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006期:第03版 工运纵横

工会为鎏金铜蚕之乡脱贫鼓劲出力

——石泉县池河镇工会联合会助力脱贫攻坚的探索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鎏金铜蚕出自石泉。习近平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提到的鎏金铜蚕,就出土于石泉县池河镇。

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征程中,池河镇扎实抓好脱贫工作,镇工会联合会多措并举抓脱贫,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学本领,懂技能,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养殖、家政、电子商务、雨露计划以及农村实用技术等培训共计25场次2000余人。

——兴产业,同致富,建设“一村一品”合作社。果蔬种植、黄花菜等6个合作社吸纳800余名贫困户共同致富。

——工会+,拓增收,建立“支部+工会+贫困户”脱贫模式。实行订单生产,合同收购,与贫困户签订了收购协议,确保增收。

——搬得出,有班上,建立社区工厂。为搬迁户解决就业岗位61个,带动贫困户就业18人。

——抓民风,扬正气,脱贫成光荣。通过开展新民风宣传,形成了“争贫可耻,脱贫光荣”的风尚。

一串闪光的成绩,一份骄人的答卷。

奔行在脱贫路上的池河镇工会联合会用行动告诉职工群众,工会是好样的!

多样抓培训 户户有技术

该镇工会配合开展种养殖、家政服务、电子商务、雨露计划以及农村实用技术等培训共计25场次2000余人。其中,通过“雨露计划”培训,以理论结合实践的形式,让贫困户增强了家畜饲养、日常管护、圈舍建设、病虫害防治等养殖实用技术和林果种植、果园日常管护等知识,深受大家好评。以创业促就业巩固脱贫成效,今年新发展农产品加工类2户,个体经营类5户,餐饮类2户,家庭农场2个。

支部+工会大力兴产业

依托“支部+工会+贫困户”模式,大力发展产业。依据各村发展特点和实际,找准“党支部+工会+贫困户”中的工会作用,带动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

依托全市最大的农业企业之一的嘉晟实业有限公司,实行“党支部+嘉晟实业有限公司工会+贫困户”模式,实行订单生产、合同收购,2017年嘉晟实业与650余名贫困户签订了收购协议,按照合同约定价位收购,确保贫困户的稳定增收。依托合作社、经济载体作用,实行“党支部+合作社工会+贫困户”“党支部+电商平台工会+贫困户”等,带动村域经济全面发展。

2017年,贫困户共发展蔬菜种植94亩、黄花70亩、辣椒270亩、板栗431亩、核桃360亩,养蚕366张、养猪500头、养牛208头、养鸡1.3万只。

建立合作社 共奔致富路

以“一村一品”建设为契机,在村级建成一个本村特色的脱贫攻坚产业示范点或一个有产业带动的合作社,带动村域发展。

合一村成立了高山果蔬种植合作社,流转土地300亩种植黄花菜、辣椒;合心村富硒生态农业合作社改造茶园200亩;顺风村成立香李合作社种植160亩香李树;良田村依托富硒大米合作社免费为贫困户发放谷种330斤,统一技术标准种植110亩;柏安村成立陕西宝誉生态公司和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300亩,养殖黑猪、种红薯等。

五爱村果蔬专业合作社将帮扶单位6万元分成120股,其中110股免费配送给脱贫户,签订入股分红协议,10股免费配送给村委会。通过合作社对产品的集中种植养殖、集中收购,实现了合作社会员的稳定增收,为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

社区建工厂 集中促就业

贫困户搬迁入镇就业是难题。该镇探索“社区+工厂”模式,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西苑社区居民大都是搬迁户,全靠外出务工和在农村种地维持生计,搬到社区以后,没有新的经济来源。通过招商引资,建立社区工厂,社区工厂悦达服饰已有100多人务工,将解决社区200余人就业,让在家的妇女既照看了家庭,又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达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宣传新民风 脱贫成光荣

工会组织主动围绕贫困村、贫困户退出程序标准以及移民搬迁、创业就业、新民风建设等,通过院落会等形式召开政策宣讲15场次,及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话题和难题。

开展了自强标兵的推荐活动,宣传了一批发展产业、增收脱贫的经验典型。通过身边榜样力量,引导贫困户自立自强,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役营造浓厚社会氛围。

如今,鎏金铜蚕之乡“争贫可耻、脱贫光荣”的良好社会风尚正在形成。

□李勇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