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6997期:第08版 陕煤四版

又是一年粽飘香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倪小红

不知不觉,又到了一年的端午节了,早上刚上班父亲便打来电话,说他让表哥为我捎来了槲叶粽子。

我的老家在陕西洛南,槲叶是我们老家深山里面的一种野生植物,形如芭蕉扇,外观漂亮,大小如夏日人们纳凉用的扇子。每当端午节前,山里人会上山大量采摘。采摘回家的新鲜叶子比较容易打卷但可以长期存放,想用的时候用开水一泡又可以恢复原样。槲叶用来包粽子时需加水煮熟,水煮过后的槲叶不仅颜色黄亮好看而且香味诱人、沁人心脾。远远地会飘来一股清香,让人闻之胃口即来。槲叶,简直像是上帝馈赠给山里人端午节的礼物。

到了端午节的前一天,家家户户都忙活起来,母亲和各家的婶婶、大娘们都放下手中的农活,早早将煮好的槲叶和称好的糯米、小米、高粱、红枣、豆子都拿到河畔边淘洗干净,沥干水分。我和哥哥抬着冒着热气的槲叶,来到清泉缓缓而流,河底沙石清晰可见,不时还有小鱼游来游去的小河中,将槲叶一片一片在水中来回涮,将清洗干净的槲叶平铺到石头上,洗累了就下到河里捉鱼,和哥哥嬉闹一会,然后接着洗。

当槲叶洗好后,就可以包粽子了,槲叶比较大,包出来的是一种长长的大粽子,必须两个人合伙包。先是每人包一片,然后两片合起来,由一人拿着,另一个人用稻草把两片捆好,不同的米粽用稻草系成不同的记号。捆好的粽子像一个个长长的小枕头挨挨挤挤地躺在大盆里。我们小孩也赶来凑热闹,边听大人们说笑边帮她们拿着包好的一片粽子,等着她们包另一片,小手不时地往包好的粽子上淋一点水。看着母亲拿出红枣、花生、板栗、枸杞分别包进粽子里,我们眼睛里就有满满的快乐,心里是满满的期待。

粽子包好了,母亲就开始装锅了。把所有的粽子一层一层密密地码在锅里,刚好跟锅沿平齐,装满锅后就添水烧柴了。随着热情的火焰升起、旺盛,锅中就发出了咕嘟咕嘟的声音。煮粽子更是一门学问,什么时候大火,什么时候小火,什么时候撤石头,母亲都有她的一番学问。在小火闷熟的过程中,母亲把准备好的香料、五色线和各种颜色的花布拿出来,开始展示她的香包手艺了。母亲做的香包虽不够出色,但却很精心,母亲总会花费很多心思,用五颜六色的花线花布,裹着浓浓的香料,做出十二生肖,无论做成什么,都能感到浓浓的节日气氛。

盼望的端午节终于到了,一大早,母亲早早起床赶露水,用树叶上的露水珠擦我们的眼睛,说是用端午节的露水擦眼睛会更亮,母亲嘱咐我们兄弟一定要戴上她做的香包上学,她总说这意味着避灾、除病、保安康。父亲在天亮前就上山采摘艾蒿,早早插满自己家的门前房后,当然一定不会忘记给邻居也插上几枝。在民间一直都有艾蒿辟邪之说,端午节这天绝不可少。

雄黄酒是父亲忘不掉的好东西。每逢端午这一天,父亲都要在我们每个人的左右耳朵旁点上雄黄酒,父亲总说耳朵上点雄黄酒,什么虫子都钻不进去了,也不怕蛇侵扰。点完雄黄酒,我们就开始享受母亲煮了一晚的美味粽子了,捡肥实的捞起一个,蹲在墙角,剥去槲叶,撒上白糖,轻轻咬一口,便觉得芳香四溢,唇齿飘香,它的清香永远盘踞在记忆的最深处,清晰如昨……

儿时乡土生活随着时间流逝,那点点滴滴也慢慢淡去,刻骨的只有那些瞬间埋藏在记忆深处。工作之后,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但每到端午节总能品尝到那最熟悉的美味,母亲总用那浓浓的粽香牵引着在外漂泊的我们,让我们停下忙碌的脚步归航、停泊、休憩,卸掉满身的疲惫后满载亲人们厚重的爱再次远行。

(黄陵矿业)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