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870期:第04版 视野

“人不知而不愠”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人不知而不愠”,语出《论语·学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二十章,《学而》是首章,历来受到格外青睐,“学而”也是首篇,因通篇说的是学习问题,历来也受到格外重视。其中的第一句,对所学的东西按时温习,以加深记忆而更加熟悉;第二句是说,有同学远道而来,共同学习。在先秦时期,“友”与“朋”是有区别的,同门为朋,同志为友。同门,即指同一师门。所以这“朋”,即言同志者自远方投奔师门,进而成朋。至于第三句,本应也是谈学习的事,这样三句浑然一体,又一气贯注,便成完璧,极有章法而极为精警。

然而这又应了好事多磨的古语,不少注释和翻译《论语》的书籍中,却将此句与前两句割裂开来。为明晰起见,先看三联版钱穆先生《论语新解》此篇的译文:“先生说:‘学能时时反复习之,我心不很觉欣畅吗?有许多朋友从远而来,我心不更感快乐吗?别人不知道我,我心不存些微怫郁不欢之意,不真是一位修养有成德的君子吗?’”

中华书局版杜道生《论语新注新译》、三联版李泽厚《论语今读》、人社版徐志刚《论语通译》、粤陕桂人教版《文白对照十三经》、新华版王晓玮译注《论语》、赣人社版唐满先《论语今译》,对此篇的译文虽稍有不同,但观点却是一致。

问题是,此篇三句话中,前两句说的都是学习的事,第三句忽然不关联了,而成了人际之间的事,这种割裂,实在令人惊诧莫名。

想来在《论语》中能惠及后世的一百多条成语的夫子之文章,怎能有此语费?然而细读之,孔夫子无错,而错在上述诸公将“知”字误译之故。

汉字的创制中,字数是逐渐增加的,字义也是拓展的。春秋时的典籍,通假字并不十分罕见,所谓通假,就是指汉字的通用和假借(借代),即用同音或近音字替代本字。譬如《诗经·魏风·硕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论语·公冶长》中:“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你和颜回相比,谁更强一些?)”其中的“女”,就是第二人称代词“尔”的通假字,“你”字的出现,当在南北朝末至隋时。本篇中的“说”和“知”也是通假字,“说”通“悦”,“知”通“智”。以“知”字而论,除本篇外,《论语》中最少还有九章,如《里仁》:“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扰,勇者不惧。’”这里的“知”就通“智”。

运用更典型的例子,《为政》章则有:“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其中前三个“知”是知道的意思,后一个“知”则是“智”的通假字。《颜渊》章:“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这前一个“知”就通“智”,后一个方是知道和了解。

联系到本篇,“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此处的“知”并非知道和了解之义,而是通“智”。与前两句一以贯之,指的仍是学习问题。来此就学或交流的人中,某人算不上聪明,有不懂的问题,而施教者就反复地教,直到其理解为止。这样,本篇三句,从头至尾,以一“学”字串过,便法度森严,而成一体。

孔子说:“对学得的知识按时去温习它,不也很高兴么?有同学从很远的地方来,不也是很快乐么?”对不太聪明的学生并不抱怨而诲人不倦,不也是极有涵养的君子么?

这样有机的联系,更见《论语》一篇之完整性和经典性。

对“人不知而不愠”的此种解释,是遵循着孔子的教育思想的。他提出“有教无类”(我对人无区别地都加以教育),履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对学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我不到学生苦思冥想而想不通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口里想说而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学生遂颂扬他“循循善诱人”(一步一步地引导别人)。□杨乾坤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