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706期:第04版 视野

走过千秋说秋千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记忆中,老宅门口有一棵高大的洋槐树,一人伸开双臂还不能将其合围。儿时的清明节上完坟回来,年轻的叔叔腰上绑着井绳麻利地爬上树干,在洋槐树上一根碗口粗横着的枝干上绑好井绳,将两根绳头垂到地面上。然后找来一块宽20公分、长50公分的木板,绑在两根绳头上,不一会儿,秋千就做成了。大人孩子们轮流荡秋千,年幼的我坐在秋千上,双手紧紧抓着井绳,叔叔用力推几下,秋千荡向空中。奶奶在下面紧叮咛:“我娃脚扎(方言:翘)起,手扳牢,跌到河里没人捞。”儿时荡秋千似乎是清明节最常见的习俗。

作为一种老少皆宜的玩具,秋千的历史可谓久远。荡秋千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秋千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秋千的起源,可追溯到几十万年前的上古时代。那时,我们的先民为了谋生,需要上树采摘野果或猎取野兽。在攀缘和奔跑中,他们往往抓住粗壮的蔓生植物,依靠藤条的摇荡摆动,上树或跨越沟涧,这是秋千最原始的雏形。至于后来绳索悬挂于木架、下拴踏板的秋千,春秋时期在我国北方就有了。《艺文类聚》中就有“北方山戎,寒食日用秋千为戏”的记载。当时拴秋千的绳索为结实起见,通常多以兽皮制成,故秋千两字繁写均以“革”字为偏旁。

荡秋千是我国很多民族共有的游艺竞技项目。据现有文献记载,它源自先秦。《古今艺术图》上记载:“此(荡秋千)北方山戎之戏,以习轻(敏捷)者。”(见清翟灏《通俗编》卷三一)山戎是古代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属地在今天的北京市及其周围地区,秋千原是其进行军事训练的工具。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带兵打败山戎后,将其国土划归燕国,秋千也随之向南流传,后来逐渐演变成游戏的用具。

汉武帝时宫中盛行荡秋千,唐人高无际《汉武帝后庭秋千赋》云:“秋千者,千秋也。汉武祈千秋之寿,故后宫多秋千之乐。”荡秋千在当时主要是为了强身健体。唐代宫廷把荡秋千称为“半仙戏”,五代王仁裕在其笔记《开元天宝遗事》中说:“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市民因而呼之。”

宋代出现了“水秋千”。据南宋吴自牧《梦粱录》等书的记载,不管是在北宋都城汴梁的金明池,还是在南宋都城临安的西湖、钱塘江,都举行过这种杂技表演。每逢夏季举行水秋千表演时,上自皇帝妃子、王公大臣,下至庶民百姓,竞相观看。表演之前,先在水中置两艘雕画精美的大船,船头竖起高高的秋千架。表演时,船上鼓声大作,船尾上杂耍艺人先耍练上竿,然后表演者按次序登上秋千,奋力悠来荡去。当秋千悠到和秋千架的横梁相平之时,他们双手脱绳,借秋千回荡之力跃入空中,在空中翻个跟斗,然后投身入水。因表演者姿势各异,看上去惊险优美而又变化无穷。“水秋千”类似现代跳水运动,是宋代杂技的新发展,在中国杂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颇有影响。

唐宋以后,随着城市经济的发达,市民阶层的大量涌现,荡秋千才演变成节日中广场的狂欢节目。杜甫有诗云:“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刘禹锡亦有:“秋千争次第,牵掩彩绳斜。”可见荡秋千习俗流传之广之盛。清代,郑板桥任知潍县(今山东潍坊市)县令,曾赋诗一首,描写春天三月民间“荡秋千”“放风筝”等欢乐场面:“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现在,秋千遍布公园、健身广场、学校等场所,不但是大众喜爱的娱乐项目,还是专业体育项目。荡秋千不必等到清明节,只要有时间,随时可以在家门口的健身广场过一把秋千瘾。□雷焕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