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534期:第04版 视野

《黄河大合唱》诞生记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1939年,《黄河大合唱》在延安诞生,跨越80余年传唱至今,公众最熟悉的是它的第七乐章《保卫黄河》。

缘起,词、曲作家的相识

1931年9月18日,东北沦陷;1937年7月29日,北平沦陷;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七七事变后,仅半年时间,整个华北、华东,在日军铁蹄蹂躏之下,1938年,一批文化界人士会聚武汉,一大批救亡歌曲涌现于波涛滚滚的长江两岸,“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敌人的铁蹄,已越过了长城,中原大地依然歌舞升平,‘亲善睦邻’和卑污的投降,忘掉了国家更忘掉了我们……”一位青年,用悲愤的词句警醒全国同胞,不要忘记已经沦陷多年的国土,这首歌名叫《五月的鲜花》,它的词作者正是日后写出《黄河大合唱》诗篇的光未然。

1937年,冼星海三十二岁,比光未然大八岁,这位出身贫寒,仅靠母亲帮佣养大的男孩,从小对音乐有着天赋异禀,一步步实现了音乐的梦想,来到了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巴黎音乐学院作曲班。1935年年底,冼星海结束了在法国五年的求学生涯回到上海,这位头顶着巴黎音乐学院学生光环的音乐家敏感地体察着劳苦大众的呻吟,从而选择了他的艺术创作之路——探索和创造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大众音乐,“枪口对外,齐步前进……维护中华民族,永做自由人!”1935年,回国不久的冼星海就和诗人塞克合作,创作了这首《救国军歌》,一年后,西安事变爆发,这首歌唱出了示威游行群众的心声。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冼星海参加了“上海话剧界救亡协会”,他们从上海出发,前往武汉,沿途随时为群众教唱救亡歌曲。抵达武汉后的冼星海很快和光未然重逢,他们共同在国共合作下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三厅”共事,这里实际上已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宣传抗战救亡的文化中心。

奔赴,涌现出灵感

1935年,二十二岁的光未然在武汉组织了宣传抗日救亡的“拓荒剧团”,武汉会战爆发后,他们被派往各大战区前线慰劳战士,到敌后宣传抗战,这群平均年龄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组成了“抗敌演剧三队”。

1938年9月,“抗敌演剧三队”离开武汉,途经西安,辗转前往山西第二战区,1938年的冬天,光未然率领“抗敌演剧三队”来到山陕交界处黄河岸边的古渡口圪针滩,他们准备从这里东渡黄河,黄河对岸正是抗日烽火燃烧的第二战区。“抗敌演剧三队”队员、后来担任《黄河大合唱》首演时指挥的邬析零,日后撰文,记录了当年这次东渡黄河的惊险场面。

当过了危险地区后,水面渐渐平坦,水势慢慢舒缓,号子声音平息,这时候,“抗敌演剧三队”队员们清晰看到了东岸滩地,才终于感受到了战胜巨险之后的安适宁静。登上小船窝岸滩,迎接三队的卡车还未来到,他们便在波涛滚滚的黄河边,谈论着流传的抗日救亡歌曲,交谈着歌曲创作的体裁形式。

延安,中国西北一座偏僻的小城,曾经的中共中央所在地,抗战期间,这里也是由红军和抗日游击力量改编的八路军、新四军的总指挥部。1938年,中国共产党为培养抗战文艺干部和文艺工作者,创办了一所综合性文学艺术学校——鲁迅艺术文学院,这年冬天,冼星海携新婚妻子钱韵玲来到延安,任鲁艺音乐系主任一职。距离延安以东大约一百公里左右的黄河对岸,光未然率领“抗敌演剧三队”转战山西第二战区,沿途目睹我军战士在黄河以东、以北,在万山丛中,在青纱帐里,过大江大河,四面八方正卷起保卫家国、保卫黄河的巨浪。

渡黄河之前,“抗敌演剧三队”队员们在圪针滩渡口合影。

重逢,碰撞出经典

在一次行军中,光未然坠马折臂,就近送延安医治。光未然与冼星海再次重逢了,他们准备再度合作。仅仅五天时间,长达四百多行的《黄河大合唱》恢弘巨篇歌词,从光未然笔尖流淌问世,这首歌词长诗原名《黄河吟》,八个乐章共同描绘了一幅壮阔的画面。一天夜晚,在月光映照下,窑洞里,冼星海与三队队员共同聆听了这首歌词的朗诵,正是在这次朗诵会上,诗人和作曲家碰撞出创作的火花。当听完最后一句,“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全窑洞一片安静。

冼星海拿走了《黄河大合唱》的歌词,躲进了鲁艺山坡上的小窑洞。六天时间里,冼星海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谱曲。

在邬析零的印象中,冼星海的谱曲过程并不简单,足有二十天。邬析零回忆,1939年3月12日,他受邀到冼星海家,向冼星海介绍“抗敌演剧三队”的渡河实况、壶口壮景和吕梁山根据地的战斗情况,冼星海要他不厌其详地描绘。他边哼边解释,冼星海一时“忽然好像有所感悟,调过头去,拿起铅笔刷刷地在纸上记下好几个动机音型”。

3月31日,当邬析零从冼星海手中拿到手工装订成册的曲谱,那是用白粉莲纸抄写的,字迹清晰秀丽,通篇一字不涂,每个字都在规定的位置上。在那间小土窑里,摇曳着微弱小火苗的菜油灯下,一次诗和乐的完美结合诞生了一部不朽的经典之作。

4月13日晚,在延安最大的礼堂陕北公学礼堂内,第一次演出了《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一问世,就迅速在中国大地上传唱,成为抗战救亡的精神号角。

2019年9 月,《黄河大合唱》在美国纽约林肯中心演奏。

《黄河大合唱》在今天

2015年8月26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了“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网络投票结果,《黄河大合唱》是入选的10首歌曲之一。2019年6月,《黄河大合唱》入选中宣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

多次策划、排练、指挥《黄河大合唱》的李西林教授在采访中说:“《黄河大合唱》是中华民族的血和泪,书写的是民族的爱、恨、情,歌唱的是母亲河两岸儿女的勤劳,是一部奋斗史以及祖祖辈辈生生不息的奋进颂歌……每次指挥这部巨著,我都会满怀激情,热血沸腾……至今这部作品的每个音符都时时在我心中涌动、翻腾……”

2019年4月13日,在《黄河大合唱》首演80周年纪念日,由陕西省委宣传部、延安市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主办的“我和我的祖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纪念《黄河大合唱》首演80周年”系列活动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旧址举行。为了纪念《黄河大合唱》诞生80周年,来自世界各地《黄河大合唱》的爱好者共同组成了寻访团,重走《黄河大合唱》的诞生之路。

今天,黄河之水依旧奔腾不息,有人说,我们的血管里流的不是血液,而是黄河的水。毋庸置疑,《黄河大合唱》是我们音乐文化历史进程中的一颗瑰宝,是一部宏大的民族音乐史诗,那些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都深深印在了我们的民族记忆里。

□鲍宇雁 刘征宇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