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684期:第04版 观察读书

一幅盛唐长安风情的“清明上河图”

写在李高田文史专著《唐风录》出版之际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高田受西安市地方志办公室委托撰写的文史专著《唐风录》付梓出版。

《唐风录》是高田近年致力唐代长安文化研究的结晶。全书3 8 万字,插图1 0 0 余幅,全方位、序列化地记述了有唐一代京都长安的节日风俗。整部书犹如一幅盛唐长安风情的“清明上河图”:别具一格的宫廷除夜大傩仪、气象恢宏的元日万国来朝大朝会、全民狂欢的上元灯节、充满浪漫色彩的三月三踏青、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杏园关宴、官民同乐的曲江游园、车马如狂的牡丹花会、风情万种的七夕乞巧、吟风弄月的中秋聚会、满城黄花醉煞人的重阳登高、气势磅礴的祭天大典銮驾出宫、富丽堂皇的冬至朝会大陈设……如诗如画,次第展开,波澜壮阔,异彩纷呈,可谓美不胜收!

品读《唐风录》,不难看出作者自觉继承了自《左传》《战国策》《史记》以来的文史结合的传统,不只追求美文,更加恪守信史。以史家的笔法,科学、真实地再现了大唐帝国“有容乃大”的开放包容、热烈奔放的时代风貌,展示了东方大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礼仪风范,彰显了士子们昂扬进取、风流自赏的浪漫雅趣和家国情怀,记述了盛世之下大国国民幸福自豪、乐享太平的精神状态。展卷读来,浓郁的民族自信油然而生。

作者常常运用《史记》创造的“人物互见法”,对历史人物进行评判。如对风流天子李隆基的批评,大多散见于诸节俗的叙述之中。例如“七夕”节俗里,在对唐明皇与杨贵妃“七夕”之夜在长生殿里山盟海誓绘声绘色的描述之后,作者引用了晚唐诗人李商隐的《马嵬》,字里行间,对于负心的唐明皇,不无辛辣的讽刺。

作者还善于把握民族节俗发展演变的脉络,对其起源、发展、流变都有系统了解,并非仅仅限于唐代节俗,而是把唐代长安节俗置于中华数千年节俗文化的长河里加以专题开掘与呈现。其中对于中华节俗文化的审视与反思,闪耀着作者的独特感悟和真知灼见,对现今社会启迪颇多。

作者不仅对唐代长安节俗文化做了详尽记述,而且也注重了对这些美风良俗的传承。像2 0 1 8 年的圜丘仿唐祭天大典、仿唐舞马表演、大唐不夜城上元夜灯事、大雁塔新春庙会、大唐西市庙会、大唐芙蓉园新春灯会、石婆庙七夕庙会等节俗,极富唐风唐韵。这种传承与复归,几乎是原汁原味的唐风。

《唐风录》在表现方法上,同样受到《左传》《战国策》《史记》叙事艺术的影响,文笔优美,叙事生动,尤其富于文采。首先是善于运用形象化的语言来描写环境和记述事物。

其次是善于细节描写。通过宫女们鲜艳的服饰以及疾步穿行形态的描写,通过朝臣与外邦使臣簇新的衣冠以及各自身上金石佩物相撞而发出清脆之声的描述,不仅再现了元日大朝会即将举行之际大臣、使臣、宫女各色人等的盈盈喜气与纷繁忙碌的情景,而且通过“烟雾缭绕”、佩物轻微的擦击声,衬托出大朝会的神圣与肃穆。仅仅这样一些细节描写,便可见大国朝会的威仪来。

其三是注重叙事语言的趣味性。应该说作为文史专著《唐风录》的叙事语言一点也不枯燥,它除流畅、优美外,还注重了语言的趣味性。而有情趣的叙事语言,能够极大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如“宴饮”一节中对于酒胡子的介绍,就饶有趣味,引人入胜。

其四是文笔简练而严谨。这一节简洁地描述,足可窥“衣冠上国”的中华礼仪之隆盛,因而不由你不赞叹作者从“史”的角度上对文字的考究与严谨。

其五是善于对盛大场面的铺陈描写。如大朝会中大陈设的铺叙,春日郊游曲江盛宴的记述,宫廷乐舞与宫廷宴饮的陈说,都是娓娓道来,很是吸引读者。

中国传统节日是闪现民族智慧、传承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正是基于此,这部关乎唐代长安节俗文化的专著,恰好弥补了西安迄今尚无系统介绍唐代长安节俗专著的空白,对于增强古都西安的文化自信,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上这张靓丽城市名片,有着历史和现实的双重意义。 □赵熙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