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开”
——一名列车长在西安至北京千里铁道线上的一天
关键字:石榴
1月23日,平常却又不平凡的日子。
一年前,武汉因防疫需要关闭离汉通道。
一年后,新一轮石家庄的疫情迎来拐点。6时55分,26岁的列车长杨倩比往常早十分钟来到西安北站集合点。临时带班西安至北京G652次动车执乘组,顶替因疫情关联被隔离的原列车长。
过去一年,隔离、顶班是常有的事。
2020年12月23日,在杨倩执乘的动车组上,1名河北籍旅客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1月13日,隔离期刚结束,她却收到北京方向始发六组动车组压缩为两组,所在车组停运的消息。十天来,她第三次替班。当天走北京,两天后走西延。
交接完出乘前事项,杨倩带领5名乘务员和几名餐服人员列队奔赴站台。7时41分,动车组进入站台,他们各司其职,开始一天的车上作业……426米车厢刚刚检查完毕,广播通知便响起:旅客放行。
打开工作手机页面,杨倩发现,始发旅客105人,5人目的地为石家庄、11人为保定东、4人为河北高碑店东。
11时55分,进站石家庄
当天,可乘坐1000余人的列车上,10%的上座率再次提醒,防疫不可松懈。
8时22分,高铁整点发车。
杨倩开始第二轮巡查车厢,这一次的重点是防疫和安全提醒。
“先生,您好!请您戴好口罩!”
在巡查过程中,每一句话都是以“您好”开头,以“谢谢”结尾,让大家感受到了“石榴花”般的火热。
经过河北籍旅客时,她的目光都多停留几秒。27岁的回国务工人员赵先生,在西安结束隔离期返回石家庄,一路闭目不说话。看到赵先生外衣拉链开了,她蹲下来小声提醒:“先生,小心着凉!”在抽测西安交大、西电科大2名河北籍学生体温时,她安慰他们,不用紧张。
10时整,新郑到郑州区间,他们开始临近郑州的巡查。
郑州发车后,她再次统计河北沿线下车旅客人数。石家庄增至6人,保定增至12人,高碑店东为20人,共计38人。
38名河北籍旅客,是他们这趟走车的重点人群。
11时20分,列车距离石家庄不到40分钟。杨倩逐节车厢提醒6名即将下车旅客做好个人防护,离开时不忘说一句“新年快乐!”
11时55分,列车提前三分钟进站。
前一天,石家庄新增病例降为11例,3个小区降为低风险区,但车站因不办理旅客出发业务,空空荡荡。杨倩向出站处1名工作人员挥手打招呼后,匆匆拉开客运室大门交接,离开时相互叮嘱:“做好防疫。”
12时01分发车,半个小时抵达保定。两分钟停车时间,3名其他车次转乘旅客询问,能否补票到北京。“您好,先生!按照防疫要求,补不了!”她耐心解释。
12时55分,20名旅客从高碑店东下车,车厢内无一名无票进京者。
13时27分,列车抵达北京西站。杨倩协助一名抱小孩的女士下车后,广播响起放行通知。
北京西站,喜鹊西飞
在北京西站一站台,一只喜鹊落在了车厢上方的接触网。十多秒后,展翅向西飞去。杨倩低头看看工作信息,返程客流888人,随口说了一句“很吉利么!”
14时整,列车离开。
同来时空荡荡的车厢相比,返程车厢里人气满满。看到一节车厢行李堆在车门处,杨倩让列车员同旅客沟通后,把行李暂时放在备用厕所里。
“回家过年么!”一名50多岁的咸阳籍男子说,担心过几天回不去了,便提前返乡。身旁一名40多岁的男子拿下行李箱,一边翻箱子里塞满的文件,一边接听电话承诺:“回西安后,绝不影响工作。”
返程人多,防疫是关键。每一遍巡查,她都要检查门把手、厕所,车厢的消杀效果。“姐辛苦了!”看到保洁员忙碌,她总要说一句。
14时45分,巡查结束。车厢显示时速306公里/小时,饥肠辘辘的杨倩才开始吃盒饭。
窗边闪过石家庄市柳辛庄站,一个三轮摩托车迎面而来。刚刚入职的一名乘务人员喊出了声:“路上有人耶!”15时04分,车过石家庄站,闪过的路面有行人,有屡屡白烟,还有两面飘扬的国旗。杨倩对新同事说:“石家庄疫情过去了。”
16时28分,列车离开返程唯一停靠站郑州东,却有乘客忘记行李一盒稻香村糕点。杨倩多方联系,经协调由西安朋友代收。随后,她又对接西安北站,帮一名孕妇协调家人接站。
车过三门峡站,杨倩巡视车厢已达7圈,超过5600米。杨倩所在的北京车队,108名乘务员日复一日忙碌在西京千里铁道线上。放眼陕西高铁,每天都有上千名“动姐”从西安出发,热情服务奔赴在26个大中城市。
这些年,杨倩最难忘的是上海线路的一次行车。2018年春节前夕,华南罕见降雪,动车走走停停,晚点8个半小时。厕所堵塞,旅客情绪激动,作为列车长的她逐个车厢安抚旅客,为了平复一名旅客的激动情绪,把仅有的一包泡面送给对方,自己饿了一天肚子。
18时19分,列车抵达西安。
这一路,平均年龄不到25岁的乘务人员,像他们夏装图案上的“石榴花”一样,温馨服务着回家过年的人们。
本报记者 薛生贵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1月23日,平常却又不平凡的日子。
一年前,武汉因防疫需要关闭离汉通道。
一年后,新一轮石家庄的疫情迎来拐点。6时55分,26岁的列车长杨倩比往常早十分钟来到西安北站集合点。临时带班西安至北京G652次动车执乘组,顶替因疫情关联被隔离的原列车长。
过去一年,隔离、顶班是常有的事。
2020年12月23日,在杨倩执乘的动车组上,1名河北籍旅客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1月13日,隔离期刚结束,她却收到北京方向始发六组动车组压缩为两组,所在车组停运的消息。十天来,她第三次替班。当天走北京,两天后走西延。
交接完出乘前事项,杨倩带领5名乘务员和几名餐服人员列队奔赴站台。7时41分,动车组进入站台,他们各司其职,开始一天的车上作业……426米车厢刚刚检查完毕,广播通知便响起:旅客放行。
打开工作手机页面,杨倩发现,始发旅客105人,5人目的地为石家庄、11人为保定东、4人为河北高碑店东。
11时55分,进站石家庄
当天,可乘坐1000余人的列车上,10%的上座率再次提醒,防疫不可松懈。
8时22分,高铁整点发车。
杨倩开始第二轮巡查车厢,这一次的重点是防疫和安全提醒。
“先生,您好!请您戴好口罩!”
在巡查过程中,每一句话都是以“您好”开头,以“谢谢”结尾,让大家感受到了“石榴花”般的火热。
经过河北籍旅客时,她的目光都多停留几秒。27岁的回国务工人员赵先生,在西安结束隔离期返回石家庄,一路闭目不说话。看到赵先生外衣拉链开了,她蹲下来小声提醒:“先生,小心着凉!”在抽测西安交大、西电科大2名河北籍学生体温时,她安慰他们,不用紧张。
10时整,新郑到郑州区间,他们开始临近郑州的巡查。
郑州发车后,她再次统计河北沿线下车旅客人数。石家庄增至6人,保定增至12人,高碑店东为20人,共计38人。
38名河北籍旅客,是他们这趟走车的重点人群。
11时20分,列车距离石家庄不到40分钟。杨倩逐节车厢提醒6名即将下车旅客做好个人防护,离开时不忘说一句“新年快乐!”
11时55分,列车提前三分钟进站。
前一天,石家庄新增病例降为11例,3个小区降为低风险区,但车站因不办理旅客出发业务,空空荡荡。杨倩向出站处1名工作人员挥手打招呼后,匆匆拉开客运室大门交接,离开时相互叮嘱:“做好防疫。”
12时01分发车,半个小时抵达保定。两分钟停车时间,3名其他车次转乘旅客询问,能否补票到北京。“您好,先生!按照防疫要求,补不了!”她耐心解释。
12时55分,20名旅客从高碑店东下车,车厢内无一名无票进京者。
13时27分,列车抵达北京西站。杨倩协助一名抱小孩的女士下车后,广播响起放行通知。
北京西站,喜鹊西飞
在北京西站一站台,一只喜鹊落在了车厢上方的接触网。十多秒后,展翅向西飞去。杨倩低头看看工作信息,返程客流888人,随口说了一句“很吉利么!”
14时整,列车离开。
同来时空荡荡的车厢相比,返程车厢里人气满满。看到一节车厢行李堆在车门处,杨倩让列车员同旅客沟通后,把行李暂时放在备用厕所里。
“回家过年么!”一名50多岁的咸阳籍男子说,担心过几天回不去了,便提前返乡。身旁一名40多岁的男子拿下行李箱,一边翻箱子里塞满的文件,一边接听电话承诺:“回西安后,绝不影响工作。”
返程人多,防疫是关键。每一遍巡查,她都要检查门把手、厕所,车厢的消杀效果。“姐辛苦了!”看到保洁员忙碌,她总要说一句。
14时45分,巡查结束。车厢显示时速306公里/小时,饥肠辘辘的杨倩才开始吃盒饭。
窗边闪过石家庄市柳辛庄站,一个三轮摩托车迎面而来。刚刚入职的一名乘务人员喊出了声:“路上有人耶!”15时04分,车过石家庄站,闪过的路面有行人,有屡屡白烟,还有两面飘扬的国旗。杨倩对新同事说:“石家庄疫情过去了。”
16时28分,列车离开返程唯一停靠站郑州东,却有乘客忘记行李一盒稻香村糕点。杨倩多方联系,经协调由西安朋友代收。随后,她又对接西安北站,帮一名孕妇协调家人接站。
车过三门峡站,杨倩巡视车厢已达7圈,超过5600米。杨倩所在的北京车队,108名乘务员日复一日忙碌在西京千里铁道线上。放眼陕西高铁,每天都有上千名“动姐”从西安出发,热情服务奔赴在26个大中城市。
这些年,杨倩最难忘的是上海线路的一次行车。2018年春节前夕,华南罕见降雪,动车走走停停,晚点8个半小时。厕所堵塞,旅客情绪激动,作为列车长的她逐个车厢安抚旅客,为了平复一名旅客的激动情绪,把仅有的一包泡面送给对方,自己饿了一天肚子。
18时19分,列车抵达西安。
这一路,平均年龄不到25岁的乘务人员,像他们夏装图案上的“石榴花”一样,温馨服务着回家过年的人们。
本报记者 薛生贵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