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528期:第04版 憩心亭

故乡的眷恋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李永明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每个人都眷恋着自己的故乡,故乡的山山水水,故乡的风土人情,都种在心里,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我都割舍不了对故乡这方热土的眷恋。

家乡的一条河流,丰润着方圆几十里,以盛产小麦水稻为主,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那些年代,在农业学大寨的影响下,家乡人积极治理河道,挖潜扩灌,修田造地,弃旱种水的劳动场景,至今留在脑海里挥之不去,一河两岸的小麦长得绿油油,一眼望不到头,春季走过田间地头时,面对绿浪翻滚,河风顺畅,鸟儿鸣叫,花儿绽放,人一下子淹没在茫茫绿地之中,瞬间变成了麦株。到了夏收时节,一河两岸金灿灿的一片,呈现出一幅多姿多彩的丰收画卷。饱满的麦子,已经成熟在望,笔挺的麦秆,摇曳浅笑,望着农人们一张张充满喜悦的笑脸。少年时的记忆被麦田唤醒,掐几束饱满的麦穗下来,带着麦芒轻轻揉搓,不一会儿就将薄薄的壳衣脱离出来,低头对着它轻轻一吹,纷乱的杂屑就顺风飘飞,丢进嘴里嚼起来,满腔麦香留存在唇齿间。此时的眼里不是麦田,而是随着季风吹动的方向,波涛起伏的大海,是绿野蓝天下荡起的金色希望。

那个年代割麦时互相请工换工,亲朋好友互相帮忙,学堂里的孩子们也前来帮忙割麦,支援三夏大忙。农忙季节人们都很忙碌,村子里几乎没有闲人,只有老年人在看家护院,寂静空旷。麦子加工出来的面粉又白又细,做出来的手擀面、凉面筋道,爽口润心,特别是农村手擀面,成为农村生活的一道美食。农村的巧妇们,还用面粉做成馒头、花卷、油饼等面食,再配上当地的酸菜,太美了。那些年代在农村流行这样一句话“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说的就是农村的酸菜面、酸菜拌汤。那时的麦子,颗粒饱满,加工出的面粉也正宗地道,做任何面食吃都有淡淡的清香和麦香,味道悠长,农村手工制作的挂面和馒头也成为城里人抢手货。

小麦收割完毕,就赶上了灌溉犁田插秧,节令不等人,一茬接一茬,那时农村最忙的要数开水、放水、守水,居住上游灌溉优越,上流下接,下游灌溉困难,放水时上渠道守水,来回在渠道上下巡水。困了就睡在渠道边上,忍受蚊虫叮咬,还得提防毒蛇的侵袭。水放到田里后,牛下田了,苦了老黄牛,勤劳的老黄牛不辞劳苦,听从主子指挥,犁铧在飞驰,泥浪在翻滚,一排排浊浪在田里“潮起潮落”。

插秧开始了,拔秧苗的拔秧苗,插秧的插秧,水田里哗声一片,人头攒动,不到一袋烟工夫,一块水田便“上午一片黄,下午一片绿”了。那时候,家乡的白米白面在西路坝一带很有名气,收获季节,在市内工作的机关干部都到家乡去购买新米新面吃,家乡人厚道、善良,卖出的米面都是精中选优。在70年代,家乡盛产的“一根稻”,做出的米饭软糯、耐嚼。家乡人日子过得悠闲,受人羡慕,麦香、稻香永远留在记忆的长河里。

事过境迁,一河两岸再也看不到金黄的麦穗和金黄的稻穗,也再也见不到火热的劳动场面了。家乡人再也不耕种小麦和水稻了,年轻人都远走他乡打工谋生,吃的米面油也都是从商场购买,尽管方便快捷,却总也吃不出曾经的麦香稻香味了。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