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467期:第04版 视野

西安曾经的阿房区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西安市的行政区划中,城圈内有碑林、莲湖、新城三个区,城圈外有雁塔、未央、灞桥、阎良、长安、临潼六个区,现在又改高陵县为高陵区,改户县为鄠邑区,里外共十一个区。但其历史上还曾经有个阿房区,如今却鲜为人知,或者被人忘记了。

《西安市志》记载:“1954年9月25日,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报内务部批准……同时将西安市原辖12个区……合并调整为9个区……阿房区,由原十二区和从长安县划来的郭杜区十一乡、三桥区四、五、六乡和三桥镇及斗门区四、五、六、七乡组成,区人民政府驻人民村(原解家村),辖西郊西至漆渠河地区。”这是阿房区最早出现的时间,说明它是西安市建国后首次调整区划就出现的九个最早以地代替序数命名的辖区之一。

阿房区之名来源于秦阿房宫。“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戍(shù)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唐代诗人杜牧《阿房宫赋》中对其兴建与毁灭的生动描写,和对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历史教训的生动形象总结,早就使阿房宫天下闻名了。

阿房区在西安历史上曾经风光一时。《西安市志》明确记载:1960年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中,西安市再次调整区划,5月20日曾宣布将莲湖、碑林、新城三区撤销,其原来管辖的区域:“莲湖区划归阿房区;碑林区划归雁塔区……新城区东郊划归灞桥区,其余划归未央区。”发现这个记载的时候,我先是以为自己眼花了,因为我虽然迷信志书的权威,但却知道这样记载肯定是错误的,或者不完全准确。原因是我记得当年我家所在的西安西南城角的西大街公社,六十年代初是归雁塔区管辖。随手查了下《莲湖区志》,上面也明明记载着:“在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中,西安市人民委员会1960年4月20日经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同意,西安市调整区划,莲湖区建制撤销,北院门、青年路、城隍庙后街三个公社地区划归阿房区,建立阿房区莲湖人民公社,俗称大社,原三公社为分社。西关公社划归阿房区土门人民公社,改名安定门分社。北关、红庙坡公社划入未央区为大明宫人民公社两个分社,西大街公社划入雁塔区为南院门公社一个分社。5月1日正式对外办公。”和我的记忆正相吻合。说明莲湖区建制撤销后,被“瓜分”给了阿房、未央、雁塔三区。而非如《西安市志》所记载的:“莲湖区划归阿房区”。

其中,莲湖区所辖的西大街公社就是划给了雁塔区。《莲湖区志》还记载:“1982年1月,居住和土地花插于域内的雁塔区潘家村公社……划归莲湖区。”可见雁塔区确实管辖过玉祥门外的潘家村公社,而且这个潘家村公社范围出乎意料得大,有“三民村、大土门、西关、新桃园、糜家桥、草阳村、北火巷及潘家村等27个大队”。

据《西安市志》和《莲湖区志》记载,1962年4月7日,经批准,恢复新城、莲湖建制,各区辖域恢复到1960年5月以前的界线。1962年7月,莲湖区建制恢复,大社建制撒销,分社仍称人民公社。北关、红庙坡、西大街、青年路、北院门、城隍庙后街等六个公社复归莲湖区所辖。1965年9月撤销了灞桥、雁塔、阿房、未央区建制,辖区合并为一个,统称为郊区,阿房区从此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其所辖西关、土门、桃园和三桥等四个公社都划归了莲湖区。满打满算,这个当年西安最红火、规模也最大的阿房区,一共存在了大约11年,其中合并了莲湖区大部分区域的时间,差不多为5年。

从《未央区志》上可以看到:阿房区成立之初,主要辖区为今未央区的三桥区三个乡。但是之后,1956年7月,将阿房区的建章乡(原第六乡)、后围寨乡(原第七乡)、阿房宫乡(原第八乡)、北十桥乡(原第九乡)合并组建为阿房宫乡。……1959年3月咸阳的沣东人民公社新店子、敖家二个生产队划归阿房区,属阿房宫人民公社管辖。还有潘家村人民公社的阎庄村、十里铺两个生产大队迁入阿房宫人民公社辖区。……1960年5月阿房区三桥人民公社驻三桥街,辖阿房宫农村分社和三桥、西纺两个城市分社。……阿房区阿房宫人民公社辖建章(驻三桥街)、后围寨、和平三个管区。直到1965年阿房区撤销。□朱文杰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