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花鼓
写花鼓还得从我懵懂记事时说起。那时乡村娱乐活动十分贫乏,逢年过节除了草台班子偶尔演台大戏,最容易看到的就是那被人称作地蹦子的花鼓小戏了。正月里,我常常和小伙伴相邀去邻村,或跑数十里到被人们称为花鼓窝子的桐木沟瞧花鼓。
花鼓一般都在简陋的土台子上演出,人物以三小(小生、小旦、小丑)为主。饰演者都是泥腿子,不穿帝王将相官衣蟒袍,一律随身衣着,演旦角者(那时没有女演员,全由男人装扮)穿件红绿上衣,脸蛋上擦了粉,涂了红,足蹬绣花鞋,随手拿个手帕当道具。演生角的也无古装戏的紫衣袍衫,找件旧长蓝衫穿了,戴顶纸糊的相公帽。演丑角的用白粉在鼻梁涂一疙瘩白,头上戴个烂草帽圈。没有弦索乐器伴奏,演唱中间的过门多是钗子和小鼓“咚咚咚,锵锵锵”的敲击。唱词尽是乡间的艳词酸曲,被民间称“丑丑花鼓子”。记得那时我们常看的戏文是《二喜接妹》《站花墙》《石榴娃烧火》《张古董借妻》《回河南》《西楼会》《张连卖布》《绣荷包》《兰桥担水》等等。台上演员诙谐的表演让台下的男女老少常常笑得前俯后仰,眼泪都要流下来,从日出演到日暮才结束。往往台上演员正在卸妆,台下还意犹未尽。观众中有被演旦角或生角的俊男吸引,禁不住跑后台去看一眼自己的偶像。
上世纪50年代,商洛剧团将花鼓从地摊子移到大舞台,花鼓便开始逐渐走向辉煌。记得当时被移植的第一出小戏是《夫妻观灯》,没想到演员王祯、陈清林将这出小戏演得如火如荼,红得发紫,先是上省城汇演,接着被文化部邀请到北京怀仁堂大礼堂音乐周献演,受到当时的中央领导接见和好评,曾经轰动一时,传为佳话。
商洛剧团陆续排演了《西楼会》《桑园配》《贾金莲》《回河南》《送香茶》《瞎子摸妻》等小戏,吸引了商洛一茬茬戏迷观众,又屡屡在省城拿了大奖。花鼓一下成了商洛剧团的招牌戏。从上世纪80年代起,商洛剧团创作排演了几出大戏,《屠夫状元》《六斤县长》《小贩小官小教师》《月亮光光》等,不仅在省内屡拿大奖,而且进京演出,又在大江南北巡回演出,给商洛挣了个“戏剧之乡”的名头,商洛花鼓也因此正式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于是,让人们牢牢记住了陈正庆、田井制、冀福记、刘安民、费庆民、辛书善、田朝霞、王海青等编导和音乐创作者的大名,可以说他们是商洛花鼓的功臣。
商洛花鼓,是慰藉商洛人民心灵的灵丹妙药,也是商洛人民心目中最美不过的戏曲,必将世世代代传唱下去,在历史的长河里永不消逝。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写花鼓还得从我懵懂记事时说起。那时乡村娱乐活动十分贫乏,逢年过节除了草台班子偶尔演台大戏,最容易看到的就是那被人称作地蹦子的花鼓小戏了。正月里,我常常和小伙伴相邀去邻村,或跑数十里到被人们称为花鼓窝子的桐木沟瞧花鼓。
花鼓一般都在简陋的土台子上演出,人物以三小(小生、小旦、小丑)为主。饰演者都是泥腿子,不穿帝王将相官衣蟒袍,一律随身衣着,演旦角者(那时没有女演员,全由男人装扮)穿件红绿上衣,脸蛋上擦了粉,涂了红,足蹬绣花鞋,随手拿个手帕当道具。演生角的也无古装戏的紫衣袍衫,找件旧长蓝衫穿了,戴顶纸糊的相公帽。演丑角的用白粉在鼻梁涂一疙瘩白,头上戴个烂草帽圈。没有弦索乐器伴奏,演唱中间的过门多是钗子和小鼓“咚咚咚,锵锵锵”的敲击。唱词尽是乡间的艳词酸曲,被民间称“丑丑花鼓子”。记得那时我们常看的戏文是《二喜接妹》《站花墙》《石榴娃烧火》《张古董借妻》《回河南》《西楼会》《张连卖布》《绣荷包》《兰桥担水》等等。台上演员诙谐的表演让台下的男女老少常常笑得前俯后仰,眼泪都要流下来,从日出演到日暮才结束。往往台上演员正在卸妆,台下还意犹未尽。观众中有被演旦角或生角的俊男吸引,禁不住跑后台去看一眼自己的偶像。
上世纪50年代,商洛剧团将花鼓从地摊子移到大舞台,花鼓便开始逐渐走向辉煌。记得当时被移植的第一出小戏是《夫妻观灯》,没想到演员王祯、陈清林将这出小戏演得如火如荼,红得发紫,先是上省城汇演,接着被文化部邀请到北京怀仁堂大礼堂音乐周献演,受到当时的中央领导接见和好评,曾经轰动一时,传为佳话。
商洛剧团陆续排演了《西楼会》《桑园配》《贾金莲》《回河南》《送香茶》《瞎子摸妻》等小戏,吸引了商洛一茬茬戏迷观众,又屡屡在省城拿了大奖。花鼓一下成了商洛剧团的招牌戏。从上世纪80年代起,商洛剧团创作排演了几出大戏,《屠夫状元》《六斤县长》《小贩小官小教师》《月亮光光》等,不仅在省内屡拿大奖,而且进京演出,又在大江南北巡回演出,给商洛挣了个“戏剧之乡”的名头,商洛花鼓也因此正式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于是,让人们牢牢记住了陈正庆、田井制、冀福记、刘安民、费庆民、辛书善、田朝霞、王海青等编导和音乐创作者的大名,可以说他们是商洛花鼓的功臣。
商洛花鼓,是慰藉商洛人民心灵的灵丹妙药,也是商洛人民心目中最美不过的戏曲,必将世世代代传唱下去,在历史的长河里永不消逝。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