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694期:第04版 观察读书

穿越时空的一面镜子

--郭宝彦新闻作品选集《桂花十年依旧香》序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昨天的新闻,就是今天的历史。重读郭宝彦新闻作品选集《桂花十年依旧香》,如同猛然回眸,似见消失的道道彩虹,似听远去的悠悠驼铃,似闻响过的滚滚雷声,似看昨日的哗哗暴雨,似摸成排的根根圆木,似赏飞落的朵朵鲜花……可以让我们看见,山川河流的改变,村庄茅舍的新貌,人民拼搏的雄姿,祖国前进的步履,时代沧桑的巨变。

郭宝彦的新闻作品选集,有以下几个特点:

深入一线现场,采访扎实细致。在采访咸阳市劳动模范、市人大代表、岩尧村党支部书记杨卫民的时候,他白天找村民分头采访,夜晚和杨卫民促膝长谈,连续两个夜晚就住宿在杨卫民家的土炕上。为了采访省、市劳模,咸阳市优秀农民企业家杨三京的事迹,他骑着自行车,在杨三京工作过的电石厂、焦化厂和杨三京的家乡反复奔走,广泛采访,以至于这些厂的一些干部职工和技术人员都成了他的朋友、熟人。

他采写的《托起小康金太阳》《创出一串辉煌》《骏马奔驰》《敢叫日月换新天》《特大暴雨告诉我们》《消防战线上的雷锋中队》……篇篇紧贴时代、紧贴民生、导向正确、内容丰满、数字详实、故事生动、人物鲜明、力透纸背,很快就得以在《三原报》发表,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树起了一个个时代楷模,绘出了一幅幅英雄画卷。

聚焦准确深远,表述客观公正。在新闻采写中,宝彦始终聚焦基层创业者和时代弄潮儿,对自己描写的事件没有任何渲染夸大,对自己喜爱的人物没有丝毫任意拔高。

对已是家喻户晓、名声远扬的省劳模李天成的报道,宝彦巧妙地选取了廉洁自律这一独特角度。用严拒包工头、婉退过年礼、待客自掏线、慰问靠鸡群等故事,用不长的篇幅,就把集体百万富翁、支书两袖清风的主题作了完美诠释。十年记者生涯,宝彦采访了大批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这些先进人物、先进集体的先进事迹,也强烈浸润着宝彦自己的精神世界,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和洗礼、情操得到陶冶和净化、思想得到充实和升华。他讴歌反腐倡廉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在1990年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和陕西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举办的《三秦先锋谱》征文中,荣获一等奖,并收入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三秦先锋谱》一书。

细节感人肺腑,行文生动活泼。宝彦在采访中能自觉下苦功、深挖掘,用一个又一个感人肺腑的情节和细节,把读者引入他所描绘的生活场景。

一心创业的杨三京,两年里“全场56名干部职工只上班干活,不领一分钱工资。早上从家里拿上冷馍,厂里只烧一顿玉米稀饭,仅有的咸菜还是杨三京用家里卖鸡蛋的钱买的。中午吃饭,杨三京总是一杯茶水两个冷馍,就着生姜或辣椒;工地施工,哪里活脏活累,他就在哪里……成了工地上的拼命三郎,直影响得职工们干起活来,比给自家盖房还卖力、精心。”

这些近似于报告文学的作品,形成了宝彦通讯作品的主旋律。

宝彦的新闻调查和述评,问题具体,缘由明晰,症结所在,解决对策,可谓条理清楚,论证严密,响鼓重锤。为上级和相关部门解决问题,提供了可资参考的建议。

语言淳朴实在,群众喜闻乐见。在《托起小康金太阳》中,写杨卫民立志改变家乡的贫穷面貌,“作为一个喝岩尧水长大的男儿,看到岩尧的贫穷落后,我就仿佛看到自己的母亲衣衫褴褛、泣饥号寒一样心酸”。这些充满张力的鲜活语言,在宝彦的通讯和特写中比比皆是。既可让作品包含意趣和哲理,又可使读者引起联想和深思。

无需讳言,宝彦的新闻作品中,也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一是作品提炼不够,有些作品由于缺乏提炼,篇幅过长。二是文中议论过多,报道人物或事件,言简意赅地议论几句是必要的。但如果把需要读者思考的东西全部写出来,显得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纵观宝彦的新闻作品选,瑕不掩瑜,是值得回味、阅读、称道的一部优秀新闻作品集。□吴树民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