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喜,十六年专注于蚕桑产业的发展,踊跃参与“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打造出集种桑、养蚕、深加工于一体的“农、工、贸”产业发展格局
舞起陕南蚕桑产业振兴的“龙头”
芒种刚过,在南郑同利源茧丝绸有限公司(简称同利源公司)勉县镇川镇2000亩桑叶基地,桑叶长势喜人,一片片大如小扇般的桑叶成为近900万只春蚕源源不断的美食……随着夏季的到来,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同利源公司董事长周长喜便进入一年采桑、养蚕的繁忙时期。
陕南是我省的传统蚕桑基地。振兴陕西蚕桑产业看陕南,陕南蚕桑发展看民企。从2005年投身蚕桑产业以来,周长喜就把振兴陕南蚕桑产业当成企业的使命,抓住国家“东桑西移”战略,有效对接精准扶贫,积极投身“万企帮万村”行动,打造出集种桑、养蚕、深加工于一体的“农、工、贸”产业发展格局,舞起了陕南蚕桑产业振兴的“龙头”。
将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融为一体
走进位于南郑区黄官镇高石坎村新建的蚕房,今年66岁的村民付华金,正在用杈把村民刚采摘的新鲜桑叶推堆在一起。身为五保户,他在同利源公司打工几年来,不仅脱了贫而且还找到了人生的依托。
当下,仅在高石坎村蚕桑基地就有100多名村民从事采桑、养蚕、田间管理等工作,而在五年前,这儿还是一个靠天吃饭、没有产业的穷山沟。
2017年7月,为了响应国家“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推进蚕桑产业振兴,带动百姓致富,由同利源公司牵头,带领当地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赴安康市石泉县进行考察学习,探寻推进南郑区蚕桑产业快速发展之路。
经过现场考察和市场调研,同利源公司把南郑区黄官镇、两河镇和勉县的镇川镇作为蚕桑生产的主产区,并将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融为一体,制定了“以建设高标准示范桑园为基础、以工厂化蚕茧生产”为引领的精准扶贫方略,帮助“两县三镇五个村”530户贫困户通过发展蚕桑产业脱贫致富。
创新扶贫模式提升蚕桑产业综合效益
“我们分别与勉县的安咀、元庄、柏树堂三个村的互助合作社签订了为期十五年的土地流转合同,还支持各村无偿在桑园内套种辣椒、土豆、花生、红薯等,将桑园的综合效益最大化。”前不久,在由省纺织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组织召开的“劳动模范扶贫现场会”上,同利源公司创新扶贫模式、提升蚕桑产业综合效益的做法引起与会者的频频点赞。
在精准扶贫中,同利源公司创新“公司+合作社贫困村贫困户及订单种养大户+基地”的扶贫模式,再通过实施“种、养、加”一体化订单机制,支持农户把在示范基地学到的“标准化套种+高效省力化养蚕”技能,运用到家庭自营中来,从而实现稳定脱贫。“按分散种养户年均种养10张蚕,全年收入便在16000元以上。”周长喜如是说。
同时,该公司落实了订单农户桑园各类产品最低保护价产销合同:当合同订单价低于同类产品市场价时,按市场价收购产品;当市场价低于合同订单保护价时,按合同订单保护价收购产品。这样一来,避免了农户的养蚕风险,确保稳定增收。截至目前,同利源公司已累计缴纳土地流转费90万元,支付桑苗采购款、设备设施费、农药肥料款等460万元,带动680名村民务工,所帮扶的村民全部走上脱贫致富的阳光大道。企业被授予“陕西省扶贫龙头企业”“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等。
延伸产业链构筑一体化产业发展格局
临近黄昏,走进高石坎村高大宽敞的蚕房,耳朵里灌满了“沙沙”蚕吃桑叶声,四十出头的邓春兰正在带着十几位妇女喂蚕。蚕房的周边就是碧叶连天的桑叶基地,她家就在对面的山坡下。在同利源公司干了4年,她已是老板信任的管理者。指着满架子上的蚕,邓春兰高兴地说:“你看蚕儿吃得多香?今年的蚕好,主要是从南方引进的桑树叶子大、质量好。”
如今,同利源公司在镇川镇和黄官镇分别建成了2000亩和500亩的省级标准化蚕桑产业示范桑园。在加大规范建设蚕桑产业园的同时,周长喜把目光又盯在了延伸产业链上,目前正与西安一家企业联合开发酒店用蚕丝产品。为了打破“南方企业一统蚕丝产品市场”的格局,同利源公司先后研制开发了桑蚕丝被、蚕沙中药保健枕等多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产品,其中“锦绣蚕娘”蚕丝被荣获“陕西省名牌产品”,逐步构筑起集种桑、养蚕、深加工于一体的“农、工、贸”一体化蚕桑产业发展格局。
产业振兴靠的是规模。周长喜表示,要按照“标准化栽种、省力化养殖、规模化发展、工厂化生产、市场化引带”的要求,持续打造好蚕桑产业示范园,使其种植面积达到13000亩,实现年养蚕5万张,年均总收入1亿元,吸纳就业3500人,在乡村振兴中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报记者 阎瑞先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芒种刚过,在南郑同利源茧丝绸有限公司(简称同利源公司)勉县镇川镇2000亩桑叶基地,桑叶长势喜人,一片片大如小扇般的桑叶成为近900万只春蚕源源不断的美食……随着夏季的到来,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同利源公司董事长周长喜便进入一年采桑、养蚕的繁忙时期。
陕南是我省的传统蚕桑基地。振兴陕西蚕桑产业看陕南,陕南蚕桑发展看民企。从2005年投身蚕桑产业以来,周长喜就把振兴陕南蚕桑产业当成企业的使命,抓住国家“东桑西移”战略,有效对接精准扶贫,积极投身“万企帮万村”行动,打造出集种桑、养蚕、深加工于一体的“农、工、贸”产业发展格局,舞起了陕南蚕桑产业振兴的“龙头”。
将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融为一体
走进位于南郑区黄官镇高石坎村新建的蚕房,今年66岁的村民付华金,正在用杈把村民刚采摘的新鲜桑叶推堆在一起。身为五保户,他在同利源公司打工几年来,不仅脱了贫而且还找到了人生的依托。
当下,仅在高石坎村蚕桑基地就有100多名村民从事采桑、养蚕、田间管理等工作,而在五年前,这儿还是一个靠天吃饭、没有产业的穷山沟。
2017年7月,为了响应国家“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推进蚕桑产业振兴,带动百姓致富,由同利源公司牵头,带领当地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赴安康市石泉县进行考察学习,探寻推进南郑区蚕桑产业快速发展之路。
经过现场考察和市场调研,同利源公司把南郑区黄官镇、两河镇和勉县的镇川镇作为蚕桑生产的主产区,并将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融为一体,制定了“以建设高标准示范桑园为基础、以工厂化蚕茧生产”为引领的精准扶贫方略,帮助“两县三镇五个村”530户贫困户通过发展蚕桑产业脱贫致富。
创新扶贫模式提升蚕桑产业综合效益
“我们分别与勉县的安咀、元庄、柏树堂三个村的互助合作社签订了为期十五年的土地流转合同,还支持各村无偿在桑园内套种辣椒、土豆、花生、红薯等,将桑园的综合效益最大化。”前不久,在由省纺织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组织召开的“劳动模范扶贫现场会”上,同利源公司创新扶贫模式、提升蚕桑产业综合效益的做法引起与会者的频频点赞。
在精准扶贫中,同利源公司创新“公司+合作社贫困村贫困户及订单种养大户+基地”的扶贫模式,再通过实施“种、养、加”一体化订单机制,支持农户把在示范基地学到的“标准化套种+高效省力化养蚕”技能,运用到家庭自营中来,从而实现稳定脱贫。“按分散种养户年均种养10张蚕,全年收入便在16000元以上。”周长喜如是说。
同时,该公司落实了订单农户桑园各类产品最低保护价产销合同:当合同订单价低于同类产品市场价时,按市场价收购产品;当市场价低于合同订单保护价时,按合同订单保护价收购产品。这样一来,避免了农户的养蚕风险,确保稳定增收。截至目前,同利源公司已累计缴纳土地流转费90万元,支付桑苗采购款、设备设施费、农药肥料款等460万元,带动680名村民务工,所帮扶的村民全部走上脱贫致富的阳光大道。企业被授予“陕西省扶贫龙头企业”“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等。
延伸产业链构筑一体化产业发展格局
临近黄昏,走进高石坎村高大宽敞的蚕房,耳朵里灌满了“沙沙”蚕吃桑叶声,四十出头的邓春兰正在带着十几位妇女喂蚕。蚕房的周边就是碧叶连天的桑叶基地,她家就在对面的山坡下。在同利源公司干了4年,她已是老板信任的管理者。指着满架子上的蚕,邓春兰高兴地说:“你看蚕儿吃得多香?今年的蚕好,主要是从南方引进的桑树叶子大、质量好。”
如今,同利源公司在镇川镇和黄官镇分别建成了2000亩和500亩的省级标准化蚕桑产业示范桑园。在加大规范建设蚕桑产业园的同时,周长喜把目光又盯在了延伸产业链上,目前正与西安一家企业联合开发酒店用蚕丝产品。为了打破“南方企业一统蚕丝产品市场”的格局,同利源公司先后研制开发了桑蚕丝被、蚕沙中药保健枕等多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产品,其中“锦绣蚕娘”蚕丝被荣获“陕西省名牌产品”,逐步构筑起集种桑、养蚕、深加工于一体的“农、工、贸”一体化蚕桑产业发展格局。
产业振兴靠的是规模。周长喜表示,要按照“标准化栽种、省力化养殖、规模化发展、工厂化生产、市场化引带”的要求,持续打造好蚕桑产业示范园,使其种植面积达到13000亩,实现年养蚕5万张,年均总收入1亿元,吸纳就业3500人,在乡村振兴中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报记者 阎瑞先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