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村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古远的诗,与此时此地的工厂无关,但它蕴含的岁月感慨,以乐景写哀情的沧桑感,却把时空维度拉到了近前。这长在诗经里的诗句,就这么自然而然地流淌出了心间。
时代的不容反抗,现代世界的多变,让工厂村里的人们去接受、适应和改变。这是一家带有宏大叙事背景的企业。对于纠缠着生存发展繁衍的血脉、流淌着钢铁坚硬不屈泪水的这样的一家企业,我无法用一个贴切的词语来形容和称呼它,我只能称它:工厂村。
从上世纪社会主义建设的全民大炼钢铁时期开始,到如今钢铁工业高质量绿色发展阶段,这家昔日名列全国重点骨干钢铁企业的厂子,坎坎坷坷走过了近6 0 年。
秦岭南麓沿山而建散落在谷底坡上那高大的厂房;挺拔屹立的近千立方米高炉;回荡在群山之间运输机车汽笛的轰鸣;那条每年春天花开满树的钢厂路;上下车人最多的“钢厂站”公交站牌。工人们把钢铁的坚强和豪情壮志,都抒写进了大自然的怀抱里。
依旧洗浴用着的热气蒸腾的大澡堂。隐约还刷着“工业学大庆”字样陈旧的一排排红砖房。彼此见面时,“我从北京卫戍区复员到厂里的”“我原来在铁道连工作”带着时代印记的问候语。散落在厂区里大大小小的麻将馆,他们都是下了夜班散发着疲惫的工人们……
第一代钢铁人艰辛的创业史,留存在工厂村的物质和精神痕迹里。从工厂村的建立初始,就流淌着大气磅礴的气血,燃烧着如火的激情、奉献的理想,那是怎样的一种辉煌。就如那首著名的革命歌曲所唱的一样,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
工厂村的初始,建厂初期,由原国家冶金部分别从马鞍山钢铁厂、贵州汞矿、上钢三厂等工矿企业抽调来厂的工程技术人员,有来自北京卫戍区的复转军人,有来自北京、上海、西安等大城市大专院校毕业的学生和知识青年,也有通过体检和政审合格后来自陕北、关中、陕南地区的几百名乡村农副工。厂子实行军事化管理,拉运铁水、钢水和钢材产品、原燃材料等物资的铁道连,它的名称就是这么来的。
在肩挑背扛中,在油毛毡工棚里,从土法烧结开始,修厂房、建高炉,医院、学校、商店等后勤辅助设施,也陆续兴建。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们,热情澎湃地打开了这片未曾开垦的土地,拓荒建厂。
在工厂村纪念正式出铁献礼新中国成立4 0 年后,厂区里飘荡的歌声,路上遇到那一张张面孔,还有早已退休了的父亲每次打电话总要问一句“厂里现在怎么样”。这些,都让我有一种去追溯历史,为它写点什么的想法。生命再卑微弱小,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每一个有价值的理想和信念,都该被记住。
我一时冲动的想法,得到了积极的回应。陈师傅放下了退休后天天都要打的门球杆;原国家冶金部劳模的刘师傅,他要时时照料轮椅上的老伴儿;还有要照料患病的老伴儿和上小学的孙女的张师傅,他们都腾出时间来帮我完成这个想法。
为了采访那锻炼出了省里第一炉铁和钢的历史,我们相约每天早8 点半,在办公楼前集合。让我没想到的是,已退休在家多年、白发苍苍的他们,已年近七旬腿脚都不太灵便的他们,往往是不到约定时间,就早早到了集合地点,刘师傅还在胸前别着亮闪闪的奖章。
一次厂里内部普通的采访,他们的热情和配合,让我感动。采访中得知,建厂初期,冶炼出了省里第一炉铁和钢的“1 0 8将”,那第一代炉前工们,大多数已不在人世。年近古稀的陈师傅、张师傅是带着自己和工友们的故事,带着对家园的情感和期盼,来接受采访的。他们想把这段已近尘封的钢铁人的往事、这些历史,在这个日益喧嚣的世间多留些日子,多一点理解和尊重的目光,以告慰那段响应国家号召走进这山沟沟里激情燃烧的岁月;告慰那在贫瘠的物质下,用铁人般的意志和生命,建设起钢铁之城的历史;告慰那舍身建厂早早逝去的如亲人般的工友们;还有那在社会大潮冲击下,几万钢铁人在改革阵痛中那动荡迷茫缺乏归属感的承受和感受,那份刻骨铭心的集体记忆,它淹没了工厂村里许多人的一生或者大半生。
在省城或者附近的市县,很容易遇到一些还穿着过去工作服的工厂村里的人。
他们,有的怀揣着炼铁或者别的工种的高级技师证,转行重新开始了新生活,开着小饭铺做着小生意;有的年龄老大,还要顾一家人的生活,就在小区里找了一份月薪一两千元的物业或者保安的工作干着,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挣一个钱是一个,总比不挣好”。年龄、技能、资金和家庭,已经使他们没有多少挑选市场就业机会的余地和适应新生活的能力,只能以廉价的劳动,被人挑来挑去。也有少数人离家别舍辗转流动在外省的几家钢铁企业打工。
时代的一粒尘,就是普通人的一座山。这个蜷缩在大山深处角落里曾经数万人的大厂,在国企改制后,工人们的人生轨迹被命运改了道。“村”里人也陆续散落到了各地,人烟也日渐稀少。走出了大山,融进了社会的工厂村人,他们在有限的选择里,争取着生存求取着发展。他们用曾经的厂服和工作服来区别和鼓励自己,来默默感念着过去那段,清贫却有尊严的安宁时光。
在这大山深处的工厂村里,当年从大都市来支援三线建设、献了青春献儿孙的老工人们;七八十年代国家分配来厂、拉了几大卡车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们,还有拥有熟练技能的工人们,随着年华的流逝、技能的单一、家庭抗风险能力的弱小,他们中,有的已无力走出大山里的工厂村去择城而居,与市场化的社会资源接轨。他们的资源,来自微薄的退休金和岗位。他们大多是工厂村里第一代钢铁人的子孙,他们有个称呼:厂子弟。
徜徉在由红砖房、油毛毡房混搭在一起的厂区巷道里,一声声咚咚的金属撞击声由远而近,一股老工厂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使人不由得浮想联翩。
当那几十年岁月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声又一次准时响起;当从厂子校放学的孩子背着书包回到工厂村的家里。时光,似乎定格。
但愿工厂村里的人和他们的故事,几代人的隐忍和奉献,能被时代记住和善待。
走出工厂村,我双手合十,目送。
这是我献给岁月的尊重!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古远的诗,与此时此地的工厂无关,但它蕴含的岁月感慨,以乐景写哀情的沧桑感,却把时空维度拉到了近前。这长在诗经里的诗句,就这么自然而然地流淌出了心间。
时代的不容反抗,现代世界的多变,让工厂村里的人们去接受、适应和改变。这是一家带有宏大叙事背景的企业。对于纠缠着生存发展繁衍的血脉、流淌着钢铁坚硬不屈泪水的这样的一家企业,我无法用一个贴切的词语来形容和称呼它,我只能称它:工厂村。
从上世纪社会主义建设的全民大炼钢铁时期开始,到如今钢铁工业高质量绿色发展阶段,这家昔日名列全国重点骨干钢铁企业的厂子,坎坎坷坷走过了近6 0 年。
秦岭南麓沿山而建散落在谷底坡上那高大的厂房;挺拔屹立的近千立方米高炉;回荡在群山之间运输机车汽笛的轰鸣;那条每年春天花开满树的钢厂路;上下车人最多的“钢厂站”公交站牌。工人们把钢铁的坚强和豪情壮志,都抒写进了大自然的怀抱里。
依旧洗浴用着的热气蒸腾的大澡堂。隐约还刷着“工业学大庆”字样陈旧的一排排红砖房。彼此见面时,“我从北京卫戍区复员到厂里的”“我原来在铁道连工作”带着时代印记的问候语。散落在厂区里大大小小的麻将馆,他们都是下了夜班散发着疲惫的工人们……
第一代钢铁人艰辛的创业史,留存在工厂村的物质和精神痕迹里。从工厂村的建立初始,就流淌着大气磅礴的气血,燃烧着如火的激情、奉献的理想,那是怎样的一种辉煌。就如那首著名的革命歌曲所唱的一样,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
工厂村的初始,建厂初期,由原国家冶金部分别从马鞍山钢铁厂、贵州汞矿、上钢三厂等工矿企业抽调来厂的工程技术人员,有来自北京卫戍区的复转军人,有来自北京、上海、西安等大城市大专院校毕业的学生和知识青年,也有通过体检和政审合格后来自陕北、关中、陕南地区的几百名乡村农副工。厂子实行军事化管理,拉运铁水、钢水和钢材产品、原燃材料等物资的铁道连,它的名称就是这么来的。
在肩挑背扛中,在油毛毡工棚里,从土法烧结开始,修厂房、建高炉,医院、学校、商店等后勤辅助设施,也陆续兴建。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们,热情澎湃地打开了这片未曾开垦的土地,拓荒建厂。
在工厂村纪念正式出铁献礼新中国成立4 0 年后,厂区里飘荡的歌声,路上遇到那一张张面孔,还有早已退休了的父亲每次打电话总要问一句“厂里现在怎么样”。这些,都让我有一种去追溯历史,为它写点什么的想法。生命再卑微弱小,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每一个有价值的理想和信念,都该被记住。
我一时冲动的想法,得到了积极的回应。陈师傅放下了退休后天天都要打的门球杆;原国家冶金部劳模的刘师傅,他要时时照料轮椅上的老伴儿;还有要照料患病的老伴儿和上小学的孙女的张师傅,他们都腾出时间来帮我完成这个想法。
为了采访那锻炼出了省里第一炉铁和钢的历史,我们相约每天早8 点半,在办公楼前集合。让我没想到的是,已退休在家多年、白发苍苍的他们,已年近七旬腿脚都不太灵便的他们,往往是不到约定时间,就早早到了集合地点,刘师傅还在胸前别着亮闪闪的奖章。
一次厂里内部普通的采访,他们的热情和配合,让我感动。采访中得知,建厂初期,冶炼出了省里第一炉铁和钢的“1 0 8将”,那第一代炉前工们,大多数已不在人世。年近古稀的陈师傅、张师傅是带着自己和工友们的故事,带着对家园的情感和期盼,来接受采访的。他们想把这段已近尘封的钢铁人的往事、这些历史,在这个日益喧嚣的世间多留些日子,多一点理解和尊重的目光,以告慰那段响应国家号召走进这山沟沟里激情燃烧的岁月;告慰那在贫瘠的物质下,用铁人般的意志和生命,建设起钢铁之城的历史;告慰那舍身建厂早早逝去的如亲人般的工友们;还有那在社会大潮冲击下,几万钢铁人在改革阵痛中那动荡迷茫缺乏归属感的承受和感受,那份刻骨铭心的集体记忆,它淹没了工厂村里许多人的一生或者大半生。
在省城或者附近的市县,很容易遇到一些还穿着过去工作服的工厂村里的人。
他们,有的怀揣着炼铁或者别的工种的高级技师证,转行重新开始了新生活,开着小饭铺做着小生意;有的年龄老大,还要顾一家人的生活,就在小区里找了一份月薪一两千元的物业或者保安的工作干着,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挣一个钱是一个,总比不挣好”。年龄、技能、资金和家庭,已经使他们没有多少挑选市场就业机会的余地和适应新生活的能力,只能以廉价的劳动,被人挑来挑去。也有少数人离家别舍辗转流动在外省的几家钢铁企业打工。
时代的一粒尘,就是普通人的一座山。这个蜷缩在大山深处角落里曾经数万人的大厂,在国企改制后,工人们的人生轨迹被命运改了道。“村”里人也陆续散落到了各地,人烟也日渐稀少。走出了大山,融进了社会的工厂村人,他们在有限的选择里,争取着生存求取着发展。他们用曾经的厂服和工作服来区别和鼓励自己,来默默感念着过去那段,清贫却有尊严的安宁时光。
在这大山深处的工厂村里,当年从大都市来支援三线建设、献了青春献儿孙的老工人们;七八十年代国家分配来厂、拉了几大卡车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们,还有拥有熟练技能的工人们,随着年华的流逝、技能的单一、家庭抗风险能力的弱小,他们中,有的已无力走出大山里的工厂村去择城而居,与市场化的社会资源接轨。他们的资源,来自微薄的退休金和岗位。他们大多是工厂村里第一代钢铁人的子孙,他们有个称呼:厂子弟。
徜徉在由红砖房、油毛毡房混搭在一起的厂区巷道里,一声声咚咚的金属撞击声由远而近,一股老工厂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使人不由得浮想联翩。
当那几十年岁月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声又一次准时响起;当从厂子校放学的孩子背着书包回到工厂村的家里。时光,似乎定格。
但愿工厂村里的人和他们的故事,几代人的隐忍和奉献,能被时代记住和善待。
走出工厂村,我双手合十,目送。
这是我献给岁月的尊重!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