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手机管理家校生三方该如何权衡?
阅读提示
当下,5 G 即将普及,学生手机的管理始终是学校、家长和学生面临的一大难题,也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
春节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指导中小学校学生手机管理工作,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那么,《通知》印发对于学校、家长纾困有哪些指导意义?学生们怎么看?具体要如何操作?记者近日采访了数位在教育界颇有影响的中小学校长及热心家长和学生。
A 学生手机管控已是全民共识
“我平时使用手机时长不定,自控能力也一般,有时上网看东西,一会就着迷了,会耽误做作业,周围许多同学因为玩手机已经影响到了睡眠和视力!”西安市第二十三中七五班学生程哲萱说,“但时常需要在手机上查一些资料,也很矛盾,即便如此,还是觉得手机要严加管控。”
据西安市曲江第二中学初一学生家长曹瓅旸介绍,她儿子的学校禁止带手机,但自从去年疫情开始,寒假基本在家上网课,孩子们建了微信群,大部分内容不是聊学习,基本都是闲聊、抢红包、组队打游戏,甚至还有谈恋爱的苗头。
“作为家长,我比较痛心,既想让孩子们愉快交流,又不想因为手机而影响身心健康和亲子感情。”曹瓅旸说,现在大人都无法抵挡网络的诱惑,中小学生就更难自律了。她认为,中小学生拿手机这个问题应该上升到国家管理层面,涉及到孩子的未来和国家的发展,要从小制定严格的管控制度。
在采访中,西安市高新二小四年级学生家长冯晓杰、西安小学三年级学生家长杨琳琳、西安市经开第一学校初二学生家长王凤等多名家长表达了类似的担忧和建议。
“手机的普及带给人们通讯的便捷、信息的多样,但因手机引发的学生心理、身体以及行为的一系列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急需解决的地步,学校、家长强烈呼吁教育部门出台相应规定,这次教育部出台的《通知》及时回应了这一要求。”西安交大韩城学校总校长刘鹏说。
“手机中的信息良莠不齐,对世界观尚未形成的未成年人影响太大。”西安新知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刘岚认为,《通知》出台得很及时,关心未成年人成长是国家大事,只有把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好,国家才有希望。
B 管教自律结合方可化危为机
“手机已经影响我的学习了!”西安铁一中滨河学校小学五年级学生马赫哲说,“爸妈并未完全反对,他们认为手机使用按学习实际需要来就好。”
王凤说,自己坚决反对孩子带手机,刚好孩子学校也不允许带智能手机,特殊情况可以带老人机,自己特别支持,保持现在的管控就好。
对于大家都关注的能不能带手机进校园的问题,《通知》里提出了“有限带入”原则。
刘鹏认为,焦点是《通知》所说的手机主要是指智能手机,学生确有通讯需要的,以及住校生等有特殊原因的,携带非智能手机,属于“有限带入”。
他说,有两点值得我们思考。第一,信息化潮流势不可挡,现在我们遇到的尴尬问题是:一方面,中小学生沉溺于游戏、视频等网络消费;另外一方面,实事求是地说,我国中小学生的信息化水平普遍偏低,真正能够利用好电脑网络获取信息、整合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偏差。绝不能因为拒绝手机进校园,发展为拒绝学生运用信息化的能力。第二,在执行的细节上要因地制宜。比如说,文件中要求不能用手机布置作业,但在实践中,通过即时通讯软件,把作业发给家长和学生,事实上提高了效率。总而言之,教育部这一规定的出台是及时的,但同时我们应该趋利避害,绝不能因噎废食。
比如,西安新知小学的“空中课堂”,就明确了和教师、家长、学生的三个约定:教师上课时才提供动态网络地址;下课后及时回收平板或电脑;下课后要求孩子到阳台处远望5 -1 0 分钟等详细的各项预案和规范,保障学生身心健康,达到引领管控作用。
C 智能手机管理需打出组合拳
《通知》要求,学校应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这让家长们看到了希望。
“随着数字化建设的推广,学校的打卡、作业、上课基本都在网上,包括体育课打卡也需要用手机完成。”曹瓅旸很矛盾。不过,看到要求学校将手机纳入日常管理,她很欣慰,自己在家将积极配合,努力引导孩子。
“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管理需要打出‘组合拳’。”刘鹏认为,学校应该通过多种教育形式帮助学生了解滥用手机及其他智能信息化产品所带来的危害,通过管理手段避免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及其他滥用行为,通过惩戒措施让学生进一步纠正不良习惯。
“未来学校是学习中心的概念,学校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包括网络学习资源。有效地进行整合使用,社会网络安全管理、信息审核管理等一定也会向着规范化发展的路径推进,学生们使用手机的安全性一定会越来越好。”刘岚说。
对于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手机管理不得其法”的烦恼,刘岚建议:家长首先进行自我管理,减少玩手机的时间,多与孩子交流互动;其次手机A P P 应多以喜马拉雅等学习内容为主,凸显互联网的学习、咨询功能;另外就是家庭“约定”,这是家长孩子共商的行为准则,定下来会人人都遵守,为孩子的诚信品质养成也大有帮助。 □本报记者 王何军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阅读提示
当下,5 G 即将普及,学生手机的管理始终是学校、家长和学生面临的一大难题,也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
春节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指导中小学校学生手机管理工作,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那么,《通知》印发对于学校、家长纾困有哪些指导意义?学生们怎么看?具体要如何操作?记者近日采访了数位在教育界颇有影响的中小学校长及热心家长和学生。
A 学生手机管控已是全民共识
“我平时使用手机时长不定,自控能力也一般,有时上网看东西,一会就着迷了,会耽误做作业,周围许多同学因为玩手机已经影响到了睡眠和视力!”西安市第二十三中七五班学生程哲萱说,“但时常需要在手机上查一些资料,也很矛盾,即便如此,还是觉得手机要严加管控。”
据西安市曲江第二中学初一学生家长曹瓅旸介绍,她儿子的学校禁止带手机,但自从去年疫情开始,寒假基本在家上网课,孩子们建了微信群,大部分内容不是聊学习,基本都是闲聊、抢红包、组队打游戏,甚至还有谈恋爱的苗头。
“作为家长,我比较痛心,既想让孩子们愉快交流,又不想因为手机而影响身心健康和亲子感情。”曹瓅旸说,现在大人都无法抵挡网络的诱惑,中小学生就更难自律了。她认为,中小学生拿手机这个问题应该上升到国家管理层面,涉及到孩子的未来和国家的发展,要从小制定严格的管控制度。
在采访中,西安市高新二小四年级学生家长冯晓杰、西安小学三年级学生家长杨琳琳、西安市经开第一学校初二学生家长王凤等多名家长表达了类似的担忧和建议。
“手机的普及带给人们通讯的便捷、信息的多样,但因手机引发的学生心理、身体以及行为的一系列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急需解决的地步,学校、家长强烈呼吁教育部门出台相应规定,这次教育部出台的《通知》及时回应了这一要求。”西安交大韩城学校总校长刘鹏说。
“手机中的信息良莠不齐,对世界观尚未形成的未成年人影响太大。”西安新知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刘岚认为,《通知》出台得很及时,关心未成年人成长是国家大事,只有把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好,国家才有希望。
B 管教自律结合方可化危为机
“手机已经影响我的学习了!”西安铁一中滨河学校小学五年级学生马赫哲说,“爸妈并未完全反对,他们认为手机使用按学习实际需要来就好。”
王凤说,自己坚决反对孩子带手机,刚好孩子学校也不允许带智能手机,特殊情况可以带老人机,自己特别支持,保持现在的管控就好。
对于大家都关注的能不能带手机进校园的问题,《通知》里提出了“有限带入”原则。
刘鹏认为,焦点是《通知》所说的手机主要是指智能手机,学生确有通讯需要的,以及住校生等有特殊原因的,携带非智能手机,属于“有限带入”。
他说,有两点值得我们思考。第一,信息化潮流势不可挡,现在我们遇到的尴尬问题是:一方面,中小学生沉溺于游戏、视频等网络消费;另外一方面,实事求是地说,我国中小学生的信息化水平普遍偏低,真正能够利用好电脑网络获取信息、整合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偏差。绝不能因为拒绝手机进校园,发展为拒绝学生运用信息化的能力。第二,在执行的细节上要因地制宜。比如说,文件中要求不能用手机布置作业,但在实践中,通过即时通讯软件,把作业发给家长和学生,事实上提高了效率。总而言之,教育部这一规定的出台是及时的,但同时我们应该趋利避害,绝不能因噎废食。
比如,西安新知小学的“空中课堂”,就明确了和教师、家长、学生的三个约定:教师上课时才提供动态网络地址;下课后及时回收平板或电脑;下课后要求孩子到阳台处远望5 -1 0 分钟等详细的各项预案和规范,保障学生身心健康,达到引领管控作用。
C 智能手机管理需打出组合拳
《通知》要求,学校应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这让家长们看到了希望。
“随着数字化建设的推广,学校的打卡、作业、上课基本都在网上,包括体育课打卡也需要用手机完成。”曹瓅旸很矛盾。不过,看到要求学校将手机纳入日常管理,她很欣慰,自己在家将积极配合,努力引导孩子。
“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管理需要打出‘组合拳’。”刘鹏认为,学校应该通过多种教育形式帮助学生了解滥用手机及其他智能信息化产品所带来的危害,通过管理手段避免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及其他滥用行为,通过惩戒措施让学生进一步纠正不良习惯。
“未来学校是学习中心的概念,学校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包括网络学习资源。有效地进行整合使用,社会网络安全管理、信息审核管理等一定也会向着规范化发展的路径推进,学生们使用手机的安全性一定会越来越好。”刘岚说。
对于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手机管理不得其法”的烦恼,刘岚建议:家长首先进行自我管理,减少玩手机的时间,多与孩子交流互动;其次手机A P P 应多以喜马拉雅等学习内容为主,凸显互联网的学习、咨询功能;另外就是家庭“约定”,这是家长孩子共商的行为准则,定下来会人人都遵守,为孩子的诚信品质养成也大有帮助。 □本报记者 王何军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