文艺战士的品格和风骨!
走进他的居室,桌边是书,桌底是书,柜中藏书,柜顶摞书,屋角堆书,枕旁置书……仿佛走进了一个书的海洋。
先贤有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看来,要做一个真正学养有素的作家,非此别无他途。□吴树民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