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563期:第02版 综合新闻

郝铎:创造“中国速度”的全国青年岗位能手

关键字:能手,岗位,青年,全国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在高铁桥梁架设这个代表着世界一流技术的岗位上,他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坚守奉献,精雕细磨,将至少6小时才能完成一孔箱梁架设的时间缩短至4小时以内,使900吨箱梁架设效率提高了三分之一,先后5次创造和刷新了全国纪录

工作中的郝铎。

九月的齐鲁大地,天高云淡,阳光灿烂。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近郊一眼望不到头的青纱帐里,正在建设的鲁南高铁——梁济运河特大桥飞驾于长势喜人的玉米高粱之上,向前一孔一孔地延伸着……

9月2日16时30分,随着第611孔900吨箱梁以每分钟200毫米的速度稳稳地落在桥墩上,承担铺架任务的中铁一局新运公司铺架队队长郝铎和他的队友,仍将每孔箱梁的架设时间锁定在4小时之内。而在世界高铁桥梁铺架领域,架设同样一孔箱梁至少需要6小时。

900吨箱梁是中国高铁建设者的首创,其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为世界高铁桥梁架设提供了“中国标准”。中铁一局新运公司党委副书记高怀泽自豪地介绍:“从6小时缩短至4小时内,作为我国高铁桥梁架设的种子队,郝铎他们在提供‘中国标准’的基础上又创造出‘中国速度’。”

“中国速度”是磨砺出来的

郝铎军旅出身,兵贵神速是他在新疆军营锤炼出的一种做事风格。那时,他常听从新疆返回陕西老家探亲的战友发牢骚:“每次坐火车一个单趟都在48小时以上,回家的路太漫长!”他便想:“中国的火车什么时候能跑得更快些?”人生真的有缘,2008年4月,他被分配到中铁一局集团新运公司工作,从事“让中国火车跑得快一些”的高速铁路建设。

在鲁南高铁项目部郝铎的宿舍里,记者看到最多的是各种业务书籍和学习笔记。今年7月6日,第20届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名单公布,郝铎的名字赫然在列。这是他继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之后获得的第4个省部级以上荣誉。尽管荣誉众多,手不释卷、刻苦钻研依然是郝铎的日常习惯。项目经理柴兵说:“郝铎是个爱学习钻研的人,经常把设备当‘恋人’,抱着专业书,如庖丁解牛般对照学习设备各部位、部件的性能和结构。”

今年34岁的郝铎,参加工作12年来,从学徒工、运梁车司机、架桥机遥控司机到机械班班长、架梁班班长,再到架梁现场指挥、铺架队队长,凭着“让中国火车跑得更快一些”的夙愿和一股子不服输的钻劲,把熟悉各种设备和工艺当成看家本领。刚接触架桥机这个有着110个大部件的庞然大物,白天忙于工作,他便连续挑灯夜战,学习了解每一个部件的构造、性能,遇到不懂的就记录下来请教专业人士。为了熟能生巧,他就把有关架桥机、运梁车原理的书,一页一页地抄录,如此反反复复,直到把整机及每个部件的使用及工作、结构原理烂熟于心。

宝剑锋从磨砺出。2008年11月,在京沪高铁施工中,郝铎成为第一批进驻高铁铺架岗位的“拓荒者”。他临危受命,带着一批刚刚从学校分来的“学生工”辗转到架梁基地,凭着对设备的“了如指掌”和积累下来的业务知识,在不到40天时间里,圆满完成提梁机拼装和调试及运、架设备主体拼装,创下全国同行业新纪录。2010年,在西宝客专施工中,郝铎经过反复思考和演练,精雕细琢,把架梁的每一个环节都精确到秒,将至少6小时才能完成一孔“900吨箱梁”架设的时间缩短至4小时以内,使架设效率提高了三分之一,创造出“中国速度”,实现了单机、单班11小时50分钟架设4孔箱梁的高产纪录,以“零事故”的成绩顺利完成584孔“900吨箱梁”的架设任务。

创造一种世界领先的速度容易,难能可贵的是长久保持。2016年,在银西高铁银吴项目部,面对工期短、任务重、人员少的不利局面,郝铎带领团队克服了两次拆解架桥机、长距离运梁及反复通过系杆拱狭小空间等重点、难点施工,连续两个月取得了双机月铺架180孔以上的好成绩,一举打破了单机月架箱梁148孔的全国纪录。2018年8月,他克服重重困难,又创下单机双班架梁151孔的新纪录……截至目前,郝铎成为世界高铁“900吨箱梁”铺架领域5项“中国速度”的创造者和保持者。

“中国速度”得益于技术革新

参加工作12年来,郝铎先后参建了郑西、京沪、西宝、兰新、西成、银吴、郑阜等高铁和客专项目,带领团队先后5次刷新高铁铺架全国纪录,高质量完成了超过10830孔连起来长达346.56公里的“900吨箱梁”架设任务。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郝铎对安全质量的高度重视,更得益于他对技术革新的“顶礼膜拜”和身体力行。鲁南高铁项目安质部安全员赵坤说:“只要施工中遇到问题,郝铎都会动脑筋,带领大家进行技术革新。”

在梁济运河特大桥铺架现场,记者看到在装防撞梁挡块型钢的时候,空间非常狭小,用传统的工具费时费力,郝铎与队员一起研究,用链轮制作了一种特制的扳手,不用再把手伸进去拧螺丝,而是用这种扳手配合电动扳手拧螺丝,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由64个直径1.7米的实心轮胎支撑起的重560吨、长73米宽17.6米高12.6米的900B架桥机,是由国内专业科研机构和中铁一局联合研制、量身定做的。在施工中如何监测这个庞然大物的运行状态,制造设备时是个空白。在参与架桥机1号柱垂直度的监测改进工作中,郝铎联系铺架实际,在架桥机上巧妙地加装了显示屏,实现了天气情况、设备状况等数据现场实时显示,加强了对设备的监控。参战银吴高铁项目建设时,郝铎和工友改制了刷边坡液压夯拍机,刷出来的边坡平整、线性美观,获得业主的高度赞扬,在全线获得推广。

为了确保高铁铺架质量安全,他琢磨提炼出的“6环节42字箱梁架设质量安全管理办法”,有效把控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点;提出“备架箱梁梁缝预匹配法”,消除了梁缝因累积误差导致的梁缝超标问题,有效保证了箱梁架设质量;自行设计制作的架桥机纵移过跨限位急停和运梁车对位限位急停等装置,遏止了进行架桥机过跨和运梁车对位等工况时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

多年来,郝铎和他的团队持续创新,进行了大大小小30多次技术革新,做到自制辅助工具“信手拈来”,先后获得8项创新成果,同行们称他为“工匠里的工匠”。依靠技术革新和实干精神,他们创造了高铁铺架连续12年设备运转“零缺陷”、安全质量“零隐患”、生产组织“零违章”的骄人成绩。

“中国速度”是团队拼搏的结果

“高铁桥梁架设是一项工艺要求严格、技术含量特高的‘粗笨活’,使用的都是非标巨型设备,只有每一个工序精准操作,每一个环节无缝对接,加上团队一点一滴的完美合作,才会保持‘中国速度’。”郝铎如是说。

对于团队的管理,郝铎有着自己独特的方式,往往大家公认的“刺头”在他手下都会变成最得力的“干将”。刚到西成高铁项目时,郝铎经过一段时间的细心观察,发现了这个新集体的人员搭配并不合理,他果断对作业队内部班组人员进行适当调整:将思维活跃、性格活泼的年轻队员编入机械班,有利于设备管理和工作改进;将性格稳重年龄较大的队员编入架梁班,有利于施工质量过程控制和现场安全管理。并针对各班组和各岗位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现场培训,使作业队的战斗力、凝聚力有了很大提升。

每一项技术攻关,每一个纪录的刷新都离不开团队的精诚合作。在兰新二线施工,冬季天气极寒,运梁车的主油泵油封出现漏油现象,致使运梁车不能正常运行。郝铎主动申请临时调入机组,对运梁车进行维修,冒着-20℃的严寒,带领队员齐心协力,连夜徒手完成运梁车主油泵更换。之后,又与大家一起坚守工作岗位,仅用17天,安全顺利完成最后14孔“900吨箱梁”的架设任务。

鲁南高铁项目部书记刘新告诉记者,“郝铎在工作中和工作之外判若两人。工作中,对队员要求非常严格,不允许开小差,作业前手机都要上缴,统一保管。下班后,又常常与大家打成一片,亲如兄弟。”项目部90后青工廖瑞海是在郝铎的帮助下逐渐成长起来的技术骨干。刚到队里,郝铎经常与他聊工作、学习情况,专门把架桥机、运梁车等设备的图纸打印出来让他学,并推荐他到工程部工作系统学习铺架知识。廖瑞海说:“和郝铎一起干活,挺开心的,他没有架子,对于我不懂的他都会给出最简单、最快捷的处理办法。”在郑阜项目后期施工阶段,有一天半夜1时40分许,廖瑞海负责的扶沟车站管段有根钢轨损伤,需要更换。廖瑞海缺乏经验,不太会操作,就打电话向郝铎求助,已回到驻地的郝铎立即赶到现场,手把手帮廖瑞海完成钢轨更换,换完后已是三点多了。郝铎就是如此关心帮助年轻队友的。

“团队”是什么?是效益、是创新,也是关爱和合作。这是郝铎对团队的理解。2019年春节前,郑阜项目郑州方向铺轨至鄢陵站附近,距离终点郑州南站还有56公里。如果按照每天铺轨6公里正常推进,春节前肯定完不成铺轨任务。郝铎经过精心组织和多方沟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制定了11公里至8公里循环方式推进的方案。队员们拧成一股绳,严格按照他的方案操作,最终以平均每天铺轨9.33公里的进度,赶在2月1日(腊月二十七)完成了剩余56公里铺轨任务。不仅刷新了全国纪录,还为项目部节省成本近200万元。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12年如一日,郝铎全身心投入到高铁铺架事业中去,凭借过硬的技能和团队战斗力、凝聚力,奋战在祖国大地上,用汗水和坚守,创造和保持了高铁铺架的“中国速度”。在中国高铁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他们一如既往,为实现“交通强国梦”不知疲倦地奔跑着、奋斗着……

本报记者 阎瑞先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